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在南川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
区人大常委会:
受区长付嘉康委托,我代表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1—6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1亿元,完成预算的43.6%,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6.09亿元,完成预算的46.9%,下降8.9%;非税收入8.62亿元,完成预算的41.5%,增长24.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89亿元,完成预算的39.7%,下降1%。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6月,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55亿元,完成预算的3.3%,下降58.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94亿元,完成预算的2.6%,下降62.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64亿元,完成预算的20.1%,下降1.1%。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6月,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0046亿元,增长64.3%。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收难抵支的内部压力,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1343”总体思路,有保有压、稳中求进,全力维护和稳定全区经济社会良好发展。
(一)强征管抓收支,财政运行有序。
一是聚势聚力挖潜征收。定期调度推动各征收职能部门加强收入来源监控,努力挖掘潜在收入、大力培育新增财源,在合法合规范围内对辖区税收及非税坚持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全面增强综合财力;对接吃透上级“一揽子增量政策”,多渠道争取资金资源支持,1—6月向上争资32.5亿元(不含超长期特别国债3.91亿元),同比增长7.6%,新增债券资金12.83亿元,再融资债券资金12.5亿元。二是切实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年初人大批准的预算,非经规定程序不随意调整调剂,坚持无预算不支出。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加强一般性支出审核,大力精简会议、差旅、培训、论坛、庆典等公务活动,从严从紧管控“三公”经费总量,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三是着力加强库款保障。定期监测库款存量,充分研判收支形势,严格执行支出审核、大额计划报备等事项,确保库款平稳运行。
(二)固根基保稳定,经济发展有效。
一是全力做好“三保”工作。坚持以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为核心目标,强化财政统筹,完善支出结构。1—6月“三保”支出16.1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32%,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4.66亿元,保工资支出10.67亿元,保运转支出0.84亿元。二是持续巩固“三个增长极”。安排0.11亿元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安排0.3亿元推动建设“一片三线”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促进农旅融合,切实走好“观光农业、城郊农村、新型农民”三农新路;安排0.1亿元推动“南川区金佛山178环线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汇聚力量整合投资7.75亿元,加快推进山王坪文旅开发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康养社区建设。三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安排0.54亿元,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安排0.22亿元用于普惠托育机构运营补助;安排0.59亿元支持北师大南川附属学校“民转公”,调整完善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政策,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1.14亿元,惠及群众27.29万人次。
(三)守底线筑防线,风险管控有度。
一是坚决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政府债券项目管理,有序稳妥化解存量,采取置换债券、盘活资产等方式,持续压减隐性债务,用好用活债券资金,提高使用效益,债务化解完成半年目标任务的106.69%。二是坚决防范财经纪律风险。制定《南川区违规发放津贴补贴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各单位全面自查,并抽取部分乡镇、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对16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合法、财政资金使用合规。三是坚决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安排0.63亿元用于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安排0.44亿元用于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环保投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灵活运用奖补、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工具,加强金融信贷管控,1—6月,各风险资金池共计发放贷款168笔,放贷金额1.61亿元。
(四)优服务提质效,职能发挥有力。
一是政府投融资评审到位。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评审,1-6月累计完成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41个,送审金额18.96亿元,核减1.02亿元,核减率达5.4%,涵盖建筑安装、装修维修、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地灾治理、信息化等领域。二是政府采购监管到位。坚持采管分离、规范操作、先批后采的原则,切实推进政府采购监管能力现代化改革,1-6月完成政府采购424宗,合同预算金额0.97亿元,合同登记金额0.84亿元,节约率达13%。三是预算绩效管理到位。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完成2024年度全区2530个项目、68.87亿元资金的绩效自评工作,确保全覆盖、无遗漏;综合考虑预算金额大小、资金使用效益、支出投入方向等因素,选取10个项目1.83亿元资金、6个部门43.73亿元资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
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较为平稳,但受诸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支出刚性需求不断增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然较弱,主要体现在:一是财政收入进度严重滞后。主体税种贡献乏力,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明显,非税收入虽同比上升,但对财政总收入的支撑力度不够且难以持续。二是支出刚性增长态势明显。社保、医疗、人员待遇等“三保”支出只增不减,同时,落实重大战略任务等支出持续增长,可用财力与资金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库款调度压力极大。三是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加剧。由于历史原因,我区累积债务规模大,但是受土地收入预期转弱等导致偿债来源减少,化解债务工作任务艰巨。总体来看,民生领域要兜底、经济发展要保障、还本付息要兑现,财政运行风险不容忽视。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加强谋划、靠前作为,牢牢把握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全力推进现代化新南川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目标导向,全力以赴组织收入。
一是持续巩固税源基础。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梳理现有税源结构,结合市场环境充分研判下半年经济发展趋势,对重点项目、重要行业加强监管,确保税收存量稳定,对新建项目、新兴行业加强培育,确保税收增量可实现。二是持续深挖非税来源。联动全区各方力量“挖掘”可用资源,构建地区资源库,形成非税征收点;充分结合巡视、审计问题反馈意见整改,进一步完善方式方法,畅通非税征收渠道,形成非税增长点。三是持续加强争资争项。坚持与时俱进,密切向上对接,及时掌握把握中央、市级政策走向,结合地区特色靠前谋划,严格监督项目立项、评审、申报各环节,做好做优项目储备,确保“政策一出台,项目就申报”“政策一落地,项目就施工”。
(二)坚持发展导向,统筹兼顾保障平衡。
一是持续加强民生保障。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不断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坚持落实好教育、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支持政策,进一步提高财政支持民生的可持续性,推动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为导向,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营造健康良好可持续的经营环境,帮助企业在南扎根,严格落实各级助企惠企政策,着力解决制约经营主体发展的难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持续防范化解风险。以严格落实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为重点,坚持周督办、月调度,严控增量、力减存量;同时,大力加强各预算单位内控制度、会计核算、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三公”经费等事项的监督管理,避免引发内生性财政风险。
(三)坚持结果导向,多措并举推进改革。
一是稳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积极承接市级关于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各项部署举措,结合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动态收回低效沉淀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支持的领域;结合2026年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划分支出类别、厘清支出边界,确保项目预算合理、资金分配合理。二是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学习研究,探索建立更科学合理、稳固持久的区级与镇街、区级与园区财政体制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收入划分、支出责任,在保障区级财力的基础上,增加基层自主性和积极性。三是稳步推进财政数字化改革。围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在综合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核心业务、重要工作、重点事项,推动财政业务与数字重庆建设更好衔接,逐步实现财政管理工作可视化、精细化。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区政府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更好的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现代化新南川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