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乡镇街道>福寿镇人民政府
2022年,我镇在区委、区政府和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南川府办〔2022〕27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行政监督机制,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为保障和促进福寿镇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文件精神,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领导重视,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我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把思想认识放首位,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将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
为提高干部的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组织干部学习法律法规,大力倡导干部自学,积极引导工作人员学法、守法,树立严格的依法办事理念,不断增强我镇干部法治政府建设意识,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权责统一、高效便民,促进我镇形成一个依法办事、公平公正的良好局面。
(二)认真做好政务公开
我镇积极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政务信息公开办法、细则及相关各项制度,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在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栏这一传统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每月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内容进行公开,按时更新政府信息,切实做好政策解读。切实增强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透明度。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协调机制,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
(三)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强化依法决策意识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决策前的调查研究,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我镇与祥永律师事务所签订了法律顾问合同,各村居与大观法律服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合同,注重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合法合规性审查制度。在涉及镇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始终坚持由业务部门提出议案,主管领导先期审查,最后提交镇党政班子讨论决定的制度和程序,防止了行政决策的随意性,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水平。无因行政决策不当或程序不完善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
(四)规范执法行为,增强行业执法能力
严格规范执法,全面落实法律培训、资格考试和审查制度。一是加强行业执法培训。为强化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组织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执法能力。二是落实执法队伍建设。我镇行政执法人员均已通过考试取得执法资格证,持证上岗。三是保障执法透明公开,我镇综合执法大队配备行政执法记录仪,对执法过程进行音像记录。
(五)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2022年,我镇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强完善镇、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处置、督办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的作用,对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情况明、底数清,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调处化解。努力做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效提高矛盾纠纷的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
(六)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我镇1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五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完成投入使用。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深入宣传贯彻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利用三月法治宣传月、“6.26”国际戒毒日、“12.4”宪法宣传月等重要时间段,通过村民大会、微信群、党员大会等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防诈骗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疫情防控知识》,悬挂宣传标语50余幅,发放宣传单2500余份,营造人人学法、知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村社干部和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执法队伍建设仍需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组织全员法治培训学习次数较少,部分干部职工对普法工作思想不够重视,法治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够。学习重形式轻成效,深入开展法治培训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我镇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加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推进现代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全面加强法治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建设中主动对标、争先进位,掀起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水平。
(二)加大依法行政监督力度,坚持按法律办事,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进一步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用制度规范、约束机关行为,努力建设负责、高效、务实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