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司法局“三大举措”全面推进法律援助提质增效

6月23日,南川区司法局召开新聘任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人员聘任仪式暨案件质量提升交流学习会,聚焦评估队伍建设与案件质量管理,通过制度创新、队伍优化、机制完善三大举措,全面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提质增效,为全区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上,区司法局为8名新聘任区级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人员颁发了聘书,新聘任评估人员和参会的律师库成员就优化提升法律援助受理指派、质量监督、结案归档等进行交流,并围绕如何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效等积极建言献策。
制度筑基 构建规范化评估体系
会议审议通过了《评估人员库运行规则(征求意见稿)》,确立了“三位一体”运行机制:一是质量监督机制。通过案卷评查、庭审旁听实现全流程质量把控,确保案件办理各环节符合专业标准;二是示范引领机制。要求评估人员定期撰写典型案例、制作示范案卷并开展出庭示范活动,为全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质量指引;三是专业指导机制。建立定期分享制度,由评估人员轮流就办案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专题指导,促进经验交流与技能提升。
人才强基 打造专业化评估队伍
创新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形成梯队式人才储备:一是动态管理优化队伍结构。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对评估人员实行全流程质量监控管理。按照《评估人员库运行规则》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对不符合专业要求的评估人员及时清退,并规定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入库,确保队伍始终保持高水平专业素养。二是预备培养扩充后备力量。除新聘任的评估人员外,还特别邀请了一批有意向加入评估工作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交流。这些参与者通过系统学习办案流程与技巧,积极参与庭审旁听、案例申报等实践活动,其表现将作为未来入库选拔的重要参考,有效扩充了评估队伍的后备人才库。
创新驱动 完善科学化运行机制
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构建更加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建立质量提升闭环管理机制,通过评估、反馈、整改、复查的工作流程,持续优化案件办理质量;二是引入多维度评价体系,综合考量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三是为预备人员建立成长档案,系统记录其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情况,为人才选拔提供客观依据。
南川区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受援人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下一步,区司法局将持续推进评估队伍建设与案件质量管理,通过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运行机制,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