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乡镇街道>河图镇人民政府
根据要求,现将我单位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精神,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作为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定期组织镇领导集体学法,研究部署各项法治建设工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扎实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一是坚持依法决策重大事项。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配套制度,强化合法性审查刚性约束,切实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二是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坚持行政规范性文件“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工作原则,紧密结合我镇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实际需要,抓好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和制定,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三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积极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镇政府及辖区7个村(社区)与法律顾问签订《聘请法律顾问协议书》。镇顾问律师通过列席会议、参加听证会、提供法律意见书等多种方式,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核等事项上积极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村(社区)法律顾问通过进村、进院坝、入户等形式开展法治宣讲5场次,接待法律咨询35件,参与调解复杂矛盾纠纷6件。
(三)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健全举报、投诉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或者不适当行政行为。重点在食品安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多次专项整治;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及证件管理,组织开展全镇行政执法资格证新申领人员培训及考试,全镇共21人参加,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工作,将法治建设纳入干部用人管理,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及工作能力。重点加大对《行政处罚法》等多项涉及政府日常工作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力度,增强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进一步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一是广泛接受各方监督。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切实把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支持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及“最差行政效能乡镇(街道)”大家评工作,建立健全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二是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政府网站的建设管理,修订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制度,细化规范各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工作。加强对镇政府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惠民政策、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
(五)深入开展普法与依法治理。一是紧扣重点内容做好普法规划。充分发挥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作用,建章立制、明确任务、细化举措。将“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作为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的标志性措施抓实抓紧抓好,制定下发《河图镇2022年普法工作计划》、《河图镇“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法律服务深度融合,实现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执行力度、约束力不断强化。二是抓住关键少数提升普法实效。进一步落实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等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组织开展干部职工网上法治理论学习、考试,参考率合格率达100%,着力增加干部职工干事决策的“法治含量”。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依法治理。深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核、创建工作,对照“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考核指导标准,查漏补缺,强化措施,今年我镇成功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目前镇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推动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在全镇培养40名“法律明白人”骨干,及时开展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的优势,让他们成为群众身边的法治带头人,进一步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和依法治理能力。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全面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落地落实。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监督依法行政,化解行政争议,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功能。二是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切实加强司法所、派出所、平安建设办、交安办、乡建、国土等部门的协调联系,努力做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推行每月两次汇总、月研判预警机制和联席会议、督查督办、依法终结、风险评估、律师顾问参与等制度。2022年我镇调解纠纷66件,对历时比较长、涉及人数多、村社多次调解无效的疑难、重大矛盾纠纷,及时介入调解,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主体衔接、制度衔接、程序衔接、效力衔接。三是推动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约访下访等制度,完善利益表达、协调、保护机制,坚定不移推进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加大依法处置涉访违法行为力度,截至目前,共受理来信1件,已办结1件,办结率100%,来访1件,办结率100%。
三、存在问题
一是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有差距,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还需不断加强。
二是依法执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项制度”的建立还不够完善,在实施上还不够具体、全面。执法全过程记录方面文字记录和音像记录资料的记录,保管、制作入卷方面还不够规范,特别是音像记录资料入卷的不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方面,法制审核人员法律专业知识不强,缺乏相应培训,需要提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涉及法治审核的范围、内容和程序有待进一步细化、明确。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二是认真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定责、分解量化、职责到位、强化实施,切实做到公平与正义。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执法培训,使执法人员全部及时取得行政执法证,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充分发挥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指导作用。加强政府决策调研,拓宽依法行政的思路探索解决政府及部门工作中的行政执法问题,发挥助手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