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赵小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建议》(第96号)收悉。局党组对您提出的建议非常重视,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分析当前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明确此项工作的指导方向。在区根治欠薪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工作的通知》(南川府办发【2019】16号)文件精神,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经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突出宣传重点,推动普宣走深走实
法律法规宣传是有效长远的化解处理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思想保障,全面形成企业依法经营,职工依法维权的良好营商环境。以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为重点,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有效的宣传方案。一是整合普法讲师团、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等普法力量,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为重点内容,围绕工作大局、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利用“法律三下乡”、“法治宣传月”、“农民工日”以及各类专项行动,深入工地、园区、农民工聚集区、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和法律服务。二是进一步优化相关部门网站,同时借助南川报、电视台、手机报等媒体的优势,建立以人力资源市场、社保经办机构、基层劳动保障所(站)为主体的基层宣传平台,开展面对面、一对一宣传,形成“报刊上有文、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网络上有帖”的浓厚氛围,保证农民工能随时随地实现“法治充电”。
二、强化服务保障,提高权益维护效益
一是拓宽举报投诉渠道。对农民工的举报投诉第一时间登记,询问清楚相关情况,即时处理,并且当场向反映人回复处理情况和结果,做好反映人的情绪调解和政策引导,确实事事有回音。二是简化工伤维权流程。做到政策咨询一次性告知,案情调查全面真实,案件调解高效处理,工伤预防定期开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化解企业与职工的劳动矛盾,助推企业发展,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三是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开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简化程序、降低门槛,紧急情况实行先受理、后补办手续,让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以实际行动守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明确工作职责,强化部门履职作为
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归口管理、属地处置”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根治欠薪责任,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管等单位负责抓好市场监管,规范建筑领域市场,对违法转分包行为要及时纠正;人力社保及行业主管部门等部门严格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等制度。同时,行业主管部门及时督促各建设工程项目做好过程结算,防止因结算不清,层层推脱,层层拖欠,导致大量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发生;工会部门组建农民工工会,积极动员更多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利用缴纳的会费为他们购买互助保障,有效提升他们抵御重大疾病和意外风险的能力,减轻因病致贫风险。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
四、严格依法治欠,严厉打击恶意欠薪
国家立法中,已经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作为刑法的打击范围,目的在于打击和震慑恶意欠薪行为。行业部门加强重点摸排,稳妥化解欠薪隐患。司法部门快立快处,提升案件处置效果;强化惩戒,保持治欠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的违法犯罪行为,给恶意欠薪的违法单位和个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让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更有保障。
此复函已经王民爱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委员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南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梅歧 联系电话:023-64566311)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