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一年,是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区委十五届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紧紧围绕区委“1343”总体思路,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创新高效能治理,渝东生态新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围绕“稳进增效”,直面挑战、攻坚克难,经济发展回升向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增长6.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零总额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4%。22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0亿元,带动固投增长8.2%。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上级资金127.4亿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中期评审获得“好”等次,国土空间分区规划获市政府批准,获批创建全市唯一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保交楼工作获市政府督查激励。全区人民的“高铁梦”“高校梦”即将实现。
这一年,我们围绕“除险固安”,坚守底线、守牢防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稳守牢安全防线和发展底线。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风险隐患1.42万个,有力应对连晴高温,有效防止森林山火,扎实推进地灾防治,统筹保障迎峰度夏。牢牢守住“三保”底线,7个“保交楼”项目、9148套房屋全部竣工交付。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信访件次、人次分别下降35.8%、35.9%。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刑事类警情、治安类警情分别同比下降53.4%、46.4%、20.2%。
这一年,我们围绕“改革突破”,系统重塑、勇于革新,经济动能有效激发。我们主动求变、积极应变,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企改革纵深推进,86户区属国企实现“减亏扭亏”,压减企业法人49户。园区管理体系优化重塑,主责主业更为聚焦。全区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126宗国有资产完成确权登记,盘活存量国有资产105.85亿元。数字重庆建设加力提速,数据归集治理持续深化,区级治理中心建成投用,镇街治理中心贯通集成,“露营服务一件事”在“渝快政”“渝快办”两端上线。重点改革有力有效,103项“三个一批”重点改革项目梯次推进,培育典型案例81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经验做法入选自然资源部“农地入市”典型案例。
这一年,我们围绕“惠民强企”,用心解忧、用力纾困,社会预期持续提振。我们牢记为民初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老百姓关心的“工作岗位、入学学位、育幼托位、养老床位”等身边事得到有力改善。15件民生实事超计划完成年度投资。3165户农村集中居民点遗留办证问题实现应办尽办。城镇新增就业8978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人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分级诊疗获全市医改十大典型案例,区人民医院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川校区全面开工,道南小学扩建工程竣工投用,学前教育普惠率提升8个百分点,隆化职中获评全市十佳职业教育学校。建成社区老年食堂27个,城投天元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投运。成功创建市级双拥模范城。参加市七运会荣获10枚金牌。我们聚力助企纾困,着力打通涉企服务堵点卡点,创新推出“10+21条”惠企套餐,企呼我为“闭环办”、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等举措深受好评,新培育市场主体8923户,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1.62亿元,企业获得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这一年,我们围绕“量质并举”,强基固本、挖潜育新,产业体系更趋优化。工业基础更加牢固。3大主导产业、3大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新能源汽车及配套、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中医药、先进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中石化重庆页岩气、铝器时代、上药慧远等重点企业扩量增产。工业园区龙岩组团创成市级轻量化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南平组团创成市级绿色园区。超群工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循环科技、普利英等16家企业升规入统。文旅康养精彩出圈。“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入选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我区成功跻身“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山王坪片区开发提速起势,整体规划基本成型,水电路气讯等配套设施加快完善。金佛山北坡上山公路竣工投用,新增特色露营地13个、民宿17家,成功举办文旅节会30余场次。全年接待游客4262.47万人次、增长10.6%,实现游客总花费267.88亿元、增长10.9%,销售康养物业20.3万平方米。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恢复补足耕地1.28万亩,新(改)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1万吨以上。建成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500亩、绿色精品稻米基地8万亩,新(改)建茶叶基地5000亩,新增茶叶加工生产线8条。南川蓝莓入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花青素生产线建成投用。新建玄参、黄连标准化示范基地1万亩,发展“定制药园”5万亩。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入列全市“农产品出海”行动试点示范区县,“合作经营促发展、精耕细作创品牌”获评全国第五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这一年,我们围绕“品质提升”,精心塑造、精细管理,城乡面貌更加靓丽。城市形象持续改善。实施城市更新项目43个,启动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个,销售商品房88.7万平方米。改造老旧燃气管道95公里、雨污管网30公里。建成快充站23座、超充站13座。新增城区停车位2995个,整治违法建筑1万平方米。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升级改造普通干线公路88公里,油榨房水库、水大丘水库开工建设,洪塘水库大坝填筑至坝顶高程。美丽重庆建设南川行动扎实推进,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赋能乡村振兴显成效”入列全市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全区无一人返贫致贫。
这一年,我们围绕“蓄势赋能”,扩大开放、聚力创新,发展活力持续释放。通道能级不断提升。渝厦高铁南川北站主体完工,渝湘复线高速竣工通车,鸿路钢构2.5万吨钢结构件出口东盟,农产品出口RCEP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3.6亿元。大方向物流公司获评3A级物流企业,实现A级物流企业零突破。招商引资有力有效。成功签约项目7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协议引资302亿元,到位资金103亿元。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增科技型企业154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8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8家,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高新区创建13项量化指标全部达到考评要求,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达54.21%、创历史新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