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在镇级各部门的配合下,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为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为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工作成果
(一)构建多元普法格局,提升全民法治意识
1.精准定位,分层分类普法
抓住关键少数。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镇党委组织开展4次法治专题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新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机关干部积极参加法治理论网上考试答题,参与率、合格率均达到100%,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能力。
守护祖国未来。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联合学校、派出所等部门,通过法治讲座的形式,为青少年普及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预防犯罪等法律知识。全年共走进福寿中心校,开展活动3场次,覆盖师生200余人次。
服务基层群众。利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村居法务”平台,向辖区居民提供线上法律咨询。利用赶集日、村委集会和入户等契机,开展法律咨询和法治宣传。针对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土地纠纷、劳动权益等问题,现场解答并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受益群众达1500余人次。
2.多种形式,推进依法治理
打造普法人员队伍。全年组织开展2次普法骨干、法律明白人法治培训会,提升普法骨干和法律明白人法律素养,进一步强大基层法律队伍力量。开展1次法治观察员座谈会,收集法治建议5条。
巧用村居法律顾问。依托5个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落实“一村一顾问”制度,指派1名律师进驻社区,对接工作,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2024年以来,驻点律师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开展法治讲座5余场,化解矛盾纠纷10起。
维护法治文化阵地。定期更换法治宣传栏内容,持续发挥法治长廊宣传作用,让群众在休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二)推进依法治理实践,助力基层法治建设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今年共组织行政执法人员网上培训1次,培训人员8余人次,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继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各责任所联合镇执法大队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生态环保、征地拆迁等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普及工作,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累计开展执法普法活动18余次,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现存问题
一是普法工作的针对性仍需加强。不同群体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差异较大,现有的普法方式和内容未能完全满足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群体参与度不高。
二是依法治理工作的协同性有待提升。在推进基层依法治理过程中,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还不够顺畅,信息共享不及时,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三、改进措施
一是深入开展调研,了解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普法方案。针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等不同群体,设计专门的普法课程和活动,提高普法工作的精准度。
二是建立健全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明确各部门在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四、未来规划
(一)持续深化全民普法工作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二)全面推进法治乡村(社区)建设
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基层依法治理水平整体提升。加强法治乡村(社区)人才培养,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协助乡镇政府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重庆市南川区福寿镇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4日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