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中心7月20日前在东城、南城、南平、大观、兴隆、古花等乡镇(街道)普查和大观定点田调查,结合灯诱、历史资料、气象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我区水稻中后期病虫属中偏重(3—4级)发生,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穗颈瘟、纹枯病发生为主。
一、发生情况
1.稻飞虱: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4级)。截至7月20日,大观测报点累计灯诱白背飞虱27头,是去年同期的0.06倍。大观定点调查,白背飞虱虫量30—1750头/百丛,平均595头,是去年同期0.89倍。在兴隆、东城、西城、南城、南平、古花等乡镇(街道)田间普查,白背飞虱百丛虫量40—12500头,平均1552.5头,是去年同期的0.41倍。目前田间未出现“通火”现象。褐飞虱累计灯诱3头,去年同期的0.06倍。田间调查虫量为0—10头/百丛。根据迁入期虫量、田间发生实况,以及气象预报,预计白背飞虱主害代高峰期在7月23—30日,7月底至8月上旬将与褐飞虱混合发生加重为害。
2.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3级),轻于去年。截至7月20日,大观测报点累计灯诱稻纵卷叶螟3头,是去年同期的0.01倍。大观定点调查,田间卷叶率为0—3.4%,平均0.2%,田间赶蛾,0—40头/亩,平均10头/亩,是去年同期的0.6倍。大面积普查,田间卷叶率为0—3.3%,平均0.1%,田间赶蛾,0-60头/亩,平均4.5头/亩,是去年同期的0.11倍。预计二代为害高峰期为7月25—30日,以偏施氮肥的田块和迟熟水稻田为防治重点。
3.稻穗颈瘟:中偏重发生(4级)。据调查,丰优香占、F优498及糯稻等部分品种叶瘟发生较重,病叶率0—8.5%,平均0.8%,略重于去年。目前我区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大多不抗穗颈瘟,优质稻基地单一品种成片种植面积较大,加之,中高山多冷雾露天气,增加了穗颈瘟流行危害的风险。
4.稻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4级)。据调查,稻纹枯病病株率0—35.2%,平均14.8%,比去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目前正是稻纹枯病垂直扩散高峰期,以肥力高、栽培密度大、偏施氮肥以及稻飞虱发生重的田块发生为主。
二、防治时间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防治时间为7月23—30日,兼治纹枯病、螟虫,800米以上可推迟3—5天。穗颈瘟防治以破口初期和齐穗期,各普治1次,确保防治效果。
三、防治方法
1.亩用20%氟啶虫酰胺20克+40%甲氧·茚虫威15克+30%稻瘟·己唑醇悬浮剂50ml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和纹枯病。
2.亩用20%呋虫胺悬浮剂20克+40%甲氧·茚虫威15克+75%三环唑25—30克或40%稻瘟灵100克,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纹枯病兼治其他病虫。
以上药剂配方兑水60公斤手动喷雾或兑水7—10公斤机动喷雾,施药时间防治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