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21〕20号)精神,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有效稳定粮食生产,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南川区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一)工作要求。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管控、建设、激励并举,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四五”时期,构建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政策机制,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72.8万亩、30.8万吨以上。
(二)工作重点。一是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坚持将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二是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分解下达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三是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情况“回头看”,引导粮食生产功能区种植目标作物;四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分解落实粮食安全目标任务,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引导土地优先向种粮主体流转;五是深挖耕地种粮潜力,夯实基础设施,落实技术措施,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种粮效益;六是开展撂荒耕地治理行动,扎实开展撂荒地清理调查,切实推进撂荒地利用,健全补贴机制,加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种粮支持力度;七是培育发展种粮主体,继续实施种粮大户补助政策,大力培育粮食生产服务组织;八是完善种粮支持政策,及早兑付相关补贴,实施水稻等主要粮油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九是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建立健全各类灾情应急处置预案和响应机制,推广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三)保障措施。一是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二是强化日常监测;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和宣传引导。
核心条款1:稳定粮食安全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面积不低于73.23万亩、粮食产量不低于31.02万吨。
解读:
问: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举措?
答:分解下达粮食安全任务清单,落实面积和产量任务。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撂荒耕地核查利用,动员农户复耕复种,或采取村集体代耕代种、托管服务等形式,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引导土地优先向种粮主体流转。
核心条款2: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
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利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稻渔、稻虾、稻蟹等综合立体种养,沟坑占比要符合相关技术规范通则标准。
例如:1.南川区兴隆镇金禾村、金花村2021年清除了占用基本农田种植草皮200多亩,全部恢复用于油菜和水稻生产。2.我区鸣玉镇、河图镇等实施稻渔综合种养1000余亩,沟坑占比要求不大于10%。
核心条款3: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
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情况“回头看”,不得擅自调整粮食生产功能区,不得违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建设种植和养殖设施,不得违规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不得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
解读:
问: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举措?
答:一是实施“千年良田”建设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二是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土壤酸化治理等耕地培肥措施,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促进耕地提质改造。三是落实技术措施,促进增产提质。因地制宜推行“增、间、套”和田坎玉米、大豆等措施,提高复种指数。推广优良品种,以水稻、玉米等大春粮食作物为重点,落实优质稻标准化栽培、宽窄行标准化栽培、稻田综合种养等稳粮增产技术措施,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三是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种粮效益。支持发展“南川米”产业,建设粮食产后烘干、加工设施,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核心条款4:培育发展种粮主体
引导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扩大生产。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从事良种繁育、粮食加工流通和粮食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粮食生产服务组织特别是集体经济组织,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支持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开展示范创建,申报和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
解读:
问:完善种粮支持政策主要举措?
答:及时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农业项目资金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支持建设粮食产后烘干、加工设施。加大粮食作物保险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开展送农资下乡活动。建立稳固的粮食产销关系,发展订单生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