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区政府>区政府
2022年以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系列安排部署,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有序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以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作为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重点学习内容、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程,切实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在学校、园区等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宣讲246次,在重点区域张贴学习宣传海报12000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二是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带头述法。区委常委会多次专题讨论全区法治建设工作,区委书记丁中平主持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会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亲自部署完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相关工作,听取专题汇报;区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区长施崇刚亲自安排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制定、政务公开等工作。三是科学谋划五年法治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制发实施南川区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具体举措,为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画好“施工图”。四是强化问题整改。全面开展中央对重庆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的反馈意见集中整改,我区虽是全市少数未被督察组“点名”的区县,但主动加压,举一反三开展整改。根据《贯彻落实研究处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审议意见工作方案》,我区细化分解45项整改措施,推动痛点堵点问题解决。
(二)以“放管服”改革为基础,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是纵深推进简政放权。动态管理权责清单,梳理并公布行政权力和责任事项4449项、较去年减少251项,公共服务事项322项。15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乡镇(街道)“就近办”,110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放村(社区)代办。二是着力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发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开展综合监管抽查1次,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25次,抽查市场主体90家。全区新增市场主体9025户。三是扎实提升服务质效。推动“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全程网办占比90%,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率达84.39%,平均跑动次数压缩至0.15次。将1324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综办”。“好差评”累计评价达145万条,满意率达100%。
(三)以良法促善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建立起草单位、法律顾问及司法局合法性审核的“三重把关”审核机制,对拟印发的20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部开展三重合法性审核。已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全部按规定备案。筛查部门、乡镇(街道)发文1400余件,全覆盖督促“应备尽备”。二是动态管理规范性文件。开展全面清理一次,专项清理两次,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9件。
(四)以法定程序为遵循,持续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一是持续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印发并公布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严把决策议题送审入口关,倒逼决策规范。7件重大行政决策全部经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配备法律顾问,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公职律师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五)以执法为民为导向,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深化执法体制改革。整合重点领域执法职责,着力规范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印发镇街法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稳妥推进乡镇(街道)赋权工作,提升乡镇(街道)承接能力。二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作为全市7个试点区县之一,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加强执法案卷评查,对13个单位罗列整改清单,督促限时整改。继续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卡制度,强化异体监督、负面反馈,《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我区执法监督卡制度先进举措予以报道。
(六)以强化制约监督为抓手,合力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是加强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194件,按时答复率100%。办理区政协委员提案206件,满意率达98.2%。二是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11113条,解读文件41个,办理网上信箱信件368件。三是加强司法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区政府收到一审应诉案件33件,开庭审理22件,均按法院通知出庭应诉。四是强化自我纠错。全面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强复议宣传,受理复议申请181件,受理数同比增长104%,进一步彰显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持续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创新推出“最差行政效能乡镇(街道)大家评”,已评议4次,约谈乡镇党政一把手及干部等51人,压力传导效果逐步彰显,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七)以夯实治理基础为关键,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一是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建成区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各级调委会调解各种纠纷5966件,调解成功率98%。加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建设,成功调解行政争议38件。化解“治重化积”案件184件,我区被推荐为全国治重化积工作四个先进区县之一。二是提升法律服务质效。规范提质“法律诊所”13个,新建8个。区财政兜底落实村居法律顾问基本补助,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受理援助案件1769件,挽回损失2453.13万元,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三是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积极实施“八五”普法,启动全区普法需求调查,为精准普法提供了科学参考。制发执法全过程普法工作指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五年任务一年实施,选培“法律明白人”1239名。新增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累计5个,居全市第一。新增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累计61个,居全市前列。
二、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全区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升,但也存在部分基层行政决策程序不够规范、行政执法能力不够强、专业人员配备不到位等薄弱环节;部分单位执法规范化程度不高,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和综合执法任务要求不匹配;各部门执法协同能力仍需加强;普法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持续优化。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
2023年,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以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为目标,补齐法治建设短板弱项。根据《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打表推进、逐项实施,努力争创第二批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及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进一步补齐乡镇(街道)法治建设短板,强化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二是以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为重点,扎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统筹开展基层执法赋权工作,加强执法权下放后的实施效果评估。持续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试点。三是以普法供给侧改革为引领,持续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持续推进普法供给侧改革。加强普法宣传队伍建设,强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和使用。四是以积极推进试点亮点工作为抓手,着力打造法治建设南川样本。持续优化完善“最差行政效能乡镇(街道)大家评”实施方案和基层法治观测点、法治观察员机制,适时总结提炼工作做法、成效,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力推进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
2023年3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