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亩均税收检验规上制造业企业成色的建议》(第20250149号)收悉。经我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产业转型加速迭代升级。坚持“育龙头、强骨干、抓升规”的发展策略,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全年新培育规上企业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市级瞪羚企业4家、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双百企业”2家、市级“智能工厂”1家、市级“绿色工厂”3家,淘汰出清落后企业6家,发展动能稳步提升。
(三)土地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实施“标准地”改革,把好项目入园关,全年实现工业用地按标准地出让6宗共121.41亩,从源头提升项目的“含金量”。积极盘活低效用地实现“腾笼换鸟”,紧盯用而未建、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的企业,按照“一企一策”调控帮扶,全年共实现土地回收2宗、205.28亩,建设完成11宗、506.78亩,投入使用5宗、178.53亩。转变思维向节约集约利用要“新空间”,推动提升厂房利用效能,新引进7家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盘活标厂10.89万平方米,要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四)精准施策显著减轻企业负担。科学制定并实施《南川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措施》,从加强政策供给、加大要素保障、加快平台赋能等做好对企保障。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全区共向20余家亩均效益评价A、B类企业争取工业和信息化资金等近8000万元,向各类企业争取其他资金超1.86亿元。大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发放10余笔技改专项贷、抵押增值贷等6500余万元。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推进“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改革,开展企业用能诊断行动,推动120余家企业降低用能成本1000余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委将切实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提升亩均效益为目标,紧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推动形成一批亩均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示范企业和产业集群,力争实现2025年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分别提升4%、4%以上,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凝聚工作合力,推进亩均改革。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强化部门协作,推动共同解决亩均效益评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度拓展评价范围,将部分有条件的规模以下但独立供地的企业纳入综合评价范围,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强化部门联动,逐步推动亩均效益评价结果与资源配置、政策扶持、监管执法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二)因地制宜完善配套政策,助力企业发展。融资方面,针对企业反映的改革成本增加问题,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改革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用能方面,在用水、用气的差别价格无法制定的情况下,建议对亩均效益评价A、B类企业实施用水、用气的费用予以补贴,降低企业用能成本。转型升级方面,对亩均效益评价C、D类企业提供免费诊断服务,对有意愿改造提升的,邀请专家入企指导,并提供金融支持,提升技改效率。
(三)坚持节约集约发展,提升用地产出水平。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土地弹性出让制度,赋予企业更加灵活的用地选择权,允许企业根据经营状况适度调整用地规模。加强实施整治闲置低效用地的相关政策,强力推进“僵尸企业”的破产清理重整和退出,构建土地弹性出让与闲置低效用地整治协同机制,计划盘活低效产业用地超150亩、标准化厂房超10万平方米,充分提升闲置土地再利用效能。
(四)强化宣传引导,激发改革内驱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渠道,广泛宣传“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的意义、目的和成效,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组织交流活动,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工作交流会等形式,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企业典型做法,引导企业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增强企业转型升级信心。
此答复函已经唐军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在议案建议系统填写答复(评价)回执,或者直接反馈到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南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5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梁兵兵;联系电话:023-71422632)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