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南川工业数字化改造的建议提案》(第031号)收悉。经我委与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数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我区先后建立工业互联网二级解析节点10余个,有效提供供应链管理、产品追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帮助实现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围绕“产线、车间、工厂”基本单元,推动企业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应用场景集成和业务流程再造,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40个,已建成数字化车间10个、智能工厂1个,推动改造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6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运营成本降低1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以上。
对80家规上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咨询诊断,遴选50家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保障。推动中小企业广泛应用“小快轻准”产品与解决方案,加快中小企业触网上云用数赋智,企业数字化投入成本明显降低。
(二)出台相关激励政策
一是对新认定的市级及以上5G工厂、未来工厂分别给予不超过50万元补助;对新认定的市级及以上领航级智能工厂、卓越级智能工厂、先进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厂),分别给予不超过50万元、40万元、30万元、20万元补助。二是对新认定的市级及以上重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重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首版次软件产品,分别给予不超过10万元补助;对新创建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给予不超过15万元补助。三是对新取得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级及以上、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三级及以上认证的企业,分别给予不超过10万元补助;对新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为4A级及以上、3A级、2A级的企业,分别给予不超过10万元、8万元、5万元补助,等级提升的按晋级补差原则执行。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构建企业数智转型新通道。
积极构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体系,引导企业构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 的发展路径,鼓励制造业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原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施智能化改造,推动产品、装备、制造生产线、车间、工厂的全链条智能化改造,加速工厂智能化和车间数字化建设,推进生产方式“智造”、产业形态再造、高端产业创造、商业模式改造,推动制造过程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全面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重塑制造业产业链、 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快培育形成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持续推动园区深化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应用,畅通园区内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探索园区数字化整体提升路径。
2.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新模式。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结合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天工焕新”行动,聚焦我区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系统梳理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推动企业间以及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创办综合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推动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
3.拓展企业实数融合新路径。
推动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向实数融合倾斜,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融合发展活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网络,支持企业明确实数融合路径。
此答复函已经唐军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并反馈到区政协提案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南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5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谢银川;联系电话:023-71423230)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