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区级有关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根据要求,现将我单位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个人自学、中心组研讨学、“三会一课”等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和区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南川上主动作为、主动服务。
二是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组建宣讲分队走进各支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宣讲学习32场次,各支部也相继开展了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的学习。为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于市场监管工作的全过程,各支部开展了“三进三服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集中行动,通过食品安全进校园、“精准计量、信用消费”现场检定、产品质量优劣品鉴会、发布消费警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会、保健市场乱象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服务企业5983人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35个,以实际行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场监管事业上全面开花、结出硕果。
三是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严格依法依规决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核,加强对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重大行政决策现行由法制科进行审查,党政负责人最终审核通过实施。2022年,通过案审会、局长办公会等形式累计集体审理重大疑难案件10件。
四是自觉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2022年以来我局7起行政诉讼案件,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7件次,出庭率100%。
五是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严格落实各项行政程序规定。严格遵守执行市局出台的《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工作规则》《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工作规则》《行政处罚裁量规则(暂行)》《行政处罚案件评查工作规定(试行)》《行政执法监督实施办法》等制度,积极组织参加市局、区司法局开展行政处罚卷宗评查工作,确保行政权力运行合法化规范化。
(二)履职尽责,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一是全力保障“三大安全”。始终坚持用“四个最严”要求统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对全区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开展拉网式检查,每季度对全区1个疾控中心和12个疫苗接种点实施全覆盖检查,相继开展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特殊食品、特殊药品、中药饮片、儿童化妆品、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涉疫器械等专项检查,立案查处食品案件227件,药品违法案件47件;强化食品药品监督抽检,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自筹经费增加食品抽检计划1000批次,全年完成食品抽检2072批次,药械及化妆品抽检124批次,全区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8.7%;全力推进智慧监管工程,全区“阳光餐饮”APP入驻餐饮服务单位2051家,全区学校(幼儿园)、公办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工程完成率均达到97.5%;聚焦特种设备安全,认真落实国务院“十五条硬措施”,对安全隐患实行闭环管理,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07家次,下达监察指令10份,责令现场整改51家次,全区电梯应急响应率达99.31%、检验(检测)合格率达100%,救援到场平均时间9分钟、按时到达率达100%,“安全乘梯守护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达到了市局2023年全市“安全乘梯守护行动”目标任务;严把工业产品质量关口,累计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执法抽检187组,对其中不合格35批次进行立案调查。此外,我局将国卫复审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顺利通过了国卫复审,受到了区政府的表扬和认可。
二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全面动态掌握进口冷链食品底数,要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三专、三证、四不”要求,安排专班专人开展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检查,将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者纳入“渝溯源”平台监督管理,实现全链条闭环可追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操办宴席疫情防控措施的要求,我局机关干部下沉一线,深入村(社区)督促指导农村宴席及丧事活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引导实行分餐制,严防聚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同时,积极发挥443家药店“哨点”作用,加快推进“零售药店疫情防控监测系统”的推广运用,全覆盖实现销售“四类药品”扫码、登记、报告、排查等信息化闭环管理;以“快、严、实”的硬核措施统筹抓好人员管控、内部防控,抓好常态化新冠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离渝返渝备案等内部防控工作,按要求落实核酸和抗原检测。2022年累计采集环境样本1015批次、食品及其外包装样本7798批次,全区登记上报购买“四类”药品登记信息1190917条,购买“四类药品”659207人次,全局干部职工新冠疫苗接种率达100%,接种新冠疫苗和加强针219人次。
三是全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序开展案件核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等工作,实施“一月一法一学”制度、传统培训与网络培训并行、集中培训与日常培训相融,把法律学习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使系统执法人员普遍具备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执法的能力。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紧围绕“铁拳行动”开展专项执法,2022年,我局完成了对食品药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扰乱市场秩序等重点领域案件立案494件、结案357件;扎实开展扫黑除恶、“ 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双打”整治行动等专项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
(三)主动作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降低市场准入性成本,优化“四办”服务机制,全面推行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2022年,全区新发展市场主体9024户(其中民营企业1726户,个体工商户724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6户),新发展市场主体增速14.05%,共办理各类行政许可4382件,仍保持较高增长态势;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全面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次办、一网办、一日办”,行政许可平均时限压缩80%以上,开办企业成本降至0元,6078家落户南川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减少行政许可办事成本,减少企业办事环节,让企业在南川发展“一马平川、一路绿灯”。制定出台并实施南川区市场监管2022年度“双随机、一公开” 23项抽查计划以及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25项抽查计划,在南川东街文创小镇唱响“山城有信”试点工作,南川区2021年度企业年报率为94.59%,反应了市场主体较高的存活率。
二是着力打造三大工程,为企业发展打开新局面。打造质量发展工程,重新修订《南川区区长质量管理奖》,协调金融办和银行对企业实行借贷优惠政策。其间,我局分别在南川区工业园区龙岩组团、金佛山景区建立2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一站式”提供标准、认证认可、计量等政策咨询服务,提升质量总体水平;打造标准提档工程,顺利通过了蓝莓种植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验收,由我局申报的《南川区图书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被成功纳入2022年标准化市级项目建设;打造计量民生工程,以加油(气)站、民用“三表”计量器具为重点开展专项检查,全区基层医疗机构1896台医用计量设备实现100%全检定,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从知识产权挖掘新潜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2022年全区新增注册商标764件,新授权各类专利434件,专利、商标数量实现稳步增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达到14件,位居全市前列,向着实现“有产业、有产品、有品牌更有响亮的品牌”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活力,成功指导重庆方略精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睿宇时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超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成功指导我区道南中学成为重庆市首批知识产权文化教育传播基地试点单位之一,实现我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文化教育传播基地两个“零的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执法,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等执法行动和开展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查办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41件,构建出了协调、顺畅、高效的川渝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助推高新区建设,深入贯彻落实高新区战略规划和产业规划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推动高新区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实现稳步增长,2022年高新区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为80件,成功完成高新区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的任务目标。
四是尽心竭力精准帮扶,让助企纾困跑出新速度。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对市场主体带来的实际困难,制定出台区市场监管局《关于精准帮扶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二十条措施》,对涉及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采取行政告诫、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模式,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237件,得到了市场主体的充分认可;主动靠前上门指导,将企业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特种设备检验项目费用减半收取等政策向企业传达,累计帮助企业落实减免特种设备检测费用220余万元,为企业生产经营送去“及时雨”;强化电商平台带动扶持,引导南川区2家微信小程序电商平台对入驻的175家经营者减免入驻、推广和宣传费用,并给予10户优质商户流量扶持,提高全区“网络电商带货”的积极性。
五是化解消费维权疑难,给市场消费营造新环境。密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主题,推进“3·15”、“五进”系列消费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科学维权能力及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指导全区12家ODR企业处理消费纠纷35件,组织31家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开展线下无理由退货、经营者首问责任和赔偿先付的宣传,在食品生产和通信行业开展消费体察,提振消费信心。2022年共接到消费者投诉举报1638件,办结1572件,办结率9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4万元,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锣密鼓推进地方项目建设。为保障我区重点企业(重庆市金佛山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重庆贵博盛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和南川区中医药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积极同市市场监管局、市药监局沟通对接,维护好与市级部门的动态联系机制,帮助企业快速办理营业执照,推动区政府与市药监局签订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搭建企业与市局的沟通平台,为企业在办理审批、政策咨询、技术培训、人才培养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服务地方产业招商引资。
(四)执法普法,营造良好法治宣传氛围
一是结合工作实际,印发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规定》、《贯彻实施〈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实施方案意见的通知》《关于明确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工作范围的通知》,并调整“法治市场监管建设领导小组”等。
二是把普法工作纳入该局工作规划,印发《2022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形成一把手亲自抓,法制科牵头组织,各科室、市场监管所具体抓落实,系统人员全员参与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格局。
三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学习列入党组及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同时,把宪法学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实施“一月一法一学”制度、传统培训与网络培训并行、集中培训与日常培训相融,把法律学习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使系统执法人员普遍具备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执法的能力。
四是积极开展社会普法。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和监管服务对象特点,积极开展“法润千里 治汇南川”活动,对监管服务对象开展不定期的法律培训,利用工作督查、日常检查、法律宣传日、宣传周、执法办案等时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
五是突出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主题开展普法。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20世界计量日”“6·7世界食品安全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6·9世界认可日”“全国质量月”“电梯安全宣传周”“10·14世界标准日”“安全用药月”“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及“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2100余份,接受各类咨询1100余人次,制作各类展板56张,播放各种宣传视频20余次,人民日报、中国质量新闻网、市场监管之声、南川日报、南川手机报等多家媒体对各种宣传活动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形成好的普法宣传品牌效应。
六是督促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加2022年度法治理论考试,参考率、成绩80分以上合格率达100%。
二、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中,我局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不够,对其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理解不够深入;二是基层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不够,执法力量紧缺;三是普法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宣传形式较单一,共治氛围不浓厚,群众法治意识有待提高;四是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等领域监管能力有待提高。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
2023年,继续贯彻落实区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干部学习培训的必选课程和重要内容,吃透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综合素质。组织全局执法人员解读最新法律法规、专业法律知识、典型法律案例,通过组织法制培训、法制案例研讨会等,将学习贯穿始终,多种方式开展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知识轮训。积极开展释法、讲法、宣传法的活动,加大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的培训指导力度。
三是继续加强法治普及宣传。按照区政府要求,做好“八五”普法,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细化普法内容、措施标准和责任,明确普法责任分工,逐步形成清单管理、跟踪提示、督促指导、评估反馈的管理模式,压实各责任单位普法责任。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提高评议质量。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各业务科室结合工作实际,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重点对执法队伍、监管对象、社会公众宣传业务领域内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开展普法工作。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促进全区市场监管系统人员学法用法,加大对管理服务对象普法力度,落实普法责任。
四是坚决守牢“三大”安全底线。持续做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通过专项执法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全面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交易秩序,重点开展食品生产、餐饮环节等重点单位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加强监管,全力保障人民权益。
重庆市南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3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