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人民政府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日期:2022-03-28

字号:
分享:
打印:

2021年以来我镇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深入开展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我镇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机制保障

(一)成立镇全面依法治镇及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督导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为我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并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评和年终对单位的考核中。

(二)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年度法律知识考试、领导干部任前法考试制度,强化政府法治能力建设。2021年我镇64人参加网上干部法治理论考试,合格率100%

(三)突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我镇对政府制定的重要文件,事先都履行必要的审核、签发程序,同时请法律顾问审查把关,并适时提交镇领导班子会议研究。且高度重视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检查工作,坚持把政府规范性文件专项检查工作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为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我镇对2021年制发的63个政府文件进行了自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了备案

(四)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今年我镇与百哲千行         律师事务所签订了聘请法律顾问合同书为各村免费配备了1名法律顾问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重要作用让法律顾问在处理综治信访工作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2021年,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累计提供服务总数56次,其中接访咨询60班次,上法制课50课次,未发生因行政决策失误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建立了1个镇级法律服务公共站,在12个村居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为村民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并在村干部队伍中普及依法行政知识。

二、依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一)强化重大决策事项。重要决策与人事任免实行党政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尊重公民与党员的民主权利。邀请人大代表对民生工程进行视察和监督,及时矫正政府决策。我镇对事关全镇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重大事项,坚持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把好程序关、民意关、法律关。对我镇制定的重要文件与合同,事先都履行必要的审核、法律顾问审查、签发程序,适时提交镇党政联席会议酝酿研究。对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进行如实记录、完整存档。镇党委政府将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一切重大事项决策必须进行事前法律审查,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我镇充分发挥落实好法律顾问制和镇人大代表监督权。据统计,2021年,法律顾问单位为镇政府、各部门及各村审查的各类合同累计超过22份,出具书面法律意见书1份,直接参与行政诉讼案件处理9宗。

(二)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一是对我镇执法主体、执法部门、执法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严格做好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二是保障执法透明公开,我镇综合执法大队配备行政执法记录仪,对执法过程进行音像记录。三是开展多部门执法联动,积极加强与各部门单位的执法配合,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形成多方联动、部门参与的良好格局,为构筑文明执法环境不断努力。2021年,我镇共有持证行政执法人员13名,注销3名,新增2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行政执法培训并参加了考试,合格2人。

(三)强化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南平镇公共服务中心各项硬件设施设备齐全,设有社保所、民政办、计生办、等多个窗口,努力提供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据统计,我镇公共服务中心共办理合作医疗、新农保等业务超过4000宗;办理准生证等业务约173宗;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200宗,办理生育许可证15宗,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5宗,办理低保、院外五保、临时救助、残疾证等业务共289宗。

(四)强化政务公开。我镇在镇政府大楼内制作了1块政务公开栏,定期将各单位部门的办理事项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要求各村村务公开栏也要及时公开。今年以来,全镇共开辟政务公开栏10块,累计公开各类内容200次,发放政务工作宣传材料1000余份。2021年,我镇向社会主动公开招投标公告等通知公告共40条,公开政府工作动态10条,公开部门文件1件,公开组织机构信息2次,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2次。

强化内外监督。通过上墙公示、公布监督电话、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公开各相关执法科室、平台的办事程序和要求,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将本科室、平台的办事规定、收费标准和收费项目、服务承诺、问题咨询等向群众公开,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

三、加强社会治理,营造法治氛围。

(一)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落实领导包案制加强重点人事稳控化解。对于重点对象、重点群体和信访老户,实行全程留痕管理,会同各村委会、职能科室,帮助解决合理诉求,同时进一步做好疏导稳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重点人员亲戚、邻居等特情耳目,及时掌握其行踪,千方百计将涉稳群体和对象稳控在当地。二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力度。实行镇、村两级联动每周排查,敏感时期每天滚动排查和重大活动前专项排查相结合的工作制度。村级组织矛盾纠纷排查每月实行零报告制度,对镇人民调解委员不能一次化解的矛盾,再联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办理,2021年来,全镇受理并处理市长公开热线3件,处理群众来电来访50件。镇村两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50次,共计调处矛盾纠纷994起。其中镇调委会参与处理34起,其中非正常死亡事故5起,且每起都妥善处置到位,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信信访问题,总涉案金额达到1000余万元。

(二)坚持全方位多形式法制宣传。我镇利用群众赶集日、院坝会、入户等形式先后开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宪法、反诈、禁毒、反邪教等工作的宣传活动在南平中心校开展了反校园欺凌、禁黄赌毒等方面的专题宣传。今年共组织班子专题学法4场次,组织全镇干部学法培训4场次,党员干部法治观念有了显著提升。一是开展执法宣传月活动。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安监办等部门形成普法合力,利用赶集日在集镇悬挂宣传横幅,开展三月法治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日等法治宣传活动,利用图片展板、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解答法律咨询。2021年来,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4场次,重点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反诈、宪法、禁毒、反邪、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和法律知识,向广大群众分发宣传手册,全镇共组织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1000多份,挂图宣传12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800多人次,受教育群众3万余人。使执法宣传工作达到了一定的细化和广度。二是开辟宣传专栏18个。以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三是开设法律专题讲座。送法入企、送法进村、送法进校,抓好职工、村民和在校学生的法制宣传,每学期在镇中心小学开设学法专题讲座,另外在班子和镇干部层面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四是不断调整和充实镇普法讲师团队伍,在各村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法律知识讲座等。

(三)基层民主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我镇认真对照上级考核验收标准和动态管理办法,并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善民主法治村(社区)自核工作,确保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自核工作取得实效。我镇积极组织各村修订《村规民约》并上报镇政府核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发放到每个村民。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今年来,我镇法治政府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依法行政工作的推进不平衡。依法行政的推进程度在不同部门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二是行政执法资源配置不均衡,当前基层执法工作任务重,经费投入跟不上影响执法工作的有序进行。三是机改后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法制建设队伍存在任务重、人手不足的问题。

五、2022年工作计划

一是做好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文件和合同的制定、管理和上报,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组织行政干部参加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积极组织行政干部参加执法证考试;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对镇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把好三道关:程序关、民意关、法律关。

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制度。

三是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按要求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清理工作。

四是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健全行政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的联动机制。强化镇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力度,确保政府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各种监督渠道。

五是依法调处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建设平安南平、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进行普法教育及宣传。整合调解资源,依法调处各种社会矛盾,确保一方平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非法宗教组织的颠覆、渗透、破坏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措施,全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人民政府

                                      2022年3月28日



附件下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展开菜单

南川慢直播

智能机器人

微信

我要留言

适老版

收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我要写信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