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焦点图片

重庆卫视:重庆走在全国前列!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新突破

日期:2025-05-27

近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庆全面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相关情况。


第1眼TV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市近期与四川省签署《长江流域川渝第二轮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与贵州省签署《乌江流域渝黔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这是继2024年6月与湖北省签署《长江流域渝鄂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来,在横向补偿机制建设上的新突破,标志着重庆在长江干流实现生态补偿机制全线贯通,嘉陵江、乌江等重要支流全面覆盖,构建起跨省市协同治水新格局。

据了解,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通过经济手段让生态保护方获得补偿、生态破坏方支付补偿的制度安排。

重庆作为长江上游最大滨江城市,长江干流流程达691公里,承担着三峡库区300亿立方米水容量保护重任。自2018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内19条重要河流补偿机制全覆盖后,2024年全面签署渝鄂、渝黔、川渝补偿协议,至此实现与上下游省域间“补偿机制全覆盖”。

“机制建设既要整体推进,更要精准施策。”重庆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嘉介绍,重庆创新设立市级财政补位机制,在磨刀溪等跨界河流治理中,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衔接补偿链条。针对水质提升“天花板”问题,2023年将补偿基准由“水质升降”调整为“基准线考核”,上游区县水质优于基准线即获补偿,未达标则需支付补偿,有效激发治理积极性。

跨省补偿,同样体现精准施策。

例如,与贵州省签署的乌江流域补偿协议中,双方统筹乌江流域“高水平保护”与贵州磷化工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总磷”作为核心补偿指标,以总磷年均值0.05mg/L为限实施双向补偿。

与四川省签署的长江流域第二轮补偿协议中,则创新引入生态流量、自然岸线率、鱼类多样性等"综合得分"体系,告别单一水质考核模式。

数据显示,重庆近年来年均投入水污染防治资金约120亿元,通过横向补偿机制撬动各方累计支付7.7亿元。治理成效显著: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Ⅱ类水质比例逐年提升,7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保持100%,高于国家考核目标2.7个百分点。

“现在江里的鱼儿更多了,沿岸风景也更美了。”唐嘉表示,随着补偿机制持续优化,重庆正从“保水质”向“提生态”迈进。下一步将巩固提升治理成效,让长江、嘉陵江、乌江的好水质持续滋养两岸人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南川慢直播

微信

智能机器人

无障碍

适老版

我要留言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重庆市南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南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公安局 重庆市南川区民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司法局 重庆市南川区财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南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城市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交通运输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水利局 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商务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重庆市南川区应急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审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统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医疗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林业局 重庆市南川区信访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南川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西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兴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太平场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白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乾丰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木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神童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莲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福寿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冷水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民主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峰岩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骑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中桥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楠竹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金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德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合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古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庆元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重庆市南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