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委员(区融媒体中心):
您提出的《关于抢抓“高铁机遇”推动我区交旅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第131号)收悉。经我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整合资源,协同打造游客服务中心
我委与文旅委强化协同合作,共同谋划南川北站TOD综合服务区内一站式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目前规划将南川北站客运枢纽站与一站式游客服务中心实施一体式布局。
在旅游服务层面,一站式游客服务中心规划设置咨询台、文化墙、休息区、特产售卖区等功能单元,统筹协调景区、酒店、民宿等旅游资源,全方位提供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的信息咨询、票务预订、出行规划等服务。同时,承接线上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发运维工作,打造与线下服务相适配的网络服务窗口,推动实现旅游资源一体化、集约化供给。
在宣传展示层面,文旅委将充分发挥职能,提供丰富文旅素材,用于游客服务中心的南川对外形象展示区域,包括精美的景区图片、特色文创产品展示等,全方位呈现南川文旅独特魅力。
在换乘优化方面,设计“上进下出+架空连廊”立体式旅客进出站和换乘流线,缩短高铁站房至客运枢纽、社会停车场的步行耗时,多角度优化通道布局和换乘体验,打造渝厦高铁南川北站与接驳交通的高效便捷换乘体系。
二、联动景区,共同构建交旅融合业态
一是开行特色旅游专线。积极联动区内各景区景点,构建“固定与定制”有机结合的旅游专线。对于固定线路,根据景区淡旺季及活动安排,协助景区获取实时客流数据,采用潮汐式运营策略。对于定制线路,将结合景区特色及时节特点,策划旅游主题,丰富交旅融合产品矩阵,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同时保障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与运营成本的平衡。
二是提供个性化出行方式。提供包车、租车等“小车小团”模式,推出轻奢游、专属游、商务游,根据游客需求定制行程路线,在行程节奏、景点停留时长等细节上充分尊重游客意愿。
三是推动交旅融合品牌塑造。打造高辨识度的交旅融合品牌,由专业化团队负责运营,在车辆标识、人员着装、服务标准上实现高度统一。深度挖掘我区特色文旅资源,共同依托“大金佛山178环线”品牌,整合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精心策划包装特色化旅游产品。借助文旅委的宣传渠道,加大对178环线特色化产品的宣传推广,提升南川交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协作,全力保障交旅服务品质
一是实现交旅数据共享。我委与文旅委谋划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收集分析各景区游客承载量、游客来源地、旅游消费以及客运周转量、车辆位置等实时数据,精准提供优质旅游出行服务。
二是强化区域文旅联动。积极参与组建高铁沿线城市文旅联盟工作,与沿线城市文旅、商务、交通部门沟通协作,积极推出系列各具特色又紧密衔接的“高铁联游”文旅服务产品。利用文旅委的对外合作资源,拓展客源市场,吸引更多游客来南旅游。同时,加强与沿线城市在旅游宣传推广、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升南川在高铁沿线城市中的文旅影响力。
三是适时动态调控接驳方案。高铁正式开通后,我委将密切关注客流规模与规律,综合研判各类交通方式运行态势,运用科学运输组织手段,持续完善运输保障方案,包括运力、班次、线路以及应急处置机制。同时,加大高铁站片区交通运输执法力度,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4月25日与您进行电话沟通,我委工作人员已将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向您作出了详细的解释说明,您表示满意,并给予理解与支持。
此答复函已经杜武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并反馈到区政协提案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南川区交通运输委员会
2025年5月6日
(联系人:郑林波;联系电话:15823695773)
(此件公开发布)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