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专项规划

[ 索引号 ]115003847116524433/2022-00038 [ 发文字号 ]南川商务发〔2022〕3号 [ 发布机构 ]南川区商务委 [ 主题分类 ]物流(邮政);商贸、海关、旅游 [ 成文日期 ]2022-03-01 [ 发布日期 ]2022-03-03 [ 体裁分类 ]规划

重庆市南川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南川区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有关物流企业:

《重庆市南川区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区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重庆市南川区商务委员会

                                                   202231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南川区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2年2月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流通加工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在推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全区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实现物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降低全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实体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是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并重、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迫切需要;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新战略性互相互通示范项目等国家战略以及“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在需要。根据《中共重庆市南川区委关于制定南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家发改委等24部委《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等文件,编制《重庆市南川区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导南川区物流业发展。规划期为5年(2021—2025年),远景展望二0三五年。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通过完善物流设施、发展传统物流产业、培育新兴物流业态、推动物流科技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和电商产业发展,全区物流业在规模、设施设备、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第一节 发展基础

随着银百高速南道段、南两高速建成通车,渝湘高铁加快建设,以及三万南铁路货运作用不断发挥,南川作为公铁联运物流大通道的区位交通优势不断提升,包茂高速日均最高货车通行量达到3万辆,成为重庆东南部进入中心城区物流的桥头堡。

1.物流业规模较快增长。

随着南川区位优势不断凸现、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和经济稳定发展,全区物流业规模不断增长,社会物流总值、物流费用不断增长。2016—2020年,全区社会物流总值从690万元增长至1190万元,年均增长14.6%;社会物流总费用从35.5亿元增长至54.1亿元,年均增长11.1%;社会物流业总收入从23.8亿元增长至43.8亿元,年均增长16.5%

1 全区物流业规模统计图

2.物流业供需结构加速调整。

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在消费对经济贡献不断增长情况下,全区内需型、消费型物流快速增长,单位和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占比不断提升,快递业务量从2016年的800万件增长至2020年的2300万件,年均增长30.2%。零担运输、大车队、仓储配送、冷链物流、即时物流等与消费和电商相关的物流领域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消费物流引领行业变革,新零售驱动物流模式创新,“网上下单、门店发货”的前置仓模式快速发展。工业品物流向价值链上游延伸。制造企业物流外包规模扩大、程度加深,供应链物流模式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供给结构不断变革。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型快递、大型物流企业业务量占比不断提高。物流仓库从临时设施向固定建筑升级,从低档向中高档不断提档升级。建成约5000平方米的快递物流园,机械化分拣水平不断提升。冷链设施不断完善,丰绿公司建成农产品流通型冷库、嘉蓝冷链物流公司建成产地预冷型冷库。城市配送设施实现从无到有的提升,全区物流供给得到较大改善。

3.物流设施不断完善。

在政府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引导下,全区物流仓储、冷库、快递、零担货运等设施不断完善,各种类型仓库设施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快递物流园经营面积达到近5000 平方米,冷库库容量达到1.2万吨(其中高温库约0.7万吨,低温库约0.5万吨),零担运输市场面积约0.9万平方米。特别是商贸物流园区建成后,为农产品、中药材交易提供了有效的冷藏、交易配送设施,也为快递提供了快递和快运分拣配送设施。

4.专业物流不断发展。

物流运输业保持稳定增长。2016—2020年,全区货运量从1084万吨增长至2413万吨,年均增长约22.15% 。货运周转量从7.11亿吨公里增长至18.22亿吨公里,年均增长26.52%

专栏1 全区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货运量

(万吨)

1084

1167

1317

1337

2413

货运周转量

(亿吨公里)

7.11

8.3

8.5

9.9

18.22

冷链物流飞速发展。冷链物流从小到大,冷藏运输车辆从无到有,冷库库容量从2016年的0.2万吨增长至2020年末的1.2万吨,年均增长56.5%

快递物流快速发展。快递物流网点从分散到相对集中,快递物流园经营面积达到近5000 平方米,快递经营网点达到33家,2020年快递业务量超过2300万件。

城市配送创新发展。截至2020年,全区共有城市配送商户17家,总经营面积约1200 平方米,主要分布在石雷路、金佛大道、环城路、火车站等片区,配送商品以家居建材、家电、日用品、饮料食品及农副产品为主,年配送量约170万吨。

工业物流占据主导地位。2020年,全区形成了机械制造、铝材料、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页岩气、中医药等6大产业,年物流量约887万吨,占全区货运量的41.6%,是全区物流的重点,其中矿产、大宗商品是工业物流重点。大多数工业企业物流以自营为主,具备物流运输车辆和物流仓储设施。

5.科技引领物流自动化发展。

随着物流量不断加大,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全区大型快递商家均已配置专业化快递分拣设备,有效提升了快递物流的分拣效率,降低了分拣成本。部分城市配送企业和仓储企业配置了叉车等装卸设备和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等工具,有效提升了装卸、运输效率。部分仓储企业使用了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部分运输企业车辆装配了GPS等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全区物流自动化设备加快应用。

6.物流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全区物流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以城区为枢纽、乡镇为依托的区内物流网络体系,其中工业物流网络与消费物流网络相互独立却又有机联系。区内城乡配送网络形成了物流与快递融合发展、自有物流设施设备与第三方物流协同发展。

第二节 存在问题

1.物流业规模偏小。

近年来,全市聚力构建物流大枢纽、打造货物大口岸,推动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实现物流业快速发展。202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31788亿元,物流业总收入2878亿元,物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与全市和周边地区相比,南川区物流业规模偏小。

专栏2  2020年南川区与全市、涪陵区、綦江区物流量比较

地区

南川区

全市

涪陵区

綦江区

货运量(亿吨)

0.2413

12.14

0.717

1.1423

货运周转量

(亿吨公里)

18.2201

3525

527.8628

152.06

2.物流产业结构不合理。

工业物流总值占90%以上,而单位与居民消费物流总值、进出口货物总值、再生资源物流总值等占比较低,物流总值构成不均衡。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用占70%以上,而保管、管理费用占比较低,物流加工、分拣、包装、信息及咨询服务等增值业务占比也较低,全区物流业总体处于产业低端。传统运输和仓储业占比较大,而新兴冷链、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快递及快运、城乡共同配送、加工分拣包装、国际物流、物流金融、大宗商品物流及供应链物流等产业发展缓慢。

3.物流设施不完善。

全区缺乏高标准仓储、专业公路停车设施、多式联运货运枢纽,还缺乏标准化的快递物流设施、集中化的加工分拣包装物流用房、集约化的物流公共配送设施、铁路集装箱货场(堆场)及掏箱等。

4.物流业科技水平较低。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设施广泛应用,全国物流业已逐步进入第五代数字物流时代。而全区物流企业、物流设施仍停留在人工时代,第三方物流发展仍不够充分,大多数仓库未使用仓库信息系统,大多数车辆缺乏综合性运力调度系统,网络货运平台是空白。行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认知水平较低,快递智能化分拣水平较低,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水平较低,已经制约了行业发展。

5.物流网络体系不健全。

由于缺乏大型集中型物流园区作为物流枢纽起到集疏运作用,缺乏物流龙头核心项目引领全区物流业发展,部分村(社区)缺乏物流或快递网点,导致全区物流网点之间重复配送、重复分拨、重复运输情况突出,严重影响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

6.市场主体实力弱。

大量物流运输被外地物流企业占领,本地物流企业缺乏有实力的A级物流企业和星级仓库,全区物流经营企业只有43家,其中城市配送企业数量2家。同时,单个物流企业规模小(平均每家快递企业年快递业务数为100万件,平均每家物流企业年运输量仅10万吨),物流企业服务半径较小(主要服务半径为50—60千米,员工人数较少(平均每家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约80人,主要集中在快递行业,而普通物流企业平均员工仅为40人)。

7.外贸物流是短板。

全区虽积极推动外贸进出口产业发展,形成了以铝制品为龙头的进出口格局,但缺乏为外贸进出口提供配套服务的物流及报关等服务企业,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国家物流通道,导致区内进出口企业物流成本较高,全区物流企业参与中欧班列(重庆)、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满俄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较少,外贸物流成为全区物流业最大的短板。

8.物流市场要素有待完善。

土地要素市场配置不够合理。全区中心城区缺乏物流用地,导致物流设施不健全,物流网点分布散、乱、小,而工业园区所供物流用地成本高、门槛较高、位置相对较偏,物流企业购买积极性较差。

物流人才缺乏。除缺乏物流操作工人外,全区物流业还缺乏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特别是冷链和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

缺乏资本要素市场。全区物流产业处于中低端产业状况,企业规模小,金融服务供给也较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长期存在。

技术要素市场是空白。全区物流业缺乏专业研究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物流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应用较少,行业创新动力不足,行业发展受到制约。

数据要素市场短板突出。全行业缺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物流产业数字化水平极低,物流数据价值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一系列政策推动、市场拉动、技术驱动和企业自身变革将不断推进全区物流业行业质量发展和动能变革。

1.“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新战略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国家战略推动南川融入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下,全国将推动建立更加顺畅的物流与供应链体系,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的国内大循环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十四五”发展重点。“一带一路”、长江水运、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建设将推动南川区物流业积极融入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参与国际物流分工。南川区必须做好国内国际衔接与协调,尽快弥补物流短板,完善物流产业链,健全物流网络体系,推动供应链集成、价值链创新,主动融入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南川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国家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是将地处西部的成渝地区打造成继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之后的第四增长极,有助于梯次实现先进生产力的有效牵引,最大限度覆盖及拉动西部地区的发展,有效破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区域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实现物流设施互联互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一体化共享化发展,推动南川物流业积极融入重庆都市核心区,建设重庆都市区东南物流桥头堡,实现区域协同联动。

3.国家政策持续推动南川物流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推动物流业发展。“十四五”时期,国家也将出台现代物流企业的政策体系,切实解决物流业发展中土地、融资、税费、交通、标准化、科技创新等问题,推动物流业实现高质量智慧化发展。

4.物流业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催生物流消费新需求,助力国内市场再升级。工业物流、农产品物流、电商物流、快递快运、即时物流、冷链物流等细分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有利于带动南川物流需求增长。

5.技术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随着“互联网+”深入推进和5G商业应用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推动物流业变革,助力物流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转型,形成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

6.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及通道体系不断完善。

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大力推动“交通强国”、“物流强国”建设,构建以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为核心、物流通道为支撑、物流节点为基础的物流体系,促进物流设施、物流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

7.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物流业是新兴服务业,也是复合性产业。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为物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推动企业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8.区位交通条件日益凸显。

随着渝湘高铁、市郊铁路以及多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南川作为渝南黔北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为南川开展多式联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为驱动力,补齐物流设施短板,健全物流网络体系,建设物流大通道,优化物流业结构,不断提升行业规模,加快建设现代化物流产业体系,为全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节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不断健全物流基础设施体系、物流网络体系,提高物流业发展规模、行业发展质量和物流业技术数字化水平,将南川建成市级物流园区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和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

2.具体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区物流业实现收入100亿元,全区社会物流量突破3000万吨,快递量突破3000万件。

专栏3 “十四五”南川物流业主要指标


指标

2020

2025

年均增速(%

指标性质

1

物流业收入(亿)

43.8

100

17.95

预期性

2

物流量(万吨)

2413

3610

8.39

预期性

3

快递量(万件)

2300

3632

9.57

预期性

第三节 发展导向

1.提升规模。

针对全区物流业规模小的特点,重点通过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工业品物流、外贸进出口物流等行业,着力通过释放区内社会物流需求、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培育市场主体等方式来努力提升物流行业规模。

2.创新驱动。

推广普及叉车、吊车、托盘、周转箱等物流装卸搬运设备,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推动物流行业向仓配一体、生鲜宅配、共同配送、供应链服务等先进物流组织方式创新发展。

3.补齐短板。

聚焦物流设施,补齐公铁联运、货运枢纽、城市配送、分拣加工、运力整合等;聚焦网络体系,建立以南川城区为枢纽、以乡镇集配中心为基础、联通全国主要节点城市的网络体系;聚焦物流通道,构建以区内物流通道为基础、国内通道为支撑、国际通道高效对接的物流通道。

4.降本增效。

推动全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全区物流设施共建共享共用。完善土地、人才、股权、金融、科技创新等要素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经营效率,为全区实体经济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5.扩大开放。

按照重庆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要求和重庆“一区两群”对南川同城化发展先行区要求,积极推动全区物流业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对外开放战略,有机衔接国际物流大通道,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的发展格局,推动南川外经外贸外资发展。


第三章  发展格局

以南川城区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多网点”的发展格局,完善专业性物流设施。

第一节 一枢纽

推动城东公铁联运物流枢纽建设。规划用地2000余亩,主要包括东胜火车站公铁联运货运枢纽、商贸物流园和昌达智慧物流园三大板块。东胜火车站主要依托三南铁路规划建设铁路专用线,满足铁路集装箱和铁路专线装卸需求。商贸物流园重点优化和提升现有市场,促进市场繁荣。昌达智慧物流园重点推动公路货运枢纽、快递物流、冷链物流、城市配送、包装加工等物流设施建设。共同建设区域性公铁联运枢纽、公路货运枢纽、商品展示交易(农产品、中药材、汽车及二手车、建材家居等)、快递物流、农产品冷链、城市配送、包装加工、电商孵化及配套设施,满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物流设施的需求。

第二节 三中心

建设水江、南平两大生产资料集散中心和大观中医药物流集散中心,为全区制造业、中医药产业原材料成品提供物流及供应链支撑。加快水江生产资料物流集散中心等公铁联运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积极引进投资运营商,加快南平生产资料物流集散中心公铁联运设施建设,主要建设铁路装卸及仓储、露天堆场、仓库及加工设施,为南平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规划建设大观中医药物流集散中心,为加快构建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奠定物流基础。

第三节 多网点

建设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在商贸物流园规划建设金佛山中药材物流配送中心和农副产品物流集散配送中心等多个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具备公共仓储设施、冷链仓储、分拣整理厂房、办公及停车等功能,有效提升城市配送效率。

实现乡镇物流快递集配站全覆盖。充分整合全区乡镇客运站场、邮政快递、供销、物流等设施资源,建设集中性、集约性乡镇物流快递集配站,到2025年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其中,重点推动三泉、大有、金山、鸣玉、太平场等乡镇物流集配站建设,满足区域农产品销售、农资销售和日用生活品、快递物流需求。

推进村级综合物流服务网点建设。主要完善快递和物流收发设施、仓储设施、配送工具,具有商品销售、物流收发、仓储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功能,满足村社居民快递和物流服务需求。


第四章  建设物流通道体系

统筹区域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需求,发挥南川渝南黔北地区辐射作用,推动形成通道引领、枢纽支撑、衔接高效、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在全区规划形成“两主两辅多射线”的物流通道体系。

第一节 “两主”物流主通道

构建东西、南北两条物流主通道。

1.东西物流主通道。

利用包茂高速和三南铁路构通东西物流主通道。依托包茂高速公路,重点推动成渝地区经南川至上海、江浙和成渝地区经南川至广东、福建的国内物流运输通道,打造重庆都市核心区东南部入城的物流门户枢纽,主要满足小包快件及中包快件物流需求,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依托三南铁路,重点完善三南铁路线路,打通南川涪陵铁路货运线路,畅通南川铝材料、新型建材、煤等大宗物资进出物流大通道。

2.南北物流主通道。

依托银百高速公路,构建银川、西安经南川至广州、南宁、钦州港、东兴的南北物流大通道,重点发展方便快捷的公路物流业务,打造成为南川公海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依托渝怀铁路、渝湘高铁、渝黔铁路推动南川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对外国际贸易大通道。其中,西部物流新通道东线物流大通道为重庆-南川-秀山-钦州港,中线物流大通道为南川-重庆-贵阳-钦州港。远景根据渝柳铁路建设规划,打造重庆-南川-柳州-广州的南向贸易物流大通道,重点发展大宗物资的铁海物流大通道,推动大宗物资进出口。

第二节  “两辅”物流辅通道

积极构建南川至涪陵、南川经綦江至江津、永川物流辅通道。

1.南川至涪陵物流辅通道。

利用南川—水江—涪陵或南川—麻柳嘴—涪陵龙头港两条高速路,打造南川至涪陵龙头港公水联运大通道,重点发展大宗物资及矿石散货大宗物流,积极融入长江黄金水道,有效降低南川经长江至上海物流成本。

2.南川经綦江至江津、永川物流辅通道。

利用南川至綦江至江津、永川至昆明高速,重点推动上海、江浙地区经南川至川南、黔北、川西南、滇东北货运通道的建设,打造南川向西物流通道,畅通国内大循环。

第三节 多射线

积极构建以城际物流通道为核心的放射性物流通道,增强南川集疏运能力。

1. 南川—道真、正安、凤岗物流通道

重点推动南川至道真、正安、凤岗工业品和日用消费品快递物流以及道真、正安、凤岗至南川农产品快递物流发展。

2. 南川—武隆—黔江物流通道

重点发展城际零担运输,促进渝东南城市群与南川之间双向物流发展,促进物资流通和交换。

3.南川—长寿物流通道

依托南两高速和沪渝高速,构建渝东南、渝东北城市群和都市区之间物流联系纽带,打破渝东北、渝东南物资必须到重庆都市核心区周转分拨的痛点,有效提升物流效率。

4.南川—两江新区(重庆主城区)物流通道

依托南两高速,打造南川至重庆主城区北部片区的物流大通道,推动南川与重庆主城区之间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推动南川至重庆主城区建材运输新通道发展。

5.南川—巴南(重庆主城区)物流通道

依托包茂高速,重点规范和提升南川至重庆都市核心区建材运输大通道秩序。

6.南川—綦江—渝西-滇东北物流通道

依托三环高速(綦万、南万高速)构建渝东南、渝东北城市群经南川至渝西、川南、黔北、黔西北、滇东北地区的物流通道,推动南川至綦江、江津(双福)的零担和农产品(冷链)物流通道。


第五章  推动多式联运发展

第一节 推动区内外多式联运设施互联互通

重点推动南川东胜火车站公铁联运枢纽站场、水江火车站公铁联运生产资料物流集散中心和南平火车站公铁联运物流集散中心与重庆果园港、涪陵龙头港公水联运集疏运中心、团结村铁路枢纽实现物流设施、物流信息、物流装备之间互联互通。重点推进公路进铁路装卸站建设,畅通多式联运枢纽与城市主干道的连接,提高公路、铁路物流通道干支衔接能力和转运分拨效率。

第二节 推广先进运输组织形式

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加快推进铁路货物集装化、零散货物快运化运输。组织开展厢式半挂车、水陆滚装多式联运,积极融入重庆长江经济带公水联运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公铁海多式联运体系。

第三节 丰富多式联运服务产品

鼓励物流企业按照资源共享、网络共建、风险共担的原则,以资本、产品、信息为纽带开展联盟合作,加强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等专业化多式联运。发展集装箱箱管、半挂车车管、标准托盘和运输包装循环共用。稳妥发展铁路危化品专业运输。

第四节 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企业

积极培育具有跨运输方式货运组织能力并开展全程服务、承担全程责任的企业开展多式联运经营,建立全程“一次委托”、运单“一单到底”、结算“一次收取”的服务方式,推动多式联运电子运单、网上结算等互联网服务新模式发展。


第六章  推动物流业技术创新

第一节 推广普及机械化、自动化物流设备

1.推动仓储管理自动化。

鼓励在智慧物流园、快递物流园和物流集散中心等大型物流项目中广泛使用以物联网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推广使用叉车、铲车、引导车、地面有轨流动车、穿梭车、辊筒链条输送机、立体货架等自动化装置和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2.推动物流单元化技术创新。

推动标准小单元包装、物流单元周转箱、生产现场工位器具、标准化托盘、标准化仓库及集装箱等物流产品单元化器具应用,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3.推动应用新型实时物流技术。

在农产品配送和城市外卖配送中重点推动应用实时物流系统,做到实时配送、实时仓储、实时追踪、实时反馈、实时响应。

4.推广普及机械化装卸搬运设备。

逐步推广使用机械人、升降台、自动输送分拣线、制造企业输送分拣线、制造业单元化器具及搬运设备。

5.推广智慧化配送设备。

推动物流、电商、快递等企业和专业化末端企业多方合作,实现末端配送专业化统一化。发展自助电子快递箱、智能快递站等智慧末端物流设备。

第二节 推动物流商业模式创新

依托“互联网+”大力推动物流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促进供应链体系发展。

1.推动物流服务模式创新。

引进京东、菜鸟等大型物流企业和第三方大型电商平台公司在南川设立云仓,基于实体仓库设施网络系统打造在线仓储平台,推动云仓等共享物流模式创新。建设第三方公共仓储等物流设施,推动物料搬运设备、输送分拣设备、货架系统、装卸装备、货运车辆共享共用、借用租赁。鼓励企业通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横向联合、集约协调及效益共享,实现物流配送作业规模化。推动重庆交运集团整合南川客运汽车资源,发展专线客运和乡镇客运班车带货模式。

2.推动多式联运发展。

推进三南铁路南川货运站、东胜站、水江站、南平站前站后园公铁联运物流设施建设,实现公路铁路与货运枢纽、物流园区的衔接。完善南川多式联运枢纽设施与果园港、龙头港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推动铁海联运、公铁联运发展。

3.促进供应链体系发展。

引进和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机构,鼓励全区金融机构为盘活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开发创新型金融产品,推动仓单质押、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推动全区流通业供应平台建设,发展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智慧物流。鼓励批发、零售、物流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构建采购、分销、仓储、配送供应链协同平台。

第三节 推动物流业态创新

推动物流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符合品种特点的鲜活农产品储藏保鲜和冷链运输体系,鼓励全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物流企业根据国家政策建立产地预冷库、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实现生鲜农产品“全程冷链”。鼓励全区制造企业分离物流业务,统筹推进水江、南平等工业园区组团等制造业集聚区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倡导物流集散中心物流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共享共用。推动区内新世纪、永辉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外包物流,实现专业化运营。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供应链集成服务的第四方物流发展。推动电商物流运输与配送集约发展,鼓励企业综合运用电子商务交易、物流配送等提高电商快递物流效率。


第七章  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加快物流业信息化建设,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与全区现代物流体系相适应和协调发展的物流信息化体系。

第一节 推动全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1.打造综合性商贸物流信息平台。

整合各类资源,建设一个综合性商贸物流信息平台,包括商贸展示交易、物流信息交易、电子采购、物流公共仓储、货运联盟及网点联盟、第三方支付、车辆定位及货物追踪系统、GIS应用、营运车辆及从业人员资质认证、多式联运、政府监管、车辆救援与维修服务等。

2.搭建一个网络货运平台。

借助互联网信息实时性优势、大数据整合能力以及物流网技术应用,搭建一个网络货运平台,改变目前物流行业货车空转、货运信息处理效率低下现状,提高小微车队及承运商车货匹配及管理效率。

第二节 推动数字化改造

大力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联通物流供应链上的所有信息,实现可视化管理,帮助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供应效率,降低物流供应成本,实现实时共享信息,通过数字系统协同个端同时工作。

1.推动“云技术”运用。

引进“物流云”服务公司,借力“云技术”,针对物流行业仓储、运输等场景,结合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构建物流企业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提供诸如物联、LBS、大数据、安全管理、人工智能等能力。

2.推动智慧化设备应用。

推动运输、分拣和派送环节的辅助驾驶、编队运输、自动化及机器人分拣、智能终端应用,推动应用无人机、无人仓、无人商店等高科技物流场景改变物流行业的形态。


第八章  降低物流成本

第一节 制定合理土地价格

重点保障物流项目用地需求,争取物流用地价格参照同地段工业用地价格执行。

第二节 落实减税降费措施

落实重点物流项目享受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免征、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等物流优惠政策。积极沟通成都铁路局集团降低铁路运杂费迟交金收费标准,取消货物运输变更手续费。协调相关单位统一货运车辆在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上货重执法标准,解决目前货运车辆上高速时间受限的问题。

第三节 深化“放管服”

加快运输领域资源证照电子化,优化大件运输跨省并联许可服务。合理设置城市配送车辆停靠装卸相关设施,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允许城市配送车辆停靠,解决城市物流问题。


第九章  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

鼓励企业优化专业领域内重要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类行业标准,采购和使用新能源标准货车。逐步在电商物流、冷链物流、铝材、煤炭、矿石、建材等领域使用单元化运输、装卸设施等标准化设备。推动物流企业尤其是肉类、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建设全程温控和可追溯标准体系。


第十章  推动物流绿色发展

第一节 推动绿色仓储

1.土地集约利用。

强化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衔接,重点保障与区域资源环境和发展条件相适应的主导物流产业用地。引导物流产业集聚、用地集约,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提高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2.仓储设施绿色化。

推动企业对旧仓储设施实现绿色化升级改造,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选用蕴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建筑材料,采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第二节 推动绿色运输

以柴油车达标排放为主线,建立健全严格的机动车环境监管制度。推动LNG加气站、充电桩布局和建设,鼓励企业购置和使用清洁能源(LNG)、无轨双源电动货车、新能源(纯电动)车、甩挂车辆。落实货车差别化通行管理政策,对新能源货车提供通行便利。

第三节 推动绿色包装

全面禁止物流电商企业使用重金属含量、溶剂残留等超标的劣质包装箱(袋)和有毒有害材料制成的填充物。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包装袋、编织袋、塑料胶带,推广使用包装箱、免胶纸箱。加强物流、电商、快件企业与商品生产企业的上下游协同,探索推动物流、快件原装直发,推进产品与物流、快递包装一体化。推动在小区、商业中心设置快递包装物分类收集设施,鼓励发展“互联网+回收”新业态,推进物流快递包装废弃物的规范化、洁净化回收。鼓励在同城配送中推广使用可循环折叠快递包装、可循环配送箱、可复用冷藏式快递箱。


第十一章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第一节 有效衔接全市开放通道

1.积极融入开放通道。

主动对接重庆市大通道,为全区外贸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国际物流通道。重点推动区内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公司、渝新欧公司、西部陆海新通道公司合作,为南川国际贸易进出口提供跨境贸易、国际物流、海关报送及检验检疫一体化服务。

2.大力发展通道经济。

构建以贸易为先导、物流为支撑,经济、信息、旅游、科技、生态、文化等多功能产业为核心的开放经济发展新格局。加快南川铁路和公路枢纽建设,积极争取设立口岸功能区,发展口岸经济、物流、国际贸易(加工、服务贸易等)、跨境电商等产业,实现要素聚集与流动。

第二节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展现新作为

抢抓渝湘高铁、渝怀铁路复线建设和包茂高速渝湘段扩能改造机遇,构建主城都市区东南交通枢纽,承接渝东南和黔北地区物流中转、分拨、配送,推动物流业发展。依托南西、南涪、沪渝、沪蓉、包茂等高速公路,构建南川至渝东北及长江沿线地区和渝东南地区物流网络体系,推进物流通道便捷、物流网络联通共享,实现南川与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商贸流通合理流动。


第十二章  推进物流业招商引资

充实完善物流项目和企业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参加国家相关部委和重庆市主办的重大经贸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招商推介和对接洽谈。瞄准国际国内和民营100强物流企业、物流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大型国企央企,积极整合和运用异地商会、经促会资源,强化商会、协会和政府、园区互动,开展驻点招商和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鼓励已落地企业引进合作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


第十三章  积极培育物流经营主体

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微企业合理分工的物流产业链体系,以龙头企业带动全区物流行业中小微企业形成稳定的产业链体系。探索建立物流领域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以入股、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物流业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股份、合作、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物流企业加快发展。


第十四章  推动应急物流发展

完善应急物流组织,构建区域间、部门间、上下级之间联动机制。加强应急仓储、中转、配送设施建设,完善分类包装、标准设置、集装箱、仓储中转功能,逐步提高应急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和现代代水平。合理储备应急物资数量及品种,对部分物资采取市场机制保障应急物流需求。将应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增设应急储备专款,保证应急物流采购及轮换需求。


第十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统筹协调

建立南川区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集商务、发改、交通、规划、住建、邮政等部门召开联席会,研究解决全区物流业发展有关问题。联席会议日常工作机构设置在区商务委,负责落实日常具体事务。

第二节 完善支持政策

优先保证物流建设用地。积极向上争取各种物流发展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本区物流项目建设和物流产业发展。协助企业开展融资,鼓励银行开发适合物流设施建设和物流供应链运营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第三节 强化组织实施

提升规划对全区物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制定单项具体实施方案或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将全区物流业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南川慢直播

微信

智能机器人

无障碍

适老版

我要留言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重庆市南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南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公安局 重庆市南川区民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城市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司法局 重庆市南川区财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南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交通局 重庆市南川区水利局 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商务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重庆市南川区应急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审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统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医疗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林业局 重庆市南川区乡村振兴局 重庆市南川区信访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南川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西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兴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太平场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白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乾丰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木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神童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莲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福寿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冷水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民主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峰岩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骑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中桥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楠竹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金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德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合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古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庆元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重庆市南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