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居民饮水供水体系建设的建议》(第27号)收悉。经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编制、完善系列方案、规划。为加快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区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市农村供水的有关部署,在《南川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南川区十四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基础上,瞄准2030年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结合《重庆市水利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按照“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大联通”的工作思路,委托专业单位编制了《南川区农村供水水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南川区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下一步,区水利局将统筹考虑水源、水厂和管网布局,编制、完善我区水系联通规划、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农村供水规模化信息化发展规划等规划。
二、积极筹措农村供水项目资金。结合贯彻落实《重庆市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创新十条政策措施》,积极改革创新农村供水投融资体制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2022年以来,区水利局积极指导区禹光公司、区自来水公司、区泽禹供水公司通过政府专项债和金融机构贷款等方式,筹集与供水保障相关的水利建设项目资金95370.4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5194.14万元、市级资金5893.1万元、区级资金74283.2万元(包括财政资金831.32万元、政府专项债券7900万元、银行贷款64422万元、社会资本1129.88万元)。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与供水保障相关的水利建设项目投资117278万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完成投资26066.71万元,实现了开工目标。
三、健全完善农村供水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定期排查、日常巡查检查机制。每年组织乡镇、街道定期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大排查,并建立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排查台帐、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情况排查台帐,建立问题台帐,点对点解决问题;同时,指导乡镇、街道建立农村饮水安全日常巡查、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处理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制定并印发了《南川区农村饮水安全动态检测实现动态清零工作方案》,定期对全区农村饮水人口进行排查,针对发现的饮水问题限时采取措施,实行动态清零。三是建立常态化水质检测机制。每年制定全区水质检测实施方案,每年投入各类水质检测资金100余万元,对全区农村饮水水质进行常态化检测并定期通报,对水质检测不合格的,查找原因并督促限期整改。下一步,将结合农村供水水质提升行动,完善检测设施设备,提升检测能力,逐步扩大农村居民饮水水质检测范围。四是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维护管理长效机制。制定并印发了《南川区农村供水工程“先建后补”实施细则(试行)》、《南川区农村小型供水工程以奖代补方案(试行)》,投入市级维修养护资金、区级维修养护资金用于全区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对群众“急、难、愁、盼”的农村饮水工程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优先解决,针对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各乡镇(街道)进行适当补助。据统计,2022年以来,区水利局通过向上争取水利发展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426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维护管理。五是建立农村供水应急管理机制。针对灾害性缺水、季节性缺水问题,目前区水利局已委托专业单位编制了《南川区农村供水抗旱保供应急预案》并通过区级评审,现正报市水利局审核。今后,如发生灾害性缺水、季节性缺水等特殊情况,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应急调水、拉水送水等措施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四、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行动。区水利局将按照《南川区农村供水水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南川区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区禹光公司、区泽禹公司,按照年度计划推进水质提升项目实施、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结合实际推进饮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新水厂建设、管网延伸、超滤膜净水设备安装(目前已在白沙镇、石墙镇、鸣玉镇、庆元镇、峰岩乡、中桥乡、南平镇安装7套超滤膜净水设备)及相关设备改造,扩大规模化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覆盖范围,逐步减少分散式供水工程数量,以稳步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完成南川区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全面配套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实现水质巡检全覆盖,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管护水平不断完善,农村供水水质总体水平基本达到城区供水水质水平。
此答复函已经毛锐锋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并反馈到区政协提案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南川区水利局
2023年6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仕敏,联系电话:023-71420573)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