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普法护企行!南川区“两清单一场景”获全市推广

企业经营管理中,如何精准识别法律风险?怎样高效获取所需法律服务?南川区的创新实践给出了有力答案!近日,重庆市司法局、市经济信息委、市普法办联合印发《关于推广企业普法服务“两清单一场景”通用模型深化“渝尚法·赋能强企”行动的通知》,正式在全市推广运用南川区创新实践的“两清单一场景”企业普法服务通用模型。这是对南川区深化“渝尚法·赋能强企”行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
作为全市首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素养提升示范建设区之一,在市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南川区聚焦企业从初创、经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法治需求,由区司法局、区经信委、区工商联共同协作,联合区部分律师事务所创新推出“两清单一场景”普法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构建“风险全程防控、清单对接服务、场景适配需求”的法治护航新机制,打造了“事前预防—事中服务—事后救济”的全链条法律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企业“常见风险不清、常用法规不明、常用问题不知如何防范处理”等普遍难题。
“两清单一场景”究竟是什么?如何为企业精准赋能?
风险防控“导航仪”
《企业高频法律风险提示清单暨常见法律知识清单》深度分析近三年全国10万件涉企诉讼案件,精准提炼出合同纠纷、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侵权等9大高频风险领域,全面梳理出81个关键风险点,配套178条极具实操性的合规指引和防控策略,构建起“风险预警—法规索引—合规操作”的三位一体专业工具。
实战操作“说明书”
《企业经营法治应用场景》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初创、经营、退出三个核心阶段进行“颗粒化”分解,将抽象的法律法规和复杂的法律程序,深度融入企业日常管理的具体环节和情境。系统梳理出公司设立、内部治理、劳动用工等6大类43个高频法治应用场景,便于企业在遇到真实、具体的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在对应场景中找到“说明书”和“解决方案”。
资源对接“指南针”
《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信息清单》全面整合区内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涵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争议调解、公证服务、法治体检、培训讲座等13项普惠性公益服务项目。每一项服务均清晰列明服务内容、提供主体、获取途径、保障单位,企业在遇到涉法需求时,只需“按单索骥”。
“两清单一场景”在南川区深度应用以来,已成功助力区内企业规避合同陷阱、用工不规范等重大风险76个,有关机构累计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500余项,赢得企业广泛认可与好评。该创新成果已被市经济信息委作为重庆市服务企业的优秀普法产品推荐至工信部,相关经验也获得《法治日报》《重庆日报》及司法部公众号等多家媒体的专题报道。
下一步,南川区将深入系统总结“两清单一场景”构建与应用的“南川实践”,持续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标准规范,积极配合全市推广工作,多维拓展推广渠道,提升产品触达效能,努力将“南川样板”升级为“重庆经验”,为持续优化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