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位于南川区的金佛山是我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现存众多国家重点保护的古老、特有、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以其生物多样性特点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单。南川区植被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山地自然垂直带谱和典型的生物多样性,现有大型真菌61科185属584种;已知植物306科1644属5907种,包括国家保护植物银杉、红豆杉、珙桐等;已知动物354科1461属2178种,其中白颊黑叶猴、林麝等多个种类特有珍稀动物。2022年在金佛山发现川柿和曲茎石斛等珍稀濒危植物,2023年发现新物种金佛山淫羊藿。
二、具体举措
一是建章立制强化保障。近年来编制印发了《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通告》《关于建立南川区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动植物的保护制度。
二是充分行使审判职能。区法院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犯罪行为,促进生物资源恢复,维护生物种群稳定,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三是加快建设宣传阵地。设立重庆市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金佛山基地,构建集生态理念传播、生态法治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司法保护前沿阵地。在金佛山西坡、北坡及山王坪设置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永久性碑牌,在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植物原生境安装固定碑牌10余块、小标牌5000余块。
四是扎实开展专项行动。坚持以“绿盾行动”为总抓手,区生态环境局、区林业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水利局、金佛山管委会、金佛山管理中心等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自然保护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破坏自然保护地内动植物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杜绝一系列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发生。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的“网盾行动”“清风行动”。
五是配合专业队伍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全力配合市级部门开展选址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保护区科学研究与科技支撑,依托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金佛山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物种专项数据档案,掌握野生动植物的资源家底;建设完成智能化监测项目,初步实现智慧化管理。
三、取得成效
一是获得全市首批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命名。2023年8月15日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对南川金佛山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进行命名授牌,是全市首批命名的四个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观测站的建立能够更好地了解金佛山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估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时发现和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的问题。
二是致害理赔获新突破取实效。2022年3月起,区林业局在全市率先并连续两年开展陆生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承保机构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受理报案超1500件,理赔金额超100万元,基本实现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应赔尽赔、社会好评、群众满意,辖内无野生动物致害信访投诉案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