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文件>其它文件

[ 索引号 ]11500384008682034F/2023-00018 [ 发文字号 ]南川府办〔2023〕12号 [ 发布机构 ]南川区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成文日期 ]2023-04-05 [ 发布日期 ]2023-05-04 [ 体裁分类 ]其他公文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川区创建重庆市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南川区创建重庆市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已经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

                                                  202345

(此件公开发布




南川区创建重庆市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

    进一步提升城市节水工作效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2215号)重庆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办〔20231号)和《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和〈重庆市节水型城市评选标准〉的通知》管局202281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动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把节水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领域,建立健全城市节水规章制度,完善科学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体系,推动城市用水效率和效益全面提升全民节水意识显著增强,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从生态宜居、安全韧性、综合节水等方面全面发力。到2023底各项指标达到重庆市节水型城市标准,20242025保持稳定达标

二、创建范围

南川区城市建成区(不含乡镇)全部范围。

三、工作任务

(一)夯实城市节水基础。

    1.编制城市节水相关规划。编制全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并报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按照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目标任务推进落实。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出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相关制度,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牵头单位:城市管理局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经济信息委、规划自然资源局、水利局)

   2.落实市节水政策。严格执行重庆市城市节约用水,水资源管理,供水、排水、用水管理,地下水保护,再生水利用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委、城市管理局、水利局)

    3.规范城市节水机构职责。建立部门明确、职责清晰、日常节水管理规范的城市节水管理机构确保各单位节水管理人员稳定,抓好各项节水制度的落实,开展城市节水日常宣传和节水培训,常态化组织城市节水技术与产品推广。(牵头单位: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水利局,各街道办事处

    4.健全城市节水制度。建立健全城市计划用水管理、定额管理、节水三同时、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取水许可、城市节水奖惩等制度。出台特种行业用水管理、鼓励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建立供水企业水价调整成本公开和定价成本监审公开制度。落实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推进实施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牵头单位: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委、城市管理局、水利局;责任单位:司法局)

    5.建立城市节水统计制度。统筹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规范的城市节水统计制度。自2023年起,全面落实城市节水统计制度,确保统计指标、统计制度及落实情况满足申报要求。(牵头单位: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水利局、统计局,各街道办事处

    6.完善节水财政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节水财政投入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夯实节水基础管理、节水技术推广、节水设施建设与改造、节水型器具普及、节水宣传教育等经费保障。(牵头单位:财政局;责任单位:教委、经济信息委、住房城乡建委、城市管理局、水利局)

    7.建立智能化供节水平台。加强与城市供水企业数据对接,建立智能供水节水平台(牵头单位: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区自来水公司

    8.杜绝重大负面事件发生。3年内(申报当年及前两年自然年内,下同)发生城市节水、重大安全、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等事件,发生违背城市发展规律的破坏性建设行为被市级以上政府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批评。近3年内,不在城市节水方面因相关媒体曝光而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牵头单位:经济信息委、规划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委、城市管理局、水利局、商务委文化旅游委、应急局

(二)加快生态宜居建设。

    9.提升城市可渗透地面面积占比。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确保已建成海绵城市的区域无易涝点。加大城市建成区更新改造力度,统筹规划改造项目,逐年落实改造任务,确保城市建成区内具有渗透能力地表(含水域)面积占比不低于45%(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规划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街道办事处

    10.规范自备水管理和执法检查。规范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井关停率达100%(牵头单位:水利局;责任单位:规划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街道办事处

    11.加大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城市供水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制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计划,不断加大对老旧管网改造投入力度,逐步实施供水管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区级相关部门严格监督管理,积极指导配合供水管网改造,因地制宜鼓励支持推进分区计量管理,确保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8.5%(牵头单位: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区自来水公司

    12.改善城市水环境整体质量。加大城市水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检查,公正执法,重点排查生活污水直排口和城市黑臭水体情况。结合实际落实整改举措,切实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确保建成区旱天无生活污水直排口,无生活污水管网空白区无黑臭水体。(牵头单位: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13.倡导居民节约用水意识。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把城市节水宣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拓展宣传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开展节水宣传,提升节水型城市创建知晓度,提升居民节水意识,号召居民全面节约用水,确保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不高于140L/·天。(牵头单位: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水利局街道办事处

    14.推进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结合实际,抓住重点,加快推进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区域内级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不低于10%(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局、水利局街道办事处

(三)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15.加大用水总量控制力度。全面加强用水计量管理,健全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确保全年各类用水户的用水总量不超过下达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牵头单位:水利局;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委

    16.强化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管控。强化行业监督指导,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或年降低率不低于5%(牵头单位: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水利局、区统计局

    17.促进城市再生水利用。积极推动再生水利用项目示范建设工作,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在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及生态景观、环境用水、一般河道生态、湿地用水等方面优先使用再生水,确保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25%或年增长率不低于5%(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委、经济信息委、城市管理局、水利局;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局

    18.一户一表改造力度。持续推进城市居民家庭一户一表改造,实现居民抄表到户、收费到户,确保城市建成区内居民家庭一户一表率不低于90%(牵头单位: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区自来水公司

    19.增强节水型器具监管。加强节水型器具市场监管,定期开展生活用水器具抽检,确保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市场抽检合格率达100%(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

    20.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建立健全用水单位重点管理名录,确保非居民单位计划用水率不低于90%(牵头单位:城市管理局、水利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

    21.推动节水型单位创建。积极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重点,压实主体责任,持续推进节水改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号召全社会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确保区级节水型单位覆盖率不低于15%(牵头单位:教委、商务委、卫生健康委、区政务办;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22.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提倡循环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确保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低于83%(不含电厂)。(牵头单位:经济信息委、工业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局、水利局

    23.完善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用水量。落实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用水定额,确保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用水量不大于国家标准值或地方标准。(牵头单位:经济信息委、工业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局、水利局

    24.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加大节水型企业的建力度,积极开展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各企业制定节水改造方案,进一步加强企业节水管理,确保级节水型企业覆盖率不低于20%(牵头单位:经济信息委、工业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水利局

(四)提升节水综合指标。

    25.降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坚持以水定产,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与水资源相适应的产业格局,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确保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不第一产业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值的40%或年降低率不低于5%(牵头单位:水利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委

    26.加大城市节水资金保障。建立稳定的年度节水财政投入制度,确保城市节水财政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0.5‰(牵头单位:财政局、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教委、经济信息委、住房城乡建委、水利局

    27.水资源费(税)收缴力度。严格执行水资源费(税)征收制度,加大征收力度,确保水资源费(税)收缴率不低于95%。(牵头单位:水利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

    28.加大污水处理费收缴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严格执行污水处理费征收制度,加大征收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费(含自备水)收缴率不低于95%(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

四、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全面启动20234月)。摸清全节水现状,对照考核指标开展评估工作,制定南川区创建重庆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建立协调机制,统筹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召开动员会,提高思想认识,凝聚工作力量,全面部署创建工作。

)第阶段:组织实施,深入推进(20235—20239月)全面落实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城市节水管理制度,开展城市节水日常管理和执法检查,推进各类节水载体创建工作,确保20239达到重庆市节水型城市创建标准。

)第阶段:检查完善,自评申报(202310—202312月)全面梳理总结节水工作成效及特色亮点,整理形成系统、规范的申报材料。202310月底前完成南川区创建重庆市节水型城市申报材料的初审自评,202311月底前完成南川区创建重庆市节水型城市申报材料报送。同时,制定迎检工作方案,做好迎检准备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和宣传动员工作,营造良好的迎检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教委、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委、商务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政务办、工业园区管委会区市场监管局、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南川区创建重庆市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城市管理局,具体负责指导、协调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责任分工细化落实各项任务,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沟通协调。强化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创建重庆市节水型城市联席会议机制,研究重事项,解决难点问题,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工作落实。全面梳理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跟踪工作进展情况。

(三)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公众号等各类新兴媒体,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创建重庆市节水型城市的认识,动员广大市民以实际行动参与创建活动,营造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附件:南川区创建重庆市节水型城市考核评选指标任务分工



附件

南川区创建重庆市节水型城市考核评选指标任务分工


序号

目标

指标

指标释义

指标

类型

具体要求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1

一、生态宜居

城市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

〔城市建成区内具有渗透能力的地表(含水域)面积÷城市建成区总面积〕×100%

导向

指标

不低于45%

区住房城乡建委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区城市管理局

各街道办事处

2

自备井关停率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关停的自备井数÷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井总数)×100%

底线

指标

100%

区水利局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区城市管理局

各街道办事处

3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城市公共供水总量-城市公共供水注册用户用水量)÷城市公共供水总量〕×100%-修正值。

其中,城市公共供水注册用户用水量是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注册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计费用水量和免费用水量。计费用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免费用水量指无偿使用的水量。

底线

指标

不高于8.5%

区城市管理局

区自来水公司

4

二、安全韧性

城市水环境质量

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

导向

指标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成区旱天无生活污水直排口,无生活污水管网空白区,无黑臭水体

区生态环境局

区住房城乡建委

各街道办事处

5

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

城市居民家庭年生活用水总量(新水量)÷(城市居民总户数×每户平均人数)

其中,每户平均人数按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确定。

导向

指标

不高于140L/·

区城市管理局

区水利局

6

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

(节水型居民小区或社区居民户数÷城市居民总户数)×100%

节水型居民小区(社区)是指由重庆市或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的小区(社区)。

导向

指标

不低于10%

区住房城乡建委

区城市管理局

区水利局

各街道办事处

7

用水总量

各类用水户取用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水量。

底线

指标

不超过下达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区水利局

区城市管理局

区农业农村委

8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年工业用水量(按新水量计)÷年城市工业增加值。

其中,工业用水量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却。

(包括火电直流冷却)、空调、净化、洗涤等方面的用水量,按新水量计,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统计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或全口径工业企业,按国家统计局相关规定执行。

导向

指标

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或年降低率不低于5%

区经济信息委

区水利局

区统计局

9

再生水利用率

(城市再生水利用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总量)×100%

城市再生水利用量是指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等相应水质标准的再生水,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和建筑中水用于工业生产、景观环境、市政杂用、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方面的水量,不包括工业企业内部的回用水。鼓励结合黑臭水体整治和水生态修复,推进污水再生利用。

导向

指标

不低于25%或者年增长率不低于5%

区住房城乡建委

区城市管理局

区水利局

区经济信息委

区生态环境局

10

居民家庭一户一表率

(建成区内居民抄表到户总水量÷建成区内居民家庭用水总量)×100%

导向

指标

不低于90%

区城市管理局

区自来水公司

11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市场抽检合格率

(抽检的生活用水器具市场在售节水生活用水器具样品数量÷总抽检样品数量)×100%

以市、区有关部门对生活用水器具市场抽检结果为依据。

底线

指标

100%

区市场监管局

12

非居民单位计划用水率

(已下达用水计划的公共供水非居民用水单位实际用水量÷公共供水非居民用水单位的用水总量)×100

导向

指标

不低于90

区城市管理局

区水利局

区发展改革委

13

节水型单位覆盖率

{节水型单位年用水总量(新水量)÷〔年城市用水总量(新水量)-年城市工业用水总量(新水量)-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新水量)〕}×100%

节水型单位是重庆市或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的非居民、非工业用水单位。

导向

指标

不低于15%

区教委

区商务委

区卫生健康委

区政务办

14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年重复利用水量÷年工业用水总量)×100%,不含电厂

其中,年用水总量=年工业生产新水量+年工业重复利用水量。

导向

指标

不低于83%

区经济信息委

工业园区管委会

区城市管理局

区水利局

15

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用水量

某行业(企业)年生产用水总量(新水量)÷某行业(企业)年产品产量(产品数量)。

考核用水量排名前10位的工业行业单位产品用水量。

导向

指标

不高于国家发布GB/T18916定额系列标准或市级部门制定的地方定额

区经济信息委

工业园区管委会

区城市管理局

区水利局

16

节水型企业覆盖率

〔节水型企业年用水总量(新水量)÷年城市工业用水总量(新水量))〕×100%

节水型企业是指由重庆市或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的用水企业。

导向

指标

不低于20%

区经济信息委

工业园区管委会

区城市管理局

区水利局

17

三、综合类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年用水总量(新水量)÷年地区生产总值,不包括第一产业。

导向

指标

低于全国平均值的40%或年降低率不低于5%

区水利局

区发展改革委

区经济信息委

18

节水资金投入占比

(城市节水财政投入÷城市本级财政支出)×100%

导向

指标

不低于0.5‰

区财政局

区城市管理局

区教委

区经济信息委

区住房城乡建委

区水利局

19

水资源费(税)收缴率

〔实收水资源费(税)÷应收水资源费(税)〕×100%

其中,应收水资源费(税)是指不同水源种类及用水类型的水资源费(税)标准与其取水量之积的总和。

导向

指标

不低于95%

区水利局

区发展改革委

20

污水处理费(含自备水)收缴率

〔实收污水处理费(含自备水)÷应收污水处理费(含自备水)〕×100%

其中,应收污水处理费(含自备水)是指各类用户核算污水排放量与其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之积的总和。

导向

指标

不低于95%

区住房城乡建委

区发展改革委

区财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南川慢直播

微博

微信

部门街镇

无障碍

我要留言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重庆市南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南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公安局 重庆市南川区民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司法局 重庆市南川区财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南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城市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交通局 重庆市南川区水利局 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商务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重庆市南川区应急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审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统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医疗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林业局 重庆市南川区乡村振兴局 重庆市南川区信访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南川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西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兴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太平场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白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乾丰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木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神童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莲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福寿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冷水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民主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峰岩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骑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中桥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楠竹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金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德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合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古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庆元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