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区级有关单位>区财政局
2022年以来,区财政局的财政法治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市第六次党代会等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紧扣财政发展改革中心工作,务实推进各项财政法治工作,不断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现将我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财政法治建设意识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紧围绕财政法治建设工作,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统筹推进各项法治建设任务,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专业精、善治理的高素质财政法治干部队伍。
(二)持续做好预决算公开长效机制
严格按照“统一步骤、统一格式、统一时间、统一形式”的“四统一”原则,分批次在南川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了2022年政府预算、2021年政府决算和各部门的2022年部门(单位)预算和2021年部门(单位)决算。一是公开责任更加明确。各部门是部门预算公开主体,负责本部门的预算公开工作,部门所属单位是单位预算公开的主体,负责本单位的预算公开工作。二是公开范围更加广泛。认真贯彻落实新出台的《预算法实施条例》的要求,将部门所属单位的预算纳入公开范围,公开的范围扩展至最末级的预算单位。三是公开内容更加精细。制定了统一的公开模板,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内容,更加注重对预算项目、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公开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三)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积极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对2021年度所有项目资金开展绩效自评,并对部门自评结果进行抽查复核,确保部门预算项目资金纳入财政监管范围。选取党委政府关心、人大政协与社会关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6个项目2.55亿元资金开展重点评价。开展部门综合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和实施奖惩的重要参考。
(四)加大执法经费纳入预算保障
为推动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改善执法条件,加强行政执法经费保障,落实执法装备配备经费,年度预算中,行政执法经费统一纳入了财政预算予以保障,2022年投入执法经费9713万元,较上年增长1.5%。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民银行《关于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通知》(财办〔2006〕7号)以及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税〔2016〕33号)等文件要求,非税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全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纳入财政预算集中统筹安排,实现收支脱钩。年度执行中非税收入出现超收的,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对纳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非税超收收入,一律统筹使用,滚动安排用于以后年度相关支出。
(五)不断完善行政权力清单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我局严格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结合市三级行政权力和责任事项清单,对我局现行的行政权力和责任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内容进一步全面梳理,并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进行公开。我局共涉及事项43项,其中行政许可1项,行政处罚31项,行政裁决1项,行政检查5项,其他行政权力5项。
(六)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
区财政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29号)文件要求,不断完善我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定了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明确了具体的经办科室、审核流程,和具体的要求。
(七)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规定,开展地方财经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营商环境宣传力度
1.按照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规定,对必须取消、停征或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绝执行。各执收单位对因收文时间滞后等原因导致多收的,应按规定程序将收费退付缴款人。同时,对于停征的项目,在财政票据暨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项目库中及时关停,并要求相关单位及时到区财政局办理财政票据缴销手续。
2.进一步完善涉企收费举报、投诉、查处、反馈机制,充分发挥12358价格监管平台作用,杜绝乱收费现象。各收费单位只能按照《目录清单》所列的项目和标准收取相关费用,清单之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拒绝缴纳,并可以拨打区财政局和12358举报投诉。
3.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的突出问题,全面梳理地方各类财政收入管理、以财政支出方式返还税费、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收费等方面的政策,开展地方财经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并印发《重庆市南川区地方财经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发展改革、经信、审计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根据有关问题线索和自查自纠情况,对重点部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涉企收费情况开展抽查检查。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和信心,推进政策规范管理,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4.在局院内悬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如渝得水”、“营商环境永无止境”等字样的横幅,投放100册“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采购人应知应会”手册,积极向企业、群众宣传普及营商环境知识,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利用微信转发分享媒体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闻报道,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八)实现非税收入国标系统覆盖全区和持续深化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非税收入国标建设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实现非税收入国标系统覆盖全区,实现了跨省通缴,实现了财政票据“无纸化”。截至10月底,全区已有228家执收单位正式上线非税收入国标系统,累计发生业务51083笔,较上年增长344%,业务发生额63707万元,较上年增长18%,成功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九)做好财政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按照市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求,科学谋划财政“八五”普法规划,做好“八五”普法开局之年财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八五”普法全过程。加强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完成2022年度全区法治理论知识学习考试区级集中抽考。做好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工作,按要求更新本单位行政执法人员证件照片,确保执法人员持有效执法证上岗、亮证执法。持续做好财务人员安全防范教育,提高财务人员防骗能力,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提升预警劝阻效能。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一是法制教育培训形式单一,对外交流少;二是普法的方式方法上缺乏灵活性。我局业务繁重,法制教育培训和普法工作采用网络学习等传统的方式方法,导致形式单一、对外交流少、缺乏灵活性。
三、2023年法治建设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第六次党代会等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紧扣财政法治工作,将党建与财政法治建设有机结合,举办法治专题讲座,强化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和纪律观念,持续推进“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把守纪律讲规矩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对外交流,组织财政干部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