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川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突出重点、挖掘特色,优化体育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切实推动学生文化教育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将本年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学校共71所,评估优秀等次71所,优秀率100%,在校学生77557人,专兼职体育教师共442名,其中专职体育教师304名、兼职体育教师138名。各学校均开足体育课,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
二、学校体育工作现状
(一)强化保障,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及市级相关文件精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统筹安排部署“五育并举”及学校体育提质工作并提出新要求,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南川区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责任分工方案》,制定工作细则,科学指导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学校主要负责人为体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将学校体育工作与全区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保障学校体育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深化体教融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重点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逐步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区教委、区体育局联合印发《南川区体育重点项目学校管理办法(试行)》,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训练工作,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选拔、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每月开展一次专题研讨,每学期全面总结一次体育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体育工作考核,并纳入学校综合目标考核,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各学校逐步完善体育评价制度,建立体育质量监测和督导制度,推动我区学校体育工作有序开展。四是强化投入保障。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专项保证体育教育经费,推动义务教育学校体育器材设备全达标,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体育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奠定学校体育工作从普及发展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坚实基础。全年累计用于学校体育经费668.44万元,其中,场地经费支出450.56万元、体育器材经费支出102.97万元、体育工作经费支出107.90万元。
(二)深化改革,丰富学校体育发展内涵。一是城乡一体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督促指导学校打造特色体育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二是加强统筹指导,以送教下乡、学区走教、集中观摩等方式,推进特色交流、校际交流、师生交流,扩大体育课程影响力,丰富课程品牌。三是开展区级中小学生体育赛事。制定并实施《2022年学生体育竞赛艺术活动计划》,开展“中国体育彩票”田径运动会、中小学生羽毛球赛、啦啦赛等系列中小学生体育赛事。
(三)搭建平台,创新开展两大全员活动。积极推行“全员体育”“全员美育”两大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强化学生全员参与,科学制定体育活动方案,推动学校以体育节、全员运动会等体育活动,开展趣味体育、武术、啦啦操、篮球、足球等课程辅助活动,建立活动小组或社团,实现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体育活动,培养一两项体育爱好,特色体育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重要标志。成功申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20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4所、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3所,创建省市级阳光体育示范校2所、市级乒乓球特色学校1所。2022年申报市级体育特色学校2所,创建区级体育特色学校5所。
(四)优化师资,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素养。一是加强师资配置。优化编制结构,加大体育学科专业教师招聘引进力度,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并尽量保证体育教师专业专职专用。2022年新招入体育教师20人,充实体育师资队伍,统筹向城乡学校分配,促进体育师资均衡。同时,各学校根据特色校本课程需要,聘请退役运动员、社会优秀体育工作者补充学校体育师资。二是强化教师培训。以“请进来、走出去”和“区域研修”为基本模式,培训体育教师293人次。三是强化技能提升。扎实开展全区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体育优质课竞赛等活动,促使全区体育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大幅提升。2022年全区近70名体育教师受到区级及以上表彰。
(五)强化认识,抓好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通过调研、督导等方式强化学校体质健康管理落地落实,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制订《南川区中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实施方案》,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加校外体育活动,进一步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切实推动学生文化教育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素养。
(六)线上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实施线上教学期间,全区各中小学积极探索网上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研究,通过网上教研、集中备课开发制定实施符合年龄阶段的线上教育教学课程、实施和评价方案,确保线上教学期间停课不停学,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打算
(一)存在的不足。一是体育师资有欠缺、部分专职教师年龄偏大;二是部分乡村学校体育教研工作开展不够扎实。
(二)今后打算。我区将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市级要求,着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一是持续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提档升级学校体育设施设备,保障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二是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师培养引进力度,优化城乡体育教师配比,均衡配置师资。三是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扩大范围,探索推进区域、跨校体育教师教学研究,全面提升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推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四是持续深化体教融合,重点指导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整合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开展丰富多彩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深入推进体育艺术“两大全员活动”,深化强人以体、以体育人。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