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生态环境部重点推出的展示全国各地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旨在创新探索“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模式,树立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推广性的标杆样板,引领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美丽中国更高台阶。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决扛起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重大使命,立足南川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有效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迭代升级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生态系统保护战,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美丽中国南川实践,不断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走出一条以世界自然遗产协同保护与开发模式让绿色价值外溢扩散,推动生态多样化走向生态商品化,并进一步实现生态产业化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全面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大美金佛山·都市后花园”实践创新特色鲜明。
《重庆市南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重庆市南川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稳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在金佛山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形成特色转化模式。区委十五届四次全会进一步要求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实现新作为,悉心守护金佛山,建设美丽宜居后花园,做好“两山”转化文章。2024年南川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推动“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通过市级评审纳入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这次我局组织修编“两山”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正是加快推进创建进程,落实区党代会和人民代表大会精神的积极行动。
依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环办生态〔2024〕4号)以及《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渝环办〔2020〕8号),申报“两山”基地的地区应当编制“两山”基地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由区县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或区县人民政府审议后颁布实施。我区已顺利通过市级评审,现按照专家组意见修改完善后进行公示。
二、编制过程
2022年10月南川区生态环境局启动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初步确定了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2023年3月委托第三方单位开展现场调研,进一步梳理建设思路,同月向区政府领导做专题汇报。2023年5月形成基地建设正式思路,10月形成规划和实施方案初稿并完成相关部门意见征集。2023年正式提交重庆市生态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安排技术审查,2024年2月获得反馈意见,在进一步修改后提交市生态环境局安排正式评审,4月18日通过评审,经再次修改完善后形成明确的公示稿。
三、主要编制内容
(一)规划主要内容。
区“两山”基地建设规划依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要求编制, 规划共设置六章内容。
第一章“两山”实践创新基础分析了南川区“两山”实践创新现实条件,梳理了“两山”实践创新成效,明确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第二章规划总则确定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编制依据。
第三章规划目标和指标确定了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提出了实践创新路径,细化了规划指标。
第四章重点任务细化了五大任务,一是守护世界自然遗产地绿色空间,着力稳固绿色总量,着力提高绿色增量,着力优化绿色质量,着力管控风险变量。二是提升主城都市后花园环境品质,全力守护美丽蓝天,建设美丽幸福河湖,精心筑就洁净家园。三是增加优特精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让世界自然遗产活起来,让特色生态产品靓起来,让特色生态文化潮起来。四是推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再增生态旅游新优势,再现现代农业新活力,再添绿色制造新动能,再造现代服务新业态。五是探索全方位实践创新路径机制,完善实践创新路径,创新“两山”转化模式,探索“两山”转化机制,塑造实践创新典范。
第五章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确定了实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
第六章保障措施落实了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资金保障,强化智力支持,加强宣传教育等保障措施。
(二)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区“两山”基地建设规划依据生态环境部规定的大纲编制,包含六章内容,具体如下:
1.建设背景与意义。建设背景介绍了“两山”理念的情况、生态环境部开展国家级“两山”基地建设的情况,以及重庆市开展市级“两山”基地建设的情况,分析了南川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明确南川区开展“两山”基地建设是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中展现南川新作为的具体行动,是谋求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平台。
2.区域概况。详细介绍了南川区的区位概况 、自然状况 、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状况、经济社会状况。
3.“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归纳了“两山”实践探索进展与成效,认为守护自然遗产显成效,生态屏障安全稳定;污染防治攻坚出成果,绿色发展基础牢固;特色资源开发靓品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结硕果,绿色经济提质增效;探索转化机制现活力,实践创新路径拓宽。分析了存在主要问题和挑战分析 ,提出绿水青山基础仍需稳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仍需努力;环境质量品质仍需提升,深化污染防治攻坚仍需发力;生态资源开发仍具空间,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压力尚存;“两山”转化路径仍需凝练,体制机制模式仍需探索创新。总结出现有的三大典型案例,一是大美金佛山示范片“世遗净土·生物大家园”,二是生态大观园示范片“原乡风情·都市后花园”,三是秀丽大溪河示范片“绿融城乡·活力大流域”。
4.总体思路。明确了方案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彰显特色、绿色发展,创新机制、探索模式,生态惠民、共建共享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了实践创新路径,明确了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基本要求,提出了绿水青山保护、生态产品转化、“两山”转化绩效三大类共12项具体指标。
5.重点任务。细化五大任务,一是守好世界自然遗产,筑牢金佛山生态屏障,要求着力稳固绿色总量,着力提高绿色增量,着力优化绿色质量,着力管控风险变量。二是护好蓝天碧水净土,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要求全力守护美丽蓝天,建设美丽幸福河湖,精心筑就洁净家园。三是用好优质特色资源,开发高品质生态产品 ,要求让世界自然遗产活起来,让特色生态产品靓起来,让特色生态文化潮起来。四是做大绿色低碳产业,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要求再增生态旅游新优势,再现现代农业新活力,再添绿色制造新动能,再造现代服务新业态。五是探好实践创新路径,凝练全方位转化机制,要求完善实践创新路径,创新“两山”转化模式,探索“两山”转化机制,塑造实践创新典范。
6.工程项目。明确实施生态屏障保育工程、环境质量提升工程、生态产品培优工程、绿色产业发展工程四大工程项目,涉及19个细类共55个具体项目,总投资47.8360亿元,要求做好全区“两山”基地建设项目储备,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
7.保障措施。明确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南川区“两山”基地建设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两山”基地建设目标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资金保障,强化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智力支持,加快完善“两山”基地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建设“两山”基地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