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气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对施工区域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但通过采取防尘洒水措施后,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施工机具尾气所含CO和烃类污染物排放量小;钻井阶段采用网电供电,柴油发电机仅作为备用电源,影响较小;测试放喷时点燃放喷天然气,测试放喷管口高为1m,采用对空短火焰灼烧器,利用放喷池减低辐射影响,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大气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运营期间,正常工况下无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小。
2、地表水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钻井过程中剩余钻井液由井队全部回收,用于后续钻井工程;洗井废水、压裂返排液等经处理后回用于本平台及其他平台压裂工序;生活污水经环保厕所收集后农用或交第三方环境治理公司进行清掏外运处置。运营期井下作业废水收集处理后回用于区域平台压裂工序,采出水输送至南川区块页岩气采出水处理站或阳春沟区块页岩气采出水处理站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
项目产生的污废水经妥善处理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地下水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钻井采用近平衡钻井技术,且采取随钻堵漏措施,钻井达到各段预定深度后均进行固井作业,下入套管并注入水泥浆至水泥浆返至地面。在对循环罐、储备罐,柴油罐加强管理,地面铺设防渗膜,对柴油罐、盐酸罐等设置围堰,在做好相关防渗和防护工作后,可以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降低至最低,对地下水影响小。
4、声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钻井、压裂试气噪声可能造成场界噪声超标,但通过合理的施工安排等措施,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可以得到控制,施工噪声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运营期集气站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438-2008)2类标准;周边各居民点处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在采取相应措施后,本项目声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清水岩屑主要作为井场铺垫或修建井间道路使用;水基岩屑经不落地系统收集、压滤脱水后,用于资源化利用;油基岩屑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沾染矿物油的废防渗材料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油由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或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絮凝沉淀污泥外运至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处置或资源化利用;废包装材料由厂家或有资质的单位回收;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置;运营期废油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运营期废砂石由厂家更换内件时回收处置或资源化利用;清管废物交由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处置。废分子筛由厂家更换时回收利用或交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处置。
6、土壤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钻井工程中,化工药品堆存区设置遮雨棚及围堰,地面铺设有防渗膜;柴油罐、盐酸罐均设置围堰及防渗膜;水基岩屑采用岩屑不落地装置进行处理,保证废水、水基岩屑不落;油基岩屑由吨桶收集;井场内池体均采取防渗处理,在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措施,可有效防止土壤污染。
7、生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不会对评价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大的毁损和灭绝性的破坏,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减少扰动面积;在井场周边、临时堆土区等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设置临时截排水沟;对井场占地、井场道路等进行硬化,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形成的裸露地表进行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量,可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8、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几率较低,项目钻井及储层改造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施工;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对周边居民进行环境风险应急培训、演练;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及物资储备等;柴油储罐、盐酸储罐区设置围堰等;压裂返排液、岩屑转运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采取上述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影响可降至可接受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