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第四期一代螟虫发生及防治预报
一、发生趋势
据我站4月16--28日在大观、东城、西城、南城、水江、南平等乡镇(街道)田间螟虫越冬密度调查及灯诱观测,结合历史资料、气候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一代螟虫发生趋势: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与去年相近,大螟中等发生,三化螟轻发生。三化螟以水江、东城、南城等山沟田块发生为主。
螟虫越冬基数:(1)二化螟:油菜田虫量140--1680头/亩,平均615.2头/亩,是2017、2018、2019、2020、2021年的1.20、0.96、0.95、1.08、1.01倍,高于2018、2019、年,低于2017、与2020、2021年相近。空闲田虫量360--3040头/亩,平均2120头/亩,虫量较大,略高于去年。(2)三化螟:田间未见。(3)大螟:油菜田虫量 0-480头/亩,平均84.5头/亩,与去年相近,高于2018、2019、2020年,低于2017年,分别是2017、2018、2019、2020、2021年的2.72、0.98、0.92、0.97、1.02倍。
二、发生期
一代二化螟于4月26日大观灯下始见,比去年早6天,与2019、2020年相近,分别比2017、2018年迟7、6天,预计5月5--8日为第一发蛾高峰期, 5月13--15日为第二次发蛾高峰期,5月18日后进入螟卵孵化始盛期,5月23日后枯鞘大量出现。大螟于4月11日灯下始见,发生时间较早,分别比2017、2018、2019、2020、2021年早4、6、4、3、2天。4月下旬为发蛾高峰期,预计5月上旬开始在玉米上为害。三化螟5月中旬为发蛾高峰期,5月下旬为螟卵孵化高峰期。
三、防治适期和田块
防治一代二化螟应掌握在枯鞘盛期,防治大螟、三化螟应掌握在螟卵孵化高峰期至初龄幼虫分散为害之前。以东城、南城、西城为代表的平坝地区,防治二化螟应掌握在5月20日,最迟不超过5月28日,以鸣玉、白沙、太平为代表的低山地区,防治时间相应提前3-5天,以木凉、庆元、福寿为代表的中山地区,防治时间相应推迟5--7天,以德隆、大有为代表的高山地区防治时间推迟10--15天。小苗直栽田必须普治一次,防治时间比大面积提前5--7天,大苗移栽田必须带药下田。防治大螟以房前屋后,靠近田边的地块以及田坎玉米为主,防治时间在5月上旬,防治三化螟应掌握在5月下旬。
四、防治办法
(一)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1、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每亩按1-2套安装使用二化螟性诱剂诱捕器,诱杀成虫,保护天敌,对环境、人畜无害。
2、生物农药防治:每亩用100亿孢子/毫升苏云金杆菌粉剂150克,防治时间比化学防治时间需提前2--3天,对鱼、虾安全。
(二)化学防治
(1)亩用3%甲维.虱螨脲80--100ml。
(2)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克。
(3)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ml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30ml。
以上配方,兑水45公斤常规喷雾或兑水7--10公斤机动喷雾防治螟虫,兼治苗期其它害虫。在稻瘟病发生田块,可加30%稻瘟灵150ml或40%稻瘟灵100ml进行防治。
(4)防治玉米大螟,可用90%杀虫单40克兑细土2--3公斤点心,或29%杀虫双水剂200ml兑水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