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经营企业,民有醇基液体燃料经营企业,有关镇街:
为切实做好2022年油气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我委研究制定了《2022年度南川区经信系统油气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南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2年2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度南川区经信系统油气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为强化我区天然气加气站(含CNG、LNG、L-CNG)、液化石油气和二甲醚、醇基燃料行业(以下统称油气行业)安全管理,抓实抓细行业安全、风险防范各环节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重庆市天然气管理条例》《重庆市液化石油气经营管理条例》《重庆市天然气加气站管理办法》等规定,以及《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度经信系统油气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和监督检查计划的通知》(渝经信油气〔2022〕2号),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燃气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深入推进重庆市经信系统油气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主线,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常态化落实好“十条措施”安全监管工作为举措,突出抓好经信系统油气行业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范重大风险、消除重大隐患,稳扎稳打推进油气行业安全发展工作,确保全区经信系统油气行业安全稳定。
二、工作要点
(一)巩固拓展安全专项整治成果,确保“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取得较好效果,油气行业安全生产平稳可控。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各相关单位应认真总结油气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经验,深入研判本本单位、本辖区管理风险,查摆行业管理短板,从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入手,分析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深挖背后更深层次的矛盾焦点和管理缺陷,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并推动落实;强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巩固整治成果,形成安全管理逐步提升的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在开展安全督查检查的同时,把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日周月”隐患排查制度、排查液化石油气配送安装和用气环境条件、查验油气企业场站及用气场所安全设施有效性等情况作为检查重点。
(二)促进油气行业站点有序建设、安全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民用醇基液体燃料储配(分装)站合法建设、运营,联合应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打击非法生产、经营醇基燃料的企业(站点)。二是按照规划,有序推动LNG加气站建设,上游、终端、场景全产业链兼顾发展。三是关注车用CNG市场,督促CNG加气站保障安全投入,积极引导CNG加气站结合实际转型。
(三)统筹推进全区液化石油气钢瓶信息追溯系统应用。
加快推动落实液化石油气(含二甲醚,以下简称液化气)充装、储运、销售的全过程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一瓶一码一阀”明确气瓶身份及流向,通过信息化、全流程追溯手段打击并逐步消除充装过期瓶、报废瓶、非自有气瓶和不按许可证规定经营等违法违规现象。加大对储配站、供应站点和用户的引导、督促力度,实现气瓶全录入、液化气全周期覆盖、实名制用户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的目标。
(四)强化应急管理能力提升。
区经济信息委和所属镇街应指导和督促油气行业企业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配齐配足应急物资装备,建立完善本辖区应急物资、装备、人员等台账,规范应急物资、装备维护管理。督促企业(站点)按要求开展应急演练和演练效果评估,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做到预案及演练简明化、专业化、实战化。
(五)提升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管理水平。
按照全市油气行业从业人员2022年培训计划,统一组织三类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及操作技能水平。应督促企业:一是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企业履职能力和标准化水平;二是强化日常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对生产过程、工作环境、个人因素等风险的辨识能力、管控能力;三是持续推进专业知识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六)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主要负责人及各层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责任,挂牌明责、照单履职,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抓实抓细“日周月”隐患排查,落实重大隐患“三个层级”责任管控。以企业一线员工全员参与研究、编制、学习、应用、操作“两单两卡”为重点,12月底前全面落实企业“一线责任制”。
(七)持续开展行业安全监督检查。
制定年度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台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督促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企业“日周月”隐患排查整治制度,持续开展行业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检查。区经济信息采用“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等检查活动,委托行业协会、行业专家对企业(站点)设施设备维保情况、应急预案及演练开展情况等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检查指导,实现对全区油气行业企业(站点)检查、指导全覆盖。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镇街,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要将油气行业安全工作和其他安全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推进落实,由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精心统筹谋划,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照附件1——3中的检查表,加强所属行业企业的督导检查。指导和督促企业健全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务实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二)加强执法监督。从严执法,进一步督促企业压实主体责任,坚决防止执法不作为和“宽松软”执法。用好联合惩戒机制,对多次违法和同一隐患反复出现的企业(站点),依法严肃责任追究,公开曝光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加大油气领域安全公益宣传力度,尤其是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和醇基燃料的使用,务必纵深到用户,推动油气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完善用气安全宣传常态化机制,增强公众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加强信息报送。各相关要落实专人,按照各项工作要求,及时报送在行业管理、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工作动态和阶段工作总结。
附件:1.油气领域安全检查表(天然气汽车加气站)
2.油气领域安全检查表(LPG及二甲醚储配站)
3.油气领域安全检查表(LPG及二甲醚瓶装供应站)
附件1
油气领域安全检查表(天然气汽车加气站)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 |
制度建立、上墙情况 |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情况,包括: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须上墙)、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检查制度、教育和培训制度等。操作规程制定情况,包括:加气作业(须上墙)、罐车卸气或槽车卸液作业(须上墙)、压缩机操作及干燥器操作(须上墙)、储气井(瓶组)排污作业(须上墙)等。 |
|
安全设施配置情况 |
出入口引导标志、进站须知牌,站内“禁止烟火”“禁止使用电子设备”等安全标志设置情况 |
|
消防通道畅通情况、消防器材配置情况 |
|
储气设施、安全阀、压力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是否按要求定期检测,安全附件及仪表是否在线运行。 |
|
燃气报警器、防爆电器设施、防雷防静电、防爆通风等措施设备是否按要求设置,是否有效运行。 |
|
职工劳保用品、防护用具的配置及使用情况 |
|
现场检查情况 |
燃气经营许可证、气瓶充装许可证情况 |
|
设备维护情况:
“三有四无”:有设备标牌,有管道涂色,有流程指向;设备无泄漏、无锈蚀、无油渍、无灰尘。
“标识准确”:设备性能标牌准确,设备启闭挂牌准确,管道介质涂色准确,工艺流程指向准确。 |
|
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是否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安全阀等安全设备是否在有效期;加气工是否正确使用电子标签。 |
|
职工应知应会情况:抽查职工对燃气知识、加气站工艺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熟悉情况,对站内各类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技能掌握情况。 |
|
台账记录情况 |
证照证件管理台账(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等是否有效持证) |
|
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包括登记和检测周期) |
|
现场安全管理台账(是否有完整的巡查点检记录、“日周月”隐患排查记录、安全学习记录等。) |
|
应急预案演练台账(是否按国家规定编制应急预案,是否在主管部门备案,是否按预案要求定期修订、演练、评估) |
|
视频监控记录(是否覆盖作业区、是否保留90天的视频监控记录、查记录是否有违规作业或违法经营行为) |
|
注:检查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表中所列的内容。
附件2
油气领域安全检查表(LPG及二甲醚储配站)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 |
制度建立、上墙情况 |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情况,包括: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须上墙)、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检查制度、教育和培训制度等;操作规程制定情况,包括:灌瓶作业(须上墙)、罐车卸车作业(须上墙)、紧急切断操作(须上墙)等。 |
|
安全设施配置情况 |
出入口引导标志、进站须知牌,站内“禁止烟火”“禁止使用电子设备”等安全标志设置情况 |
|
灌瓶间和瓶库内的钢瓶按“实瓶区”、“空瓶区”分开布置并悬挂标牌 |
|
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器材是否按要求配置 |
|
燃气报警器、防爆电器设施、防雷防静电、紧急切断系统、防超充装设施等是否按要求设置,是否有效运行。储罐、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充装称、万向金属装卸装置等检测情况,安全附件及仪表是否在线运行。 |
|
职工劳保用品、防护用具的配置及使用情况 |
|
现场检查情况 |
城镇燃气经营许可证、危险货物运输资格证(外委运输应出具相关合同和资质复印件)、气瓶充装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报告 |
|
围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出入口设置是否符合通行、应急处置和紧急疏散要求,风向标设置是否合理。 |
|
设备维护情况:
“三有四无”:有设备标牌,有管道涂色,有流程指向;设备无泄漏、无锈蚀、无油渍、无灰尘。
“标识准确”:设备性能标牌准确,设备启闭挂牌准确,管道介质涂色准确,工艺流程指向准确。 |
|
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是否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安全阀等安全设备是否在有效期 |
|
职工应知应会情况:抽查职工是否掌握站内各类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技能,对液化石油气知识、工艺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熟悉情况 |
|
台账记录情况 |
证照证件管理台账(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等是否有效持证) |
|
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包括登记和检测周期) |
|
现场安全管理台账(是否有完整的巡查点检记录、“日周月”隐患排查记录、安全学习记录等。) |
|
应急预案演练台账(是否按国家规定编制应急预案,是否在主管部门备案,是否按预案要求定期修订、演练、评估) |
|
视频监控记录(是否覆盖作业区、是否保留90天的视频监控记录,查记录是否有违规作业或违法经营行为) |
|
注:检查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表中所列的内容。
附件3
油气领域安全检查表(LPG及二甲醚瓶装供应站)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 |
制度建立、上墙情况 |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情况,包括: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须上墙)、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检查制度、教育和培训制度等;操作规程制定情况,包括:气瓶装卸作业(须上墙)、配送安装作业(须上墙)等。 |
|
安全设施配置情况 |
是否具有相互毗邻并采用防火墙有效分离的管理用房和瓶库房,瓶库房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 |
|
瓶库内“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带火种”等安全标志设置情况 |
|
消防通道畅通情况、消防器材配置情况 |
|
燃气报警器或手提式可燃气体泄露报警装置、防爆电器设施等配置及运行情况 |
|
避雷、防静电设施的配置及检测情况 |
|
职工劳保用品、防护用具的配置及使用情况 |
|
现场检查情况 |
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包括瓶库内各类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技能,熟悉气瓶运输、装卸注意事项,熟悉气瓶安装和检漏知识。 |
|
瓶库是否符合消防安全条件,是否有通风口、照明灯具是否防爆、是否有易燃易爆品、是否紧邻居民住房。 |
|
安全现状评价(是否每两年进行一次,是否符合站点实际情况) |
|
办公室营业执照、城镇燃气经营许可证悬挂情况 |
|
台账记录情况 |
与储配站供气协议、与用户供气协议,销售台账
(查购销记录是否一致) |
|
入户检查登记台账
(每年免费提供至少1次入户安全检查,及时指导用户整改安全隐患) |
|
居民用户配送服务登记台账
(居民用户必须由配送人员将液化石油气配送到位,并按照规范安装并检测无漏气后,向用户告知清楚方能离开) |
|
餐饮、食堂等非居民用户培训台账、基本信息台账 |
|
用气安全宣传台账 |
|
安全检查台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
|
注:检查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表中所列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