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陈建兵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引导本区青年劳动者返乡就业的建议》(第185号)收悉。经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返乡就业宣传”的建议。我局开展工作的情况如下:一是大力宣传引导返乡留乡就业,营造良好就业创业氛围。以“智慧人社”、“智能就业”推广为着力点,通过线上+线下、定点+流动相结合,大力宣传返乡就业创业政策。以“就在山城·渝创渝新”“助企纾困·人社在行动”为抓手,主动服务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发布、传播政策解读小视频13个,面对面现场政策宣讲覆盖区内用人单位850户,印发各类宣传资料50000余份,重庆新闻联播报道1次,《重庆日报》报道3次,南川日报、南川发布等平台进行相关宣传报道12次,多渠道提高政策知晓率。二是组织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返乡人员、青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活动,今年1季度,开展线下招聘会44场(其中有34场是春节青年返乡集中时段在乡镇举办,覆盖全区所有乡镇)、线上“直播带岗”4场次。
下一步工作:按照全市人力社保工作计划,正在推进人力社保精准普法平台建设,通过数据比对,实现政策按需精准推送。目前,精准普法平台,已在“智慧人社”金保系统上线应用,“重庆人社”APP应用已进行测试,即将为市民提供精准政策宣传服务。
二、关于“加强就业环境、生活环境建设”的建议。在就业环境方面,我局开展工作的情况如下:我区正在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15+5人社便民服务圈”;正在开展劳务经纪人培育,将实现全区244个村(社区)“一村至少一名”劳务经纪人。劳务经纪人主要协助我局在村、社区开展人力资源数据库更新、就业创业服务、社保资格认证、技能培训服务。目前,全区34个乡镇(街道)实现,就失业登记、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全区通办;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可以在乡镇平台申请创业贷款、求职补贴、社保补贴,可以使用“重庆人社”APP办理市外社会保险转回南川。另外,我区工业园区“一园四组团”竞相发展,建成区1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04家,随着园区发展就业环境将会更好。
在生活环境方面,南川山川秀美,是一座旅游度假城,全区3A级以上景区7个;荣膺联合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奖”,是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是国家大都市中的“避暑天堂”“天然氧吧”“生态屏障”,宜居宜业。
三、关于“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等实用培训,不断提高返乡青年劳动者的自主创业和就业能力”的建议。我局开展工作的情况如下:一是围绕服务产业、服务人才和服务就业“三个导向”,坚持“意向调查—项目筛选—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创业帮扶”,促进培训链、就业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融合。2022年,调查各类重点群体培训需求3900余人次,开展企业职工培训1050人、新市民培训235人、劳务经纪人培育375人,核销职业培训券2000余张,培训后鉴定评价3374人次,发放职业培训补贴资金606.81万元。二是坚持特色打造,深入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开展各类创业培训132人。
下一步工作:我局将进一步深入收集培训意向、企业技能提升需求,特别是按需制定开发一批面向返乡青年的培训项目,提高返乡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关于“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的建议。我局开展工作的情况如下:我区用工招聘信息发布已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共享,全区所有乡镇(街道)、有条件的村(社区)按时播放用工信息,并且日均播放时间达到6个小时以上;村(社区)也会通过打印招聘简章粘贴方式,发布招聘信息。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实现“一点上报、全市发布”,区内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用工需求系统”、微信和QQ工作群、服务大厅办事窗口,线上+线下的方式向我局上报用工招聘需求;我局将收集的岗位信息及时录入到全市统一的用工系统,向全市发布。
此答复函已经区人力社保局王民爱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并反馈到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南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段壁城 联系电话:023-64566397)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