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专项规划

[ 索引号 ]115003840086824056/2022-00022 [ 发文字号 ]南川府发〔2022〕10号 [ 发布机构 ]南川区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水利、水务 [ 成文日期 ]2022-02-21 [ 发布日期 ]2022-03-01 [ 体裁分类 ]规划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川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南川府发〔2022〕10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南川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

                                      2022年2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川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2022年2月


前  言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安全是水旱灾害总体可控,城乡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水生态系统基本健康,水环境状况达到优良,涉水重大安全风险挑战可有效应对,其他重要涉水事务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安全工作,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解决新老水问题、保障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实施国家水网等重大工程,维护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十三五”时期,全区水利系统深入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积极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行业监管,全面推进河长制等重大改革,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水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全区人民因水而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加快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新时代南川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围绕南川区“一区目标、两化路径、五大定位、六个提升”的发展特征,着力建设山清水秀旅游名城、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景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主城都市区后花园,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关键时期。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全区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新任务,即聚焦解决各种新老水问题,系统解决水安全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提升全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防洪保安全、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按照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做好全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水规〔2019〕9号)、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全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工作通知〔2019〕80号)和《重庆市南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要求,区水利局开展大量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科学分析水安全保障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认真研究水安全保障重大问题,广泛征求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编制完成了《南川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了“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本规划是今后五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全区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农委、区规资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得到市水利局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目录

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节 自然地理 1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 7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8

第二章 “十三五”主要成就及水安全保障现状 12

第一节 “十三五”主要成就 12

第二节 水安全保障现状 16

第三章 “十四五”面临形势 20

第四章 总体思路 23

第一节 指导思想 23

第二节 基本原则 23

第三节 目标任务 24

第五章 分区布局 27

第六章 水资源配置 30

第七章 建设南川水网,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37

第一节 扩规模强连通,建设骨干水源保障网 37

第二节 消隐患控风险,建设洪涝灾害防御网 40

第三节 优布局强统筹,建设城乡供水安全网 43

第四节 重保护强修复,建设河湖生态保护网 45

第五节 增智慧强感知,建设现代水利智慧网 48

第八章 强化涉水事务监管 50

第一节 加强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50

第二节 提高涉水事务监管水平 51

第九章 加快水利改革创新 55

第一节 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 55

第二节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5

第三节 大力弘扬水文化 56

第四节 深化水利其他各项改革 56

第十章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 58

第十一章 投资规模及实施效果 60

第一节 投资规模 60

第二节 实施效果 62

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 64

附件:关于南川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环境影响的说明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南川位于重庆南部,大娄山脉西北侧,地域在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之间。东邻武隆区和贵州省道真县,南靠贵州省正安县、桐梓县,西连巴南区、綦江区和万盛经开区,北与涪陵区接壤。全区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南北长80.3公里,东西宽52.5公里,处在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和黔北地区连接点上,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重要节点。

二、地形地质

南川处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南部属大娄山褶皱地带,北部属川东平行岭谷区。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呈东南向西北倾斜,山脉多为北东—南西走向。以渝湘公路为界,公路以南属金佛山区,山势高、切割强烈,多陡岩峡谷,形成深切中山地貌特征,面积约131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7%;渝湘公路以北具有川东“红层”地貌特征,呈台地浅切低山地貌,面积92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5.5%;渝湘公路一线,由于大溪河上游各主支流通过,形成宽约1~2公里的冲槽阶地,属低山槽坝地带,面积约35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3.8%。境内海拔最低处在骑龙镇的鱼跳,高程为340米,最高处在金佛山的风吹岭,高程为2238米,相对高差1898米。南川城区海拔550米。

境内地质构造属南北经向构造体系的川黔南北构造带的一部分,包括丰盛场背斜、合兴向斜、龙骨溪背斜、金佛山向斜、德隆背斜等。构造线方向一为南北向褶皱,包括丰盛场背斜、合兴向斜等;一为弧形褶皱,包括龙骨溪背斜及金佛山向斜。其北段轴方向为北东40°左右,中段及南段则近于南北向。两翼倾角不对称,北西翼较陡,一般30°~5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南东翼较缓,一般小于40°。断裂构造主要发育在龙骨溪背斜以南地区,断裂沿背斜轴部分布。主要有景星台冲断层、双龙逆断层、水江断层、鬼王山逆断层、乐村正断层等。地质岩性多由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古生代灰岩、白云岩及志留系、侏罗系的泥页岩及砂岩组成。灰岩、白云岩在中山区面积约1163.4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4.7%;泥页岩及砂岩在低山区面积约838.0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2.3%。

三、气象特征

南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立体差异明显,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春季天气回暖早,但冷空气活动频繁,常造成低温天气,雨季初始期有局部地区性冰雹,春干常有发生;初夏多连阴雨,盛夏多伏旱;秋季连阴雨天气突出,入冬后气温低,日照少。多年平均降水量1134毫米,最多年1534.8毫米,最少年826.2毫米;多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5.3℃;多年平均日照数1273小时,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蒸发量1163毫米,多年平均无霜期304天。

四、河流水系

南川境内河流众多,均属长江流域,可细分为大溪河、芙蓉江、黎香溪、綦江河等水系。全区有中小河流122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7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的95条。27条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境内干流河道总长565公里。南川境内最大河流是乌江支流大溪河,该河发源于南平镇永安村金佛山北麓斗笠山,流域面积1794平方公里,其中境内流域面积1425平方公里,境内干流长度约90公里,主要支流有石钟溪、半溪河、龙岩江、龙川江、鱼泉河、黑溪河等。其次,在东南部有芙蓉江支流梅江、三江;在东北部有乌江支流石梁河;流入綦江河的有藻渡河(柏枝溪)、蒲河(孝子河);北部直接汇入长江的有黎香溪。南川属河流发源地,无过境河流。

南川区主要河流特征表

序号

河流名称

所在水系

全流域

面积

(平方公里)

境内

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

境内干流河道长度(公里)

河口(出境)位置

河源位置

备注

1

大溪河

乌江

1786

1424.7

85.6

骑龙镇柏林村

南平镇云雾村


2

龙川江

大溪河

240

240

58.3

鸣玉镇文化社区

兴隆镇三合村


3

鱼泉河

大溪河

239

239

39

峰岩乡正阳村

山王坪镇山王坪村


4

龙岩江

大溪河

214

214

35

东城街道龙岩河社区

三泉镇白庙村


5

石钟溪

大溪河

84.2

84.2

21

南城街道文华社区

南城街道三汇村


6

黑溪河

大溪河

83.7

83.7

26.7

峰岩乡峰胜村

楠竹山镇锅厂村


7

乌杨溪

大溪河

112

60.25

8.4

水江镇双河社区

水江镇大龙社区


8

半溪河

大溪河

60.3

60.3

16.2

西城街道小河嘴

南城街道官地村


9

盐石溪

大溪河

50.4

31.29

9.7

民主镇民主村

冷水关镇平安村


10

龙骨溪

大溪河龙岩江

53.0

53.0

11

三泉镇三泉社区

三泉镇三泉社区


11

蟹塘河

大溪河鱼泉河

57.4

57.4

17

水江镇古城社区

东城街道高桥村


12

石梁河

乌江

445

119.2

11.1

水江镇青龙村

水江镇辉煌村

灰河

13

梅 江

乌江芙蓉江

1248

180

17.6

山王坪镇庙坝村

山王坪镇庙坝村


14

三江

乌江芙蓉江

1046

325.5

12.2

合溪镇九溪社区

德隆镇茶树村


15

后 河

芙蓉江梅江

62.4

16.3

10

山王坪镇庙坝村

山王坪镇庙坝村


16

水翠河

芙蓉江梅江

109

91.3

17.1

大有镇石良村

大有镇水源村


17

元村河

芙蓉江三江

81

74.1

16.1

古花镇大路村

合溪镇风门村


18

石砾河

芙蓉江三江

205

154

28.8

庆元镇龙溪村

大有镇指拇村

桐槽溪

19

黎香溪

长江

926

29.47

9.43

乾丰镇新元村

乾丰乡九台村

龙潭河

20

油江河

黎香溪

375

123

29.6

太平场镇高洞村

乾丰镇新华村


21

藻渡河

綦江河

1189

275.3

28

金山镇金狮村

头渡镇前星村

柏枝溪

22

蒲河

綦江河

833

147.6

30

石莲镇拱桥村

兴隆镇金湖村

孝子河

23

鲤鱼河

綦江河藻渡河

151

7.4

3.7

南平镇云雾村

南平镇云雾村


24

三岔沟

綦江河藻渡河

52.4

52.4

14

金山镇小河坝社区

金山镇龙山村


25

养生河

綦江河蒲河

98.2

18.27

4.29

石莲镇芦春坝

石莲镇南沟湾


26

丛林河

綦江河蒲河

52.3

4.27

2.12

南平镇云雾村

南平镇云雾村


27

芦沟河

长江五步河

141

20.72

3.45

白沙镇大竹村

大观镇凤凰村


南川区水系图

五、自然资源

水资源:南川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14.9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4.9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3亿立方米(河川基流量与地下水排泄量相等,故扣除),人均当地水资源量2180立方米,是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的1.3倍。南川属河流发源地,无过境河流,无过境水资源。区内水资源质量总体较好,全区监测断面Ⅲ类以上水质约占90%。全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7.96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为13.45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为11.44万千瓦,已开发10.92万千瓦,占经济可开发量的95%。

生物资源:种属繁多,品种资源丰富,特别是金佛山地区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8种,三级保护植物30种。全区森林植被树种有330科5099种,主要以马尾松为主,分布广,占全区80%,其次为杉树、柏树、香樟、枫香、麻栎、千丈、灯苔、青杠等。栽培作物品种较多,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苕、洋芋、大豆,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动物资源,野生动物有野猪、野羊、猴子等500多种,饲养动物中以猪、牛、羊、兔、鸡、鸭等为主,水生生物有虾、蟹、鱼、龟鳖等,底栖动物有8种,两栖动物有18种,鱼的品种有52种。

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页岩气资源丰富,储量达1989亿立方米以上;煤炭现有储量14400万吨;铝土矿现有7331万吨,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好,属于优质高铝低硅矿床;硫铁矿储量6477万吨;铁矿保有储量618万吨,大理石保有储量25万吨;其它还有含钾岩石,耐火黏土、石灰石、锂、镓、铀、锗、方解石、水晶、铜矿、石棉、含磷岩石及磷矿、石膏、石英砂等稀有元素和零星矿产,有的已开采利用。

林木资源: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912万立方米,森林面积214.5万亩,森林蓄积量88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5.2%。

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

南川地处渝黔、渝湘经济带交汇点,属重庆主城都市区,距中心城区仅1小时车程,素为“渝黔喉襟、巴渝险要、渝湘要冲”。境内有渝湘、南万、南涪、南道、南两高速,渝湘高速复线和渝湘高铁动工建设,初步构建了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南川山川秀美,是一座旅游度假之城。全区拥有3A级以上景区7个,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荣膺“2018《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着力打造山清水秀旅游名城、重庆主城康养胜地。金佛山幅员13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过90%,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等九项桂冠于一身,春赏高山千年杜鹃,夏享清凉避暑天堂,秋观红叶层林尽染,冬品冰雪童话世界,享有“天下第一桌山”“地球生物基因库”“中华药库”“南国雪原”等诸多美誉。

南川产业集聚,拥有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区各项政策叠加支持,工业园区“一园四组团”竞相发展,建成区13平方公里,人园企业204家,中医药、铝材料、页岩气、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已具雏形,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市唯一的重庆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落地南川。页岩气探明储量2526亿立方米,全区页岩气新能源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全区下辖3个街道(东城、南城、西城)、29个镇(水江、南平、大观、三泉、神童、鸣玉、兴隆、太平场、白沙、石墙、金山、头渡、大有、合溪、黎香湖、山王坪、楠竹山、木凉、石溪、石莲、河图、乾丰、骑龙、德隆、庆元、古花、民主、冷水关、福寿镇)、2个乡(中桥、峰岩),共59个社区、185个村。

全区现有耕地面积84.31万亩,其中:水田49.37万亩,旱地34.9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3亩。

全区户籍人口68.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73万人,农村人口39.7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1.96%。全区常住人口57.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95万人,农村人口22.3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

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60.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8.4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9.6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4:35.6:47.0。全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68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7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4元。

第三节水资源开发利用

一、现状水源工程

全区已建蓄引提工程4209处,其中蓄水工程3415处,引提水工程794处,多年平均可供水量约1.9亿立方米。

蓄水工程中,水库85座(发电水库3,灌溉、供水水库82),总库容1.98亿立方米(发电水库1.02亿立方米,灌溉、供水水库0.96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3(肖家沟水库、土溪水库、鱼跳水库),总库容1.37亿立方米,小(1)型水库13座,总库容4354万立方米,小(2)水库69座,总库容1746万立方米;山坪塘3330口,总容积1700立方米。

南川区已建水库表

序号

水库名称

所在乡镇(街道)

工程规模

总库容
(万立方米)

序号

水库名称

所在乡镇(街道)

工程规模

总库容
(万立方米)

1

土溪水库

黎香湖镇

中型

1780

25

杨家桥水库

福寿镇

小(2)型

24.2

2

肖家沟水库

东城街道

中型

2400

26

杨家湾水库

福寿镇

小(2)型

17.3

3

鱼跳水库

(发电)

骑龙镇

中型

9520

27

高桥水库

福寿镇

小(2)型

15.85

4

转角凼水库

福寿镇

小(1)型

108

28

石龙桥水库

福寿镇

小(2)型

12.03

5

中坝水库

鸣玉镇

小(1)型

487.5

29

水井湾水库

福寿镇

小(2)型

10.1

6

车仕沟水库

木凉镇

小(1)型

401

30

倒流水水库

合溪镇

小(2)型

13.36

7

双河水库

南城街道

小(1)型

742.7

31

烂草湾水库

河图镇

小(2)型

27.92

8

石堡丘水库

石溪镇

小(1)型

196

32

杨家嘴水库

河图镇

小(2)型

10.39

9

杜家沟水库

石溪镇

小(1)型

106.5

33

卢池水库

金山镇

小(2)型

24.1

10

鱼泉河水库

水江镇

小(1)型

106

34

天台寺水库

冷水关镇

小(2)型

38.6

11

老熊湾水库

西城街道

小(1)型

109.4

35

水口庙水库

黎香湖镇

小(2)型

83.5

12

双河场水库

兴隆镇

小(1)型

494.1

36

新月台水库

黎香湖镇

小(2)型

41

13

白净室水库

兴隆镇

小(1)型

445.5

37

筲箕围水库

黎香湖镇

小(2)型

22.75

14

老木沟水库

兴隆镇

小(1)型

282.6

38

丰收水库

民主镇

小(2)型

25.26

15

双狮子水库

兴隆镇

小(1)型

218.5

39

红庙水库

民主镇

小(2)型

23.6

16

乐成水库

(发电)

石溪镇

小(1)型

645.4

40

文湖水库

民主镇

小(2)型

20.5

17

大石包水库

大观镇

小(2)型

87

41

韦家湾水库

民主镇

小(2)型

17.14

18

彭家沟水库

东城街道

小(2)型

15

42

毛家大田水库

民主镇

小(2)型

14.88

19

郑家坝水库

峰岩乡

小(2)型

86.6

43

慈竹林水库

民主镇

小(2)型

11.2

20

高家湾水库

峰岩乡

小(2)型

31.22

44

水兑沟水库

鸣玉镇

小(2)型

36

21

铺子沟水库

峰岩乡

小(2)型

29.3

45

木凉伞水库

木凉镇

小(2)型

16.5

22

后沟水库

峰岩乡

小(2)型

17.89

46

白果湾水库

木凉镇

小(2)型

11.68

23

跃进水库

峰岩乡

小(2)型

20.32

47

响水凼水库

木凉镇

小(2)型

11.6

24

大沟水库

福寿镇

小(2)型

42.27

48

梁家湾水库

南城街道

小(2)型

11

续南川区已建水库表

序号

水库名称

所在乡镇(街道)

工程规模

总库容
(万立方米)

序号

水库名称

所在乡镇(街道)

工程规模

总库容
(万立方米)

49

东江水库

南平镇

小(2)型

16.85

68

割草坪水库

三泉镇

小(2)型

14.8

50

盖石水库

南平镇

小(2)型

12.4

69

石板溪水库

三泉镇

小(2)型

14.71

51

锅厂沟水库

楠竹山镇

小(2)型

30.89

70

狮子碥水库

山王坪镇

小(2)型

12.7

52

烟子厂水库

楠竹山镇

小(2)型

27.8

71

幕鹤水库

神童镇

小(2)型

36.8

53

小沟水库

楠竹山镇

小(2)型

21.5

72

徐家沟水库

石墙镇

小(2)型

37.5

54

楠木园水库

楠竹山镇

小(2)型

11.3

73

丛林沟水库

石墙镇

小(2)型

11.4

55

烂田湾水库

楠竹山镇

小(2)型

10.8

74

石桥水库

石溪镇

小(2)型

41.2

56

天宝水库

骑龙镇

小(2)型

15.8

75

吴家沟水库

石溪镇

小(2)型

16.97

57

白庙水库

骑龙镇

小(2)型

13.5

76

双井湾水库

石溪镇

小(2)型

13.45

58

清溪沟水库

骑龙镇

小(2)型

12.4

77

李子坝水库

水江镇

小(2)型

54.5

59

下河坝水库

骑龙镇

小(2)型

12.2

78

灰河水库

水江镇

小(2)型

45

60

倒座屋基水库

骑龙镇

小(2)型

12

79

简水沟水库

太平场镇

小(2)型

28.5

61

谢家扁水库

乾丰镇

小(2)型

44.2

80

古家洞水库

西城街道

小(2)型

33.34

62

白沙沟水库

乾丰镇

小(2)型

42.88

81

卢池沟水库

西城街道

小(2)型

26.3

63

红生基水库

乾丰镇

小(2)型

39.8

82

麻啄岩水库

西城街道

小(2)型

19.56

64

李家沟水库

乾丰镇

小(2)型

15.03

83

龙井湾水库

兴隆镇

小(2)型

14.9

65

撕栗坪水库

乾丰镇

小(1)型

256.8

84

硝厂沟水库

兴隆镇

小(2)型

14.48

66

窑湾水库

三泉镇

小(2)型

25

85

深沟子水库

(发电)

冷水关镇

小(2)型

77

67

小岩水库

三泉镇

小(2)型

21.81






二、供水量

全区现状供水量1.61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1.6104万立方米、其他水源工程供水量(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36万立方米。

三、用水量

全区现状用水量1.614亿立方米,其中城乡生活用水量(含城镇公共用水量)4229万立方米、生产用水量11726万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185万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26.2%、72.7%、1.1%。生产用水量中,农业生产用水量(农田灌溉、林渔畜)10261万立方米、工业生产用水量1465万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63.6%和9.1%。


第二章“十三五”主要成就及水安全保障现状

第一节“十三五”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南川实现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积极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涉水事务监管、健全水利发展体制机制,规划确定的目标较好完成,全区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水利投资规模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十三五”期,全区完成各类水利投资35.85亿元,处历史较高水平,其中:争取中央投资11.14亿元,争取市级投资4.85亿元,区财政、区级水利投融资平台、社会投入19.86亿元,占比分别为31.1%、13.5%、55.4%;水源、防洪、城乡供水、灌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其他等各项工程完成投资分别为21.32亿元、2.14亿元、1.97亿元、7.53亿元、1.55亿元、1.34亿元,占比分别为59.5%、6.0%、5.5%、21.0%、4.3%、3.7%。

加快补齐工程性缺水短板。金佛山水利工程枢纽基本完工,已下闸蓄水,水库总库容1.01亿立方米;撕栗坪小(1)型水库和朱家岩小(2)型水库建成投用,新增总库容305万立方米;沿塘小(1)型水库完成大坝浇筑,总库容464万立方米;鱼枧中型水库、盖石沟和楠竹山2座小(2)型水库开工建设,总库容1435万立方米;洪塘中型水库初步设计获批,具备开工条件;楼岭中型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花甫等4座小(2)型水库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完成,正在推进项目审批;石梁河中型水库、油榨房等5座小型水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提升。完成黎香溪重点河段、凤嘴江安坪至沿塘河段、鸭江重点河段等10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河道长度53.8公里;完成中坝、车仕沟水库等5座小(1)型和东江、灰河、李子坝水库等15座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抗旱应急工程建设23个。持续开展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工作,开展中小河流和水利工程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各乡镇(街道)、重点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信息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和覆盖全区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修订完善并审批了各级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抢险方案,基本建立起预案体系。组建防汛抢险队伍60支,现有抢险队员3700人。先后有效应对了2017年大旱、2016年“6·2”、2020年“6·22”“6·27”“6·28”洪水,重要江河堤防、重要水库水电站无一出现险情。

城乡供水条件大幅改善。鹰岩城市水厂扩建工程开工建设,设计供水规模8万吨/天;新建、改造乡镇水厂和重点开发区域水厂6处,新增供水规模1万吨/天;完成南平水厂管网延伸工程、梅垭水厂至城区管道改造工程、东城三秀供水管道改造工程等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延伸工程,新建、改造管网约50公里。全区累计投入农村饮水资金1.2亿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5%(“十三五”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统计口径为供水人口20人以上;“十四五”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统计口径修改为供水人口100人以上。下同),集中供水率达到92.4%,水源保证率达到95%,规模化服务人口达42.4%。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水利部全国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评估验收。开展节水型示范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创建工作,完成先锋氧化铝、金鑫纸业、鸿庆达产业公司节水型企业审核批复。开展重点行业工业企业节水监督检查,对年取水10万立方米以上的7个工业企业进行了用水计量、节水工艺、节水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建成水江镇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规模1000立方米/天。在地区生产总值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下,总用水量略有下降(由1.84亿立方米下降到1.61亿立方米,在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2.66亿立方米之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34%、6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687增加到0.5115。完成鱼泉河中型灌区、龙福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全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7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7万亩。

水利脱贫攻坚成果显著。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扶贫首要任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66处,受益人口15万人,其中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250余处,巩固提升1.28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动态清零。在市级组织开展的脱贫攻坚专项调查中,全区贫困户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供水保障率四个指标全部满足基本达标及以上。

水生态环境明显向好。完成磨子坝项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黎香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等各类水土保持工程,全区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0.24平方公里。开展已成水库生态调度,对新建水库项目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保障河道生态基流。完成筲箕围水库水资源涵养及水生态修复工程,完成龙井湾水库神童水厂水源地综合整治和肖家沟水库、双河水库等4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标识标牌规范化建设。全区河湖面貌明显好转,重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0%以上,大溪河出境水质稳定在三类及以上。完成生态基流“问题电站”整改66座;完成14座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及凤嘴江等9条河流生态修复改造项目,鱼跳生态电站开工建设并加快推进,新增装机容量0.84万千瓦,新增年发电量1850万千瓦时,增效45.14%。

河长制工作有名有实。全面推行河长制,制定《南川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实现“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全覆盖,深入推进河长从“有名”到“有实”转变。深入开展河道“清四乱”“清江行动”等专项行动,开展重要河道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岸线利用专项整治,实行巡查监督常态化。率先在全市建立了《河长制工作约谈制度》等8项机制,河长制村规民约被评为国家级河长制典型案例。水利部河长制工作简报专期刊发南川四项创新举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简报做了批阅。区河长办获“重庆五一劳动奖状”和“长江经济带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单位”。凤嘴江、大溪河、石钟溪在市水利局和总工会联合开展的评选活动中先后获评市级最美河流。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有力有效。实施移民后扶项目188个,完成总投资2.02亿元,受益人数9.3万人,受益移民1.4万人。其中累计发放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2089万元;完成移民增收类项目67个,包括水利工程项目57个、生产开发项目1个、其他移民增收项目9个,批复的移民增收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美丽家园建设项目121个,包括饮水交通道路基础设施项目102个、社会事业设施项目6个、生态建设和美丽乡村项目3个、其他美丽家园建设项目10个,批复的移民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基本实施完成。

水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完成区内水资源五级区水量分配,完成大溪河流域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量分配,对全区36个重点入河排污口开展了普查登记。完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和小(1)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展河流普查,对全区大小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质状况等建立了专门档案。完成全区27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063公里河道岸线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完成1座中型、2座小(1)型、6座小(2)型水库的确权划界工作。完成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全区组建乡镇水利管理站34个,工作人员58人,相应落实了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区水利局每年制订印发《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计划》,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编制完成《南川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南川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

十三五”目标

2020年

指标属性

1

新增蓄引提供水能力

万立方米

11790

11800

预期性

2

农村集中供水率

%

[82.5]

[85]

[92.4]

预期性

3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75]

[80]

[91.5]

预期性

4

用水总量

万立方米

[18412]

[<26600]

[16140]

约束性

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

%

[>33]

[34]

约束性

6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

[>33]

[65]

约束性

7

灌溉水利用系数


[0.469]

[0.511]

[0.5115]

预期性

8

5级以上堤防达标率

%

[67]

[72]

预期性

9

山洪灾害易发区监测预警预报设施覆盖率

%

[90]

[90]

预期性

10

水情信息自动化采集率

%

[80]

[95]

预期性

11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平方公里

100

250.24

预期性

12

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

千瓦

8370

8400

预期性

13

水利改革


完成10项重点改革任务

顺利推进10项重点改革任务

预期性

14

重要江河“河长制”覆盖率

%

[100]

[100]

预期性

15

工业和生活取水实现在线监测率

%

[68]

[>90]

[91]

预期性

16

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

%

[10]

[>30]

[32]

预期性

注:1. 上表中[ ]内为期末达到数,其余为5年累计值。

2. 金佛山水库已下闸蓄水,新增蓄引提供水能力中计入金佛山水库。

3.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山坪塘整治率、重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镇和工业用水计量率等指标机构改革后不属于水利部门主管范围,2020年目标值不再评估。城市防洪达标率、乡镇防洪达标率按相关要求替换为堤防达标率。

第二节水安全保障现状

经过多年努力,南川水利取得长足发展,已基本形成集供水、防洪、灌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于一体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有力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但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我区水安全保障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讲,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城乡供水基本安全,但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全区已建成蓄引提水工程4209处,多年平均可供水量1.9亿立方米;建成城市自来水厂2座、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045处,供水规模约20万吨/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1.5%;有效灌溉面积32.2万亩。初步形成城区以大中型水库为主、场镇及农村以小型蓄引提水工程为主的供水保障体系。但水源保障能力不足、工程性缺水依然问题存在,至2035年,在考虑在建水源工程完工投用的情况下,全区仍有4000万立方米的供水量缺口。同时,已建、在建工程的2.5亿立方米可供水量中,大中型水源工程仅1.0亿立方米,其余均为小型蓄引提工程水量,骨干供水工程少,网络化程度低,调配能力不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中95%为小型工程,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低、供水设施老化、净化消毒设施不完备。全区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且城镇供水挤占情况突出,实际灌溉面积仅24.2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5%,灌溉保障程度较低。

二、防洪基本达标,但仍有部分薄弱环节需要解决

全区已建堤防护岸工程总长度210.2公里,5以上堤防达标率72%;完成近6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成水文站8个、水位站18个、水库站39个、图像站5个、视频站52个(其中:山洪灾害监测1个、生态流量监测51个)、雨量站226个(其中:山洪灾害监测站点122个、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站点104个)。全区洪水防御能力明显提升,18个有防洪任务的乡镇(街道)中,城区3个街道基本达到20年一遇洪水标准,其他15个乡镇达到或基本达到10年一遇洪水标准;基本建成了覆盖各乡镇(街道)、重点水利工程的汛情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和覆盖全区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防洪能力达历史最高水平。但中小河流、山洪灾害“点多线长面广”,历史欠账多、治理任务重,特别是山洪灾害防治难度极大;防汛预警预报系统不完善,水库监测预警系统不完备,部分乡镇洪水防御方案操作性不强,防洪仍面临风险。

三、水生态基本安全,但建设幸福河湖任务仍然艰巨

截至“十三五”末,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5.8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76.51%,重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0%以上,大溪河出境水质连续稳定在三类及以上,区域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持续增强,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水质逐年向好,非法采砂杜绝,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但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尚未根治。部分河道、水库水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山区河道源短流小,每年均有相当部分时间缺乏自然生态流量。农村部分河流尚未治理,存在水域岸线遭侵占、淤塞萎缩、水生态环境较差等问题。全区坡耕地面积大,治理难度大,部分地区存在石漠化现象。

四、水利信息化和智慧化建设初步启动,但网络建设和支撑作用发挥仍任重道远

全区水利系统已建成中小河流监测、山洪灾害监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控5套信息化系统。各系统独立运行,相关数据仅能依靠各自系统获取,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系统集成度不高。同时,现有系统无法涵盖水利信息化全部内容,河长制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城乡供水管理、执法监管和水生态空间管理等缺乏信息化系统支持,全区水利信息化和智慧化框架体系尚未建立。


总体来看,全区城乡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可以基本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水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稳中向好,水利信息化建设基本起步,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总体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但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第三章“十四五”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南川区着力建设山清水秀旅游名城、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景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主城都市区后花园,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关键时期。当前,党和国家要求水利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加快实施国家水网、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引调水、洪水防御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水利基础设施安全,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因水而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对新形势、落实新要求、回应新期盼,“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工作既迎来重要战略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

一、“建设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对水资源供给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水“够不够”“好不好”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区正大力建设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制造、新型建材、铝材料、页岩气、机械制造、特色食品、新兴消费品等产业。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是现在产值的约3倍。产业发展对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立足南川水资源现状,科学规划和加快建设骨干水源工程,推进水源工程互联互通,构建水源保障程度高、联调联供能力强、水质安全优质的骨干水源保障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主城都市区后花园,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对防洪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南川作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要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就必须加快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同城化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效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产业外溢,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承接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区人口数量、经济体量、城镇规模不断增加,洪水防御范围增大,同等量级洪水造成的洪灾损失将越来越大,再加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越来越淹不得、淹不起。面对全区现状防洪标准不高、防洪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着力加快解决城乡防洪薄弱环节,提升洪水防御能力,建设洪涝灾害防御网,防范化解水灾害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三、“建设景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对城乡一体化供水提出了新要求

南川要实现景区(含重点开发区域)与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城依景、景融乡、乡伴城”空间形态,建设景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需要强化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和重点开发区域延伸,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确保融合发展的重要要素。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也必然要求城乡供水一体化。面对新问题,需要加紧研究,合理布局,推行区域“大供区、大水厂、大管网”的集中式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构建城乡供水安全网。

四、“建设山清水秀旅游名城”对水生态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南川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优厚,建设山清水秀旅游名城条件得天独厚,区内有金佛山、山王坪、神龙峡、里隐洞等著名景区,全域旅游打造如火如荼。旅游名城建设对全区河湖的水源涵养、水量、水质、水景观、水生态空间、岸线生态功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水利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供更多的优质水生态产品。一方面,需要加大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河流生态治理与修复和水美乡村建设的力度,增加河道生态流量、改善河岸湖岸景观和河湖水质;另一方面,要加大水利工程景观功能发挥,对已成水利工程有条件的进行景观化改造,新建水利工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景观因素,并将水文化有机融入水景观营造中,为建设山清水秀旅游名城提供更多的水景观。要在全区筑牢生态屏障,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河湖生态保护网,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新期盼,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五、建设水利现代化对智慧水利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智慧水利是智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更高阶段,是水利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的驱动引擎、水利工程模式创新的技术支撑,也是建设水利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区智慧水利刚刚起步,离水利现代化要求尚有不小差距。直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加强系统整合,积极构建统一的水利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平台,加快各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建设现代水利智慧网,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不断提升水利管理决策水平。

第四章总体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加快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新时代南川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紧紧围绕实现“一区目标、两化路径、五大定位、六个提升”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区两群”等国家战略。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统筹”,突出“南川水网”建设,统筹好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筑牢水安全保障底线。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开启水利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建设山清水秀旅游名城、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景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主城都市区后花园,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节水优先、高效利用。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把节水作为解决全区“新老水问题”的重要举措,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建设节水型社会,形成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紧扣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和水安全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补齐水利设施短板,补强水利发展弱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事关全局、保障民生的重点水利工程,着力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坚持人水和谐、系统治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系统谋划水旱灾害防治与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等各项工作,维护河湖水系健康,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坚持两手发力、改革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格局。深化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把人才和科技创新作为引领水利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坚持依法治水、协同治理。构建完备的水治理体系,加强涉水事务监管,强化部门协作,提高化解水事矛盾纠纷、水安全风险防范的能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转变水部门职能,提高水利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节目标任务

围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自然河湖水系为基础、引调提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智慧化调控为手段,统筹水灾害防御、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等功能,规划实施“南川水网”建设(包括骨干水源保障网、洪涝灾害防御网、城乡供水安全网、河湖生态保护网、现代水利智慧网),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2035,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南川水网,基本实现“供水无忧、洪水无虞、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智能高效”

到2025年,南川水网初具雏形,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工程性缺水基本解决、重点区域防洪基本达标、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显著增强、幸福河湖建设初见成效、涉水事务监管体系基本建成

工程性缺水基本解决。加快建成城区和场镇以大中小型水库为主、农村以小型蓄引提水工程为主的供水保障体系,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和抗旱应急能力明显增强,新增年供水能力1.19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6%。

重点区域防洪基本达标。着力加快解决城乡防洪薄弱环节,城镇建成区、工业园区、人口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基本达到防洪标准;全面消除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5级及以上江河堤防护岸达标率达到88%。

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显著增强。注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形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涵养水生态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76亿立方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1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19。

幸福河湖建设初见成效。江河湖库水源涵养与保护能力进一步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9%以上。涉水空间管控制度基本建立,河湖水域面积稳步增加,河湖岸线保护与生态修复得以加强,重点河湖生态流量基本得到保障,河湖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涉水事务监管体系基本建成。水法规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行业监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基本实现。河长制法治化、长效化推进,主要河湖水域岸线得到有效管控。智慧水利初见成效,行业监管精细化、江河调度协调化、工程运行自动化和应急处置实时化阶段目标初步达成。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全覆盖,水工程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南川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

2025

指标属性

1

1-5级江河堤防达标率

%

[72]

[88]

预期性

2

全区用水总量控制

亿立方米

[1.614]

[<2.76]

约束性

3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

%

[15]

约束性

4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

[15]

约束性

5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115]

[0.519]

预期性

6

新增水库库容

亿立方米

1.30

预期性

7

新增年供水能力

亿立方米

1.19

预期性

8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81]

[86]

预期性

9

水土保持率

%

[76]

[79]

预期性

10

重要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

%

[>90]

约束性

11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

%

[92]

[>95]

预期性

注:1.表中[ ]内为期末达到数,其余为5年累计数。

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采用可比价计算。

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按照原标准(工程供水人口20人以上纳入统计范围),2020年为91.5%。从“十四五”开始,自来水普及率统计指标将发生变化(工程供水人口100人以上纳入统计范围),按新标准202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81%,2025年目标为86%。

4.水土保持率是指区域内水土保持状况良好的面积占区域国土面积的比例。

5.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指集中供水工程实收水费占应收水费的比例。

6.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是指纳入生态流量保障重要河湖名录的河流和湖库控制断面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实现比例。


第五章分区布局

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地貌特征和水资源条件,将全区划分为中部槽坝区、北部丘陵区和南部高山区进行分区布局。

一、中部槽坝区

该区域包括南川中心城区3个街道和南平、水江镇以及工业园区水江、龙岩、南平3个组团,是南川未来新增城镇人口的重要区域,景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宜居的重点区域和未来工业化的主战场。

南川中心城区3个街道及周边主要是城区服务、旅游服务、度假疗养、康体娱乐等旅游产业。该区域以提高供水保障程度和加强水资源保护为重点。统筹考虑现有城区拓展和新城开发,加快城区供水工程建设,建成金佛山水库及向本区域的调水工程,解决区域供水问题;依托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和统一的城乡供水市场,采取“以城带乡、以大带小、以大并小”的方式,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和骨干河道综合治理,提高洪水防御能力;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有效控制人为新增水土流失。

工业园区水江、龙岩、南平3个组团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打造现代建筑、铝材料、机械装备、消费品、精细化工等先进制造业集群。该区域以水资源保障和节水减排为重点,供水以金佛山、肖家沟、鱼枧、洪塘、楼岭、双河等水库及白露沟引水工程为骨干,小型蓄引提水工程为补充;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工业园区节水减排和水循环利用,以节水减排治污促保护,维护良好的水域环境。

二、北部丘陵区

该区域包括大观、木凉、兴隆、太平场、黎香湖、乾丰、白沙等20个乡镇和大观工业组团,是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产业布局主要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中心城区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都市田园度假休闲区,建设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大观山水田园新城规划打造为中心城区市民的“第二居所”和休闲康养胜地。大观工业组团重点布局中医药、食品工业以及大健康关联消费品工业。该区域在金佛山大型水库引水的同时,有效整合现有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配作用,充分挖掘现有水利工程的供水潜力,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楼岭、两岔河中型水库、老木沟水库(扩建)、金佛山水库南极干渠至老木沟水库引水工程前期工作,着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结合粮食主产区、乡村休闲旅游、蔬菜基地建设,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中小河流重点河段和山洪沟治理,开展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三、南部高山区

该区域包括金山、头渡、三泉等9个镇,为金佛山区,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遗产等7项桂冠于一身,生态保护是该区域的首要任务,产业布局主要是大力发展康养度假旅游。该区域以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和城乡供水、水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完建金佛山大型水库和鱼枧中型水库,开工建设洪塘中型水库,有序推进石梁河中型水库前期工作,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区域内充分挖掘现有水利工程供水潜力,优先保护生态环境,适度超前建设水源工程和水厂,确保重点开发区域和旅游景区供水安全;加快中小河流重点河段和山洪沟治理,开展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和坡耕地整治。

第六章水资源配置

根据2035年达到常住人口75万人、城镇化率80%、季节性休闲度假人口60万人要求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全区2025年需水量(多年平均,下同)2.3亿立方米,2035年需水量2.92亿立方米(与南川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同)。

全区已建水源工程可供水量1.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下同),金佛山、鱼枧水库等在建水源工程可供水量0.64亿立方米,洪塘、楼岭、石梁河等规划水源工程可供水量0.56亿立方米,全区2025年、2035年水源工程可供水量分别为2.54亿立方米和3.1亿立方米。

全区20252035水源工程可供水量均大于需水量,总体上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南川区2025和2035年需水量表 单位:万立方米

区域

水平年

城乡生活(含旅游人口)

工业

农田灌溉

林牧渔畜

合计

南川区

2025年

6300

3500

12200

1000

23000

2035年

7300

5100

15500

1300

29200

中部槽坝区

2025年

3200

2300

4200

300

10000

2035年

3600

3400

5400

400

12800

北部丘陵区

2025年

2200

1000

5100

500

8800

2035年

2500

1400

6700

600

11200

南部山区

2025年

900

200

2900

200

4200

2035年

1200

300

3400

300

5200

南川区2025和2035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单位:万立方米

区域

2025年

2035年

需水量

水源工程可供水量

余缺

水量

需水量

水源工程可供水量

余缺

水量

已建

在建

合计

已建

在建

规划

合计

南川区

23000

19000

6400

25400

2400

29200

19000

6400

5600

31000

1800

中部槽坝区

10000

7500

3500

11000

1000

12800

7500

3500

2600

13600

800

北部丘陵区

8800

8000

1500

9500

700

11200

8000

1500

2300

11800

600

南部高山区

4200

3500

1400

4900

700


5200

3500

1400

700

5600

400

一、中部槽坝区

包括中心城区3个街道、南平、水江镇和工业园区水江、龙岩、南平3个组团,需水主要为生活、工业和灌溉,2025、2035年配置水量分别为1.0和1.28亿立方米。

南川中心城区、永隆新城以金佛山大型水库(在建)、肖家沟中型水库、鱼枧中型水库(在建)、洪塘中型水库(新建)为主要水源,不足的由石梁河中型水库(规划)向肖家沟水库补水。水源输水到梅垭水厂(扩建,3万扩到5万吨/天)、鹰岩水厂(扩建,扩建8万吨/天)、华尔寺水厂(新建,10万吨/天)、火炬水厂(新建,10万吨/天)。水源间互相连通,水厂联网运行,共同保障区域用水。

南平场镇、工业园区南平组团:南平水厂(0.6万吨/天)和城区的华尔寺水厂(新建,10万吨/天)供水,水源为金佛山大型水库(在建)、老木沟小(1)型水库和盖石沟小(2)型水库(在建)。

水江场镇、工业园区水江组团:生活由水江水厂和梅垭水厂联合供水,水源为鱼泉河小(1)型水库和肖家沟水库;工业由肖家沟、鱼枧(在建)、洪塘(新建)、楼岭(规划)和石梁河(规划)中型水库联合供水。

工业园区龙岩组团:纳入城区供水保障,同时沿塘小(1)型水库可作为备用工业用水。

神龙峡片区:纳入城区华尔寺水厂供水范围。

乐村项目区:乐村水厂(扩建,0.2万吨扩至0.6万吨/天)供水,水源为灰河小(1)型水库(扩建,规划)和李子坝小(2)型水库。

金佛山西坡项目区:由良瑜水厂和城区华尔寺水厂联合供水。

二、北部丘陵区

包括大观、兴隆等20个乡镇和大观工业组团,需水主要为灌溉、生活和工业,2025、2035年配置水量分别为0.88和1.12亿立方米。

大观田园新城、木凉、兴隆以金佛山大型水库(在建)、老木沟、白静室、双狮子、双河场、车仕沟等小(1)型水库为水源,同时扩建老木沟水库,修建金佛山渠系至老木沟水库的南水北调工程将金佛山水库水引至老木沟水库,一方面为大观山水田园新城开发提供水源,另一方面作为华尔寺水厂和老木沟水厂的应急备用水源。在兴隆修建老木沟水厂(新建,规模5万吨/天,主水源为金佛山水库,备用水源为老木沟水库);扩建大观水厂(0.8万扩至1.5万吨/天)、扩建木凉水厂(0.05万扩到0.3万吨/天,水源双河口水库(规划))和扩建兴隆水厂(0.2万扩至3万吨/天,水源为白静室水库和双狮子水库),各水厂联网运行供水。

大观工业组团:以土溪中型水库和撕栗坪小(1)型水库为水源。

石溪、河图:扩建石溪水厂(0.05万扩至1.5万吨/天)供水,水源为石堡丘、杜家沟、中坝等小(1)型水库。另修建水大丘小(2)型水库(规划)作为石溪开发用水。

冷水关、民主、鸣玉:新建四中水厂(新建,0.5万吨/天),水源为中坝小(1)型水库。

太平场新建花圃水厂(新建,0.5万吨/天)供水,主水源为花甫小(2)型水库(规划),备用水源为涪陵木流河水库、谢家碥水库。

福寿:福寿水厂(在建,0.2万吨/天)供水,水源为转角凼小(1)型水库。

乾丰乾丰水厂(0.05万吨/天)供水,水源为白沙沟(2)型水库。开发用水由撕栗坪小(1)型水库提供。

黎香湖白沙、中海黎香湖:由大观水厂(0.8万吨/天)和土溪水厂(1万吨/天)联合供水。

骑龙、中桥、石墙峰岩、楠竹山神童、石莲等场镇:由现状水厂独立供水,水源为已建水库。

三、南部高山区

包括金山、头渡等9个镇。需水主要为生活、旅游度假和灌溉,2025、2035年配置水量分别为0.42和0.52亿立方米。

该区域地处山区,地形变化大,场镇及开发区域分布较散,难以形成“大供区、大水厂、大管网”的集中式规模化供水,主要采取就近水源工程和水厂独立供水,条件具备的区域可适当扩大供水范围。

山王坪景区、马嘴、水源旅游区:新建山王坪水厂(3.0万吨/天)供水,水源为山王坪镇庙坝村的油榨房小(1)型水库(规划),远期水源可增加石梁河中型水库(规划)。

三泉、焦坪片区:纳入城区火炬水厂供水范围,水源为鱼枧中型水库。

大有、金佛山东麓:扩建大有水厂(0.05万扩至1.5万吨/天)供水,水源为金佛大堰和洪塘中型水库(新建)。

黄草坪、仙女洞片区:近期新建黄草坪水厂(0.2万吨/天)供水,水源为溪沟引水。远期根据需要由扩建三泉水厂(0.1万扩至0.6万吨/天)或城区火炬水厂供水,水源为鱼枧中型水库(在建)。

头渡集镇及周边区域由头渡水厂(扩建,0.5万扩至1.0万吨/天)供水,水源为当地径流引水。

金山大坪片区:该区域由区级平台公司收购金佛山电站,解决区域用水矛盾后,在金佛山电站前池附近新建龚家湾水厂(1.0万吨/天)供水,解决大坪片区及奥悦滑雪小镇的供水。

德隆:德隆水厂(扩建,0.02万扩至0.5万吨/天)供水,水源为朱家岩小(2)型水库和周边溪沟水。

山王坪、古花、金山庆元、合溪等场镇由现状水厂独立供水,水源为洪塘中型水库(新建)、长沟小(1)型水库(规划)等。

第七章建设南川水网,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以保障经济社会合理用水需求、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稳定为目标,建设以河湖生态保护网为基本脉络,以洪涝灾害防御网为安全屏障,以骨干水源保障网和城乡供水安全网为连通途径,以现代水利智慧网为调控手段,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标准适宜的南川水网,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第一节扩规模强连通,建设骨干水源保障网

坚持节水优先、优化配置,按照“扩规模、强连通”的思路,抓紧推进一批标志性骨干水源工程,开展灌区建设,着力为南川水网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

一、节约用水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始终把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和重庆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协同的节水工作机制,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长期深入做好节水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

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健全重要河流主要控制断面基本生态流量、主要领域用水定额等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严格实行区域流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强化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全面推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制度,严格水资源用途管制,发展节水型产业。完善水资源监督考核制度,依托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取用水计量监测,加强重点用水户监管,建立超用水管理监督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取用水监管能力。

强化农业节水增效。根据水资源条件,推进适水种植,建立节水型农业种植模式。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行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健全完善灌区量水测水设施。

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差别水价、树立节水标杆等措施,推动高耗水企业加强废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在高耗水行业建成一批节水型企业。加大工业节水改造力度,引导工业企业推广应用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节水技术。推行企业和园区水循环梯级利用。

加强城镇节水降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模式,鼓励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集蓄利用设施,构建城镇高效水系统。鼓励污水再生利用、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降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深入推进公共领域节水,强化公共用水和自建设施供水计划管理,加大城市园林绿化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改造。

健全节水机制。完善节水监管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推动将节水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完善节水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开展节水产品水效“领跑者”企业评选。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培训,普及全民节水知识,充分发挥节水载体示范引领作用。

二、水源工程建设

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和“三先三后“(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主动围绕渝南水资源配置工程在南川的布局,统筹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充分挖掘现有工程供水潜力,适度超前、提速规划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加快已成、在建水源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以大中型为主、大中小微并举的水源工程体系,基本形成多源互补、区域互通、互为备用、集约高效的水资源安全保障格局。

续建完成金佛山大型水库、鱼枧中型水库、沿塘小(1)型水库、盖石沟小(2)型水库、楠竹山小(2)型水库等5座水库,水库总库容1.2亿立方米。

开工建设洪塘中型水库、油榨房小(1)型水库、灰河小(1)型水库(扩建)、老木沟小(1)型水库(扩建)、花甫小(2)型水库、水大丘小(2)型水库等6座水库,水库总库容2235万立方米。

开展楼岭中型水库、石梁河中型水库、两岔河中型水库、田家河小(1)型水库、龙山小(1)型水库、板桥小(1)型水库、长沟小(1)型水库、谢家山(1)型水库、双河口小(2)型水库、盐井小(2)型水库等10座水库的研究或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南川“南水北调”,开工建设金佛山水库南极干渠至老木沟水库引水工程;开展肖家沟水库至水江工业园区引水工程和金光村提水工程研究或前期工作。

积极争取和主动配合市级开展渝南水资源配置工程选址和方案论证工作。

三、农田灌溉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为重点,与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乡村产业振兴、改善生态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围绕“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现代化灌区目标,加强灌溉供水管网建设、改善灌区水源条件,打造具有西南山地特色的多功能灌区。

开工建设金佛山大灌区、鱼枧水库中型灌区、洪塘水库小型灌区;完成农业大观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专栏1南川水网——骨干水源保障网建设主要任务

1、骨干水源

——积极争取和主动配合市级开展渝南水资源配置工程选址和方案论证工作。

——续建完成金佛山大型水库、鱼枧中型水库、沿塘小(1)型水库、盖石沟、楠竹山小(2)型水库等5座水库,水库总库容1.2亿立方米。

——开工建设洪塘中型水库、灰河扩建、老木沟扩建、油榨房小(1)型水库、花甫、水大丘小(2)型水库等6座水库,水库总库容2235万立方米。

——开展楼岭、石梁河、两岔河中型水库、田家河、龙山、板桥、长沟、谢家山小(1)型水库、双河口、盐井小(2)型水库等10座水库研究或前期工作。

2引水工程

——开工建设金佛山水库南极干渠至老木沟水库引水工程,建设引水管道13公里和配套提水泵站。开展肖家沟水库至水江工业园区引水工程和金光村提水工程研究或前期工作。

3小型蓄引提工程

——完成新建和整治山坪塘20处,增加和恢复蓄水量25万立方米。完成新建小微型引提水工程5处。

4、农田灌溉

——开工建设金佛山大灌区、鱼枧水库中型灌区、洪塘水库小型灌区,建成后可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32.51万亩。

——完成农业大观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

第二节消隐患控风险,建设洪涝灾害防御网

遵循“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新理念,按照“消隐患、控风险”的思路,加快建设以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沟治理为重点的洪水防御工程,着力解决城乡防洪薄弱环节,提升全区洪水防御能力,护佑南川江河安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中小河流治理

十四五”期重点对人口重点聚集、洪灾损失大的城区3个街道和大观、石溪等重点开发区域所在的凤嘴江、龙川江流域的10个河段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将河道治理与地域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相结合,遵循河流自然形态,提高河流自净能力,维护河道生态平衡,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

通过“竞标”立项的方式,向上争取开展凤嘴江、龙川江中小河流治理,包括凤嘴江包茂高速高架桥至芝麻滩段、凤嘴江支流石钟溪杨兴段、凤嘴江支流庆岩沟段、凤嘴江支流响水沟段、凤嘴江支流木渡河万隆段、龙川江木凉段、兴隆集镇段、金花至新桥段、河图长坪段、三岔河至洞子坎段等10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道长度40公里。

开展三江、鱼泉河、蒲河、龙岩江、柏枝溪的中小河流治理研究或前期工作。

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坚持以防为主,扎实做好水库隐患排查、安全鉴定、除险加固。全面消除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实现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常态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应同步完成水库雨水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健全水库安全运行监测系统。

完成梁家湾、文湖、清溪沟、小岩、简水沟、古家洞、锅厂沟、天台寺、丛林沟、郑家坝、尧湾、谢家碥、杨家湾、小沟、硝厂沟等16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三、山洪灾害防治

坚持确有所需、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完善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和群测群防体系。在山洪灾害频发地区,以增强沿岸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防洪对象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为目的,根据轻重缓急实施重点山洪沟治理,畅通山洪出路。

完成龙山村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治理山洪沟2.34公里。开展龙川江支流山洪沟、三江山洪沟、响水沟山洪沟、黑溪河山洪沟、盐石溪山洪沟5个山洪沟治理项目研究或前期工作。完成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提档升级,建设全区主要河流五线水位和防洪薄弱环节智能监控系统,更新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设施设备。

四、水文现代化建设

以推进水文现代化为重要抓手,不断加强水文监测、预报预警等设施建设,注重设施日常维修养护。以基础设施标准化、技术装备自动化、信息处理智能化、运行管理高效化为目标,优化水文监测站网布局和功能,实施水文监测要素自动化升级改造,加强河流水生态流量监测,完善水文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有效提高预报精度,延长洪水预见期。新建水文站1座,升级改造水文站6座、水位站10座、雨量站35座。


专栏2南川水网——洪涝灾害防御网建设主要任务

1、中小河流治理

——通过“竞标”立项的方式,向上争取开展凤嘴江、龙川江中小河流治理,包括凤嘴江包茂高速高架桥至芝麻滩段、凤嘴江支流石钟溪杨兴段、凤嘴江支流庆岩沟段、凤嘴江支流响水沟段、凤嘴江支流木渡河万隆段、龙川江木凉段、兴隆集镇段、金花至新桥段、河图长坪段、三岔河至洞子坎段等10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道长度40公里。开展三江、鱼泉河、蒲河、龙岩江、柏枝溪的中小河流治理研究或前期工作。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完成梁家湾、文湖、清溪沟、小岩、简水沟、古家洞、锅厂沟、天台寺、丛林沟、郑家坝、尧湾、谢家碥、杨家湾、小沟、硝厂沟小(2)型水库等1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消除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

3、山洪灾害防治

——完成龙山村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治理山洪沟2.34公里。开展龙川江支流山洪沟、三江山洪沟、响水沟山洪沟、黑溪河山洪沟、盐石溪山洪沟5个山洪沟治理项目研究或前期工作。

——完成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提档升级,包括建设全区主要河流五线水位和防洪薄弱环节智能监控系统,更新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设施设备。

4、水文现代化建设

——新建水文站1座,升级改造水文站6座、水位站10座、雨量站35座。

第三节优布局强统筹,建设城乡供水安全网

按照“优布局、强统筹”的思路,加快城市、乡镇水厂和管网建设,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西南地区主要解决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提升农村供水标准和质量。实施“一改三提”工程,通过改善农村供水设施条件,提升人均可供水水量、提升水质达标率、提升工程运行管护水平,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高品质生活充分展现”的目标,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坚持“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优先利用现有大水源、接入大管网,优化调整农村供水工程布局,形成水源统筹、水量保障、水质安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格局。

城区、大观、兴隆、木凉、石溪、河图、白沙、黎香湖等人口集中区域,大力推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供水工程,提升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促进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南部金佛山山区地形变化大,场镇及开发区域分布较散,不具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条件,积极推进实施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改进制水工艺。

续建并完成鹰岩水厂扩建(设计供水规模8万吨/天),完成城区50.3公里输配水管道建设、改造城区老旧小区供水管道14.23公里。开工建设华尔寺水厂(10万吨/天,分两期建设,每期规模5万吨/天),开展火炬水厂(10万吨/天)一期工程和梅垭水厂(扩建,3万吨扩至5万吨)研究或前期工作。

完成新(扩、改)建福寿、水江、石溪、头渡、乐村、花圃、大有、德隆、庆元、石莲等10座水厂,新增供水规模6.9万吨/天。开工建设山王坪、黄草坪、老木沟3座新(扩)建水厂,建成后可新增供水规模8.2万吨/天。开工南川区乡镇水厂管网改造及延伸工程,完成供水管网改造延伸376公里。开展龚家湾、三泉、木凉、大观、兴隆、马嘴、双龙、良瑜、四中9座新(扩)建水厂研究或前期工作。


专栏3南川水网——城乡供水安全网建设主要任务

1、城市供水工程

——续建并建成鹰岩水厂扩建工程,设计供水规模8万吨/天。

——开工建设华尔寺水厂(10万吨/天,分两期建设,每期规模5万吨/天)。开展火炬水厂(10万吨/天,分两期建设,每期规模5万吨/天)一期工程和梅垭水厂(扩建,3万吨扩至5万吨)研究或前期工作。

——完成城区50.3公里输配水管道建设、改造城区16个老旧小区供水管道14.23公里、完成15套二次供水设备安装。

2、乡镇(含重点开发区域)及农村供水工程

——完成新(扩)建福寿、水江、石溪、头渡、乐村、花圃、大有、德隆、庆元、石莲等10座水厂,新增规模6.9万吨/天。

——开工建设黄草坪、老木沟、山王坪3座新(扩)建水厂,建成后可新增供水规模8.2万吨/天。

——开展龚家湾、三泉、木凉、大观、兴隆、马嘴、双龙、良瑜、四中9座新(扩)建水厂研究或前期工作。

——开工南川区乡镇水厂管网改造及延伸工程,完成供水管网改造延伸376公里。

第四节重保护强修复,建设河湖生态保护网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重保护、强修复”的思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推进美丽河湖、健康河湖建设,加快实施一批水生态修复工程,逐步退还被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用水,持续改善河湖面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需求,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对森林植被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管护和培育,重点突出以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以金佛山山区、大溪河流域、石梁河流域、黎香溪流域、蒲河流域为主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肖家沟、双河水库等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严格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法有效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强化水土保持监测,优化双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监测站的监测项目和监测内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大溪河及其上游重要支流、黎香溪、孝子河、柏枝溪、芙蓉江上游支流水土流失区域,北部坡耕地集中区域,中部槽坝石漠化区域,南部地区直接威胁生产生活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潜在危害区域为重点,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流域水环境整治、生态旅游、农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衔接,提升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耕措施、生态修复措施、生态清洁措施,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1.0平方公里。

完成双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监测项目,结合双河水土保持综合监测站建设,修建水系道路和饮水水源保护措施,打造全市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基地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基地。

二、水美乡村建设

围绕乡村宜居宜业,立足乡村河流特点和保护治理需要,以恢复农村河道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为主线,以河流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乡镇为单元,结合村庄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水域岸线并治,集中连片推进,实施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河湖(塘)管护等为措施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统筹解决农村的水域空间、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营造安全、生态、美丽的农村河湖。

通过“竞标”立项的方式,向上争取实施1个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助力乡村振兴。加强部门间协同合作,推进灌区末级渠系、田间工程配套和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与提质升级,打通农村地区水资源调配、防洪除涝、农田灌溉和河湖生态治理保护“最后一公里”。

三、河流补水

开展凤嘴江和龙川江2个河流补水工程研究或前期工作。

四、农村水电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妥善处理农村小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小水电生态流量在线监控平台,健全生态流量泄放监管制度,加强农村小水电生态流量管理。实施已建小水电站泄流设施、生态机组等升级改造,推动小水电生态运行,积极创建一批生态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管理规范、经济合理的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加强农村小水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农村小水电现代化建设,推动农村小水电规范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

实施小水电绿色改造项目10个,力争完成5个。续建完成金佛山水库坝后式水电站、金佛山水库南平干渠咀上水电站、金佛山水库南极干渠半溪河水电站等3座水电站建设,新增装机6600千瓦。

五、水资源保护

创新宣传方式,启动南川水文化生态公园建设,在凤嘴江城区上游河段和龙川江大观新城核心区域打造规模化水生态湿地,展示水文化,提高群众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开工建设城市污水中水回用项目,开展大观污水中水回用项目研究或前期工作。


专栏4南川水网——河湖生态保护网建设主要任务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1.0平方公里。

——完成双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监测项目,打造全市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基地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基地。

2、水美乡村建设

——通过“竞标”立项的方式,向上争取实施1个水美乡村建设试点。

3、河流补水

——开展凤嘴江和龙川江2个河流补水工程研究或前期工作。

4、农村水电绿色发展

——续建完成金佛山水库坝后式水电站、金佛山水库南平干渠咀上水电站、金佛山水库南极干渠半溪河水电站3个水电站建设,新增装机6600千瓦。

——实施小水电绿色改造项目10个,力争完成5个。

5、水资源保护

——启动南川水文化生态公园建设。

——开工建设城市污水中水回用项目,开展大观污水中水回用项目研究或前期工作。

第五节增智慧强感知,建设现代水利智慧网

按照“增智慧、强感知”的思路,以水利部《智慧水利总体方案》为指导,根据“透彻感知、全面互联、智能应用、泛在服务”的智慧水利特征,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水利信息采集、存储、应用和安全保护能力,建设现代水利智慧网。

规划整合现有的中小河流水雨情应用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控,构建全区统一的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统。构建11大系统,即:水利地理信息系统、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水旱灾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工程运行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城乡供水管理系统、水生态空间管控系统、政务办公系统、会议系统、执法监管与支持系统。

十四五”时期南川区智慧水利的主要任务是启动南川区智慧水利建设项目(一期),进一步完善各类监测设备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智慧水利综合监管及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河流及小水电站生态基流监测点、重要河流断面及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点、水库视频及重要临河场镇山洪灾害及河道水位监测站、河道管理实时监测站点等。

专栏5南川水网——现代水利智慧网建设主要任务

——启动南川区智慧水利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智慧水利综合监管及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河流及小水电站生态基流监测点、重要河流断面及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点、水库视频及重要临河场镇山洪灾害及河道水位监测站、河道管理实时监测站点等。

第八章强化涉水事务监管

第一节加强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全面加强水利法治建设,推进水利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的水法规配套实施细则,依法履行管理职能,强化依法决策机制,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为水利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水利法规配套实施细则

围绕涉水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结合南川实际,制订本级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突出可操作性,在确保法律法规严肃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办事流程。

二、大力强化水行政执法

建立健全水利部门与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的综合执法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积极推进“互联网+水行政执法”建设,建立集“巡查监控、立案查处、跟踪督办、执法统计”于一体的执法管理体系。加强水资源无序开发、侵占河湖岸线、人为水土流失、河道非法采砂、侵占毁坏水利工程设施、损害城乡供水设施等重点领域执法,依法惩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推动水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机制,完善水事违法事件移送司法机制,支持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建立健全执法网络,充实基层执法力量。

三、有效化解水事矛盾纠纷和涉水行政争议

完善水事纠纷预防调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加强源头控制和隐患排查化解,继续开展水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加大重大水事纠纷调解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畅通水利行政复议渠道,努力化解涉水行政争议,提高政府公信力。

四、全面加强水利依法行政

推进水行政主管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明晰水事管理权限。进一步精简水行政审批事项,改进水行政审批和监管方式。健全水利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水利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水利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全面推进水利政务公开,强化对水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五、持久开展水利法治宣传教育

健全水利普法宣传教育机制,继续推进水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深入宣传水法规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健全水利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切实提高水利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养成依法办事习惯。探索建立水法律服务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在遇到涉水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法律帮助。

第二节提高涉水事务监管水平

一、强化河湖监管,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完善河道管理各项制度,创新河道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加强涉河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社会监督与行业监督相结合。开展河道水域岸线登记,明确岸线功能分区和用途管制,严禁违法违规开发利用河道岸线资源,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和河道采砂监管,深入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建立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负面清单并加强管理,加强与规划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协作,进一步明确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措施。强化河道管理基础工作,公布河道名录、建立河道管理基础数据信息库。完善河道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河道管理智能化应用。

深化河长制工作,形成共抓大保护局面。坚决落实河长制党政领导负责制,健全完善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压实河长责任,加强督查考核,推动各级河长常态化巡河,规范化履职。综合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河长制工作进行决策、管理和监督,提升河湖管理保护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深化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机制,深化与相邻区县之间、部门之间流域联防联控、联合执法、联合巡河等合作,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左右岸同治、水域岸线联管。

二、强化水资源监管,科学利用水资源

以“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系统护水”为目标,深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在规划决策、项目建设布局及区域发展中的刚性约束作用。全面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落实好水资源五级区及重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逐河建立水量分配台账,形成统筹干支流、上下游的全流域水量分配格局。切实加强取用水许可管理,深入推进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全面实施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完善取水许可限批工作制度,优化水资源监控系统结构。加强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抓好河流生态流量管控指标确定,加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控制断面水量水质监测,建立生态流量、水量水质监测预警和调度机制。

三、强化水利工程监管,提高建设运营能力

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管。进一步规范建设管理制度,积极推广BIM等技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全要素智慧管理,对项目设计、招标、监理、进度、施工、质量、资金、变更、合同、验收、运营等关键环节进行清单式管理、全流程监控。加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和服务,加强水利财政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价。完善水利市场诚信体系构建及评价运用机制。加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已成水库安全责任体系,落实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完善水库大坝水雨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加快推进水库、堤防划界确权工作。加强水利工程水量调度管理,提升水利工程调度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研究制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和补助标准,建立水库安全鉴定、除险加固、维修养护常态化管护机制,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励措施。推进水利工程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乡镇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集中管理和“以大带小”管护模式,充分发挥已成水利工程效益。

四、强化水土保持监管,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严格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增量”,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推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用监管,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空间管控,对人为水土流失实行遥感监管全覆盖。严格落实水土保持目标考核责任制。强化水土保持监测。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水土流失总量和动态消长变量。

五、强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管,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深入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强化后期扶持项目和资金监管,建立水库移民人口、后期扶持资金和项目管理台账,强化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移民工作体系,建立征地移民安置补偿监督和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监测评估机制。


第九章加快水利改革创新

第一节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

继续积极争取中央、市级资金,加大区级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水利领域的使用比例,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统筹增量项目建设和存量资产盘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项目建设和运营。鼓励统筹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实行水源工程、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一体化建设运营。探索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推进水利工程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提升综合效益。探索水利行业社会化投资模式,开展水利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以BOT、TOT等模式参与水利领域项目建设运营。

第二节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人才队伍建设是南川水利增后劲的基础,是促进南川水利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要素。要加快建立健全人才发现培养机制,将水利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提升水利人才队伍能力。要大力引进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充分利用上级单位、基层单位、有关高校、相关行业培养基地,着力加强对年轻干部政治、业务、管理各方面的培养,在工作中、培养中发现人才、发展人才、呵护人才,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领导干部、管理人才、水利专家、专业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技能人才“六支队伍”,梯次建立人才后备制度,对后备人才逐个制定培养计划;加强水利技能人才培养选拔,造就一大批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水利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畅通出口关,大力支持水利行业向上级机关、有关单位和其他行业输送人才,加强行业内部各种形式的人才交流,促进水利和其他行业融合发展,加快人才流动。

第三节大力弘扬水文化

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把当地人文历史、传统文化、自然风光等元素融合到水利工程设计中,体现先进设计理念,积极展示水利工程建筑美学、生态哲学。加强水利文化景观建设,开展已成水利工程生态化、景观化、信息化改造,积极融入水文化元素,营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打造水利核心风景区,助推全区旅游发展。加强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水利工程修缮、管理和保护,挖掘、传承并发扬其蕴含的先进思想、科学精神。在区水利局设立荣誉室,在重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设立陈列馆,在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其他重要的或者与市民联系紧密的水利管理单位设立陈列室或者展示室,增强行业荣誉感和职工凝聚力。加强河道和水库地名管理。开展行业性文体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水文化活动,强化群众对水文化的认知。

第四节深化水利其他各项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减事项、减程序、减费用、减时间的原则,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大力推进并联审批。做好已取消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要提高工作效率和群众便利度。优化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重点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流程、服务、场所、监督评价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行政许可协同作用。

开展水价水市场改革。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落实水源工程“一项目一价”的水价标准和收费制度,形成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加快农业灌溉计量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结合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激活水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水市场,因地制宜发展水经济、水产业,促进水利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深化水利领域其他各项改革。推进水资源、河湖岸线、水土保持等监管体制改革,统筹监管与执法的协作联动,实现水利监管执法常态化、规范化。探索建立水利“一张图”动态实施监管机制,强化水工程、水生态空间管控。探索水利工程“一会制”验收新模式。积极探索水利发展资金集中统筹使用等机制,统筹各类资金,走项目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充分发挥项目集聚效应、叠加效应。创新水库移民利益联结机制,深化后扶产业项目形成资产“三权”改革,实现移民群众受益最大化。推动水利工程管护和效益发挥机制改革,开展市场化、社会化管理模式试点。深化农村供水保障体制改革,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建立与现代工程管理相适应的建管体系。

第十章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

全区核定水库移民后扶人数16693人,移民安置区涉及31个乡镇(街道)的178个村(社区)784个组(社)。移民后期扶持措施主要包括发放直补资金、美丽家园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散居移民基础设施完善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金佛山水库、鱼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按专项规划执行。

一、直补资金发放

十四五”直补资金发放按“十三五”末,即2020年12月31日发放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数6625人进行规划,年度发放直补资金(600元/年人)。直补人口实行动态管理,以村为单元、镇街为单位,每年度清理核实上报一次后扶直补人员核减表,经区水利局汇总后形成年度后扶直补资金发放清册,为每年度年初直补资金发放的依据。

二、美丽家园建设

美丽家园建设项目扶持范围为农村水库移民较多,移民人口占比10%及以上的村组或移民人口达到20人及以上的组或院落。美丽家园建设要聚焦民生福祉,补齐移民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创新移民村治理体系,增强移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重点是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农村道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移民村人居环境整治。

规划美丽家园建设项目6个,分布在兴隆、木凉、黎香湖、大观、民主、鸣玉、神童等镇,涉及到11个村(社区)、44个社(组),受益村民总人数11823人,其中移民2283人。


三、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以移民村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移民所在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水库移民受益大、辐射带动强的特色产业。重点是完善种植业的田间基础设施、延伸农产品价值链,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设施及产业园区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同时鼓励其他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规划产业转型升级项目8个,主要规划在肖家沟、土溪、鱼跳和下涧口4座水库库区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区,涉及石溪、木凉、楠竹山、大观、兴隆、神童、黎香湖等7个镇10个村57个社(组),受益村民总人数23098人,其中移民4144人。

四、散居移民基础设施完善

散居移民基础设施完善项目扶持范围为水库移民人数较少、居住较为分散,或没有被纳入美丽家园和产业升级发展扶持范围的移民所在村组。主要是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解决普惠政策覆盖不到或没有解决的移民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如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改厨改厕等,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规划散居移民基础设施完善项目12个,包括4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个农村道路工程及2个其它工程。主要分布在太平场、兴隆、南城、西城、山王坪、石莲、河图等共14个镇(街道)、26个村(社区),受益村民总人数17030人,其中移民1475人。

专栏6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主要任务

——发放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直补资金6625人,按每人每年600元标准发放。

——美丽家园建设项目6个,受益村民总人数11823人,其中移民2283人

——产业转型升级项目8个,受益村民总人数23098人,其中移民4144人。

——散居移民基础设施完善项目12个,受益村民总人数17030人,其中移民1475人。

第十一章投资规模及实施效果

第一节投资规模

根据近期和远期水安全保障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设置了南川区水安全保障规划项目库,项目库所有项目(含“十四五”实施项目和储备项目)总投资107.72亿元,项目库情况详见附表1和附表2。在分析“十三五”完成投资及其结构的基础上,统筹分析中央、市级、区级财力和投入可能性,在确保续建项目建设投资需求的前提下,测算“十四五”规划完成投资41.36亿元。详见下表:

南川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投资规模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十四五”主要完成内容

十四五完成投资

(万元)

其中

中央

市级

区级

合 计

413562

118372

97500

197690

水源保障工程


222200

31300

79080

111820

(一)

水库工程

续建并完成金佛山大型水库、鱼枧中型水库、沿塘小⑴型水库和盖石沟、楠竹山小⑵型水库5座水库;开工建设洪塘中型水库、灰河扩建、老木沟扩建、油榨房小⑴型水库、花甫、水大丘小⑵型水库6座水库。

201600

23500

72900

105200

(二)

引水工程

开工建设金佛山水库南极干渠至老木沟水库引水工程

2000

0

0

2000

(三)

小型蓄引提工程

新建和整治山坪塘20处,增加恢复蓄水量25万立方米;新建小微型引提水工程5处,引提水量150万立方米

3000

0

1500

1500

(四)

灌区工程

完成农业大观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开工建设金佛山大灌区、鱼枧水库中型灌区、洪塘水库小型灌区

15600

7800

4680

3120

洪水防御工程

30830

19990

3290

7550

(一)

中小河流

治理工程

通过“竞标”立项的方式,向上争取开展凤嘴江和龙川江中小河流治理,治理10个河段,共40公里河道

23300

14690

1880

6730

(二)

山洪沟治理工程

完成山洪沟治理项目1个,治理山洪沟2.34公里;完成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提档升级

2400

2400

0

0

续南川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投资规模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十四五”主要完成内容

十四五完成投资

(万元)

其中

中央

市级

区级

(三)

病险水库

除险加固工程

完成16座小⑵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消除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

2180

1720

230

230

(四)

水文现代化建设

新建水文站1座,升级改造水文站6座、水位站10座、雨量站35座

2950

1180

1180

590

城乡供水工程

77770

9230

9230

59310

(一)

城市供水工程

续建并完成鹰岩水厂扩建、城区输配水管道50.3公里改造、城区16个老旧小区供水管道14.2公里改造、15套二次供水设备安装;开工华尔寺水厂

45700

0

0

45700

(二)

乡镇(含重点开发区域)及农村供水工程

完成新(扩、改)建福寿、水江、石溪、头渡、乐村、花圃、大有、德隆、庆元、石莲等10座水厂;开工建设黄草坪、老木沟、山王坪3座水厂;开工南川区乡镇水厂管网改造及延伸工程,改造及延伸乡镇水厂管网376公里

32070

9230

9230

13610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44610

21700

5900

17010

(一)

水土保持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1.0平方公里。完成双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监测项目

22000

17200

4000

800

(二)

水美乡村建设

通过“竞标”立项的方式,向上争取实施1个水美乡村建设试点

5000

3000

1000

1000

(三)

水资源

节约与保护

启动南川水文化生态公园建设,开工建设城市污水中水回用项目

9000



9000

(四)

农村小水电项目

续建并完成3座水电站;实施10个小水电绿色改造项目,力争完成5个

8610

1500

900

6210

智慧水利

启动南川区智慧水利建设项目(一期)

2000

2000

大中型水库

移民后扶

发放6625名移民直补资金、实施美丽家园建设项目6个、产业转型升级项目8个、散居移民基础设施完善项目12个

36152

36152 


工程类别投资结构:水源保障工程、洪水防御工程、城乡供水工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智慧水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分别占“十四五”规划总投资的53.7%、7.5%、18.8%、10.8%、0.5%、8.7%。



不同项目类别投资规模图



资金来源结构:争取中央投资、争取市级投资、区级投资(含政府平台公司融资、业主自筹)分别占 “十四五”规划总投资的28.6%、23.6%、47.8%。

不同资金来源结构图

第二节实施效果

本规划从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出发,针对我区当前经济发展和水安全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进行了规划部署,明确了将开展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强化涉水事务监管和加快水利改革创新等工作。本规划实施后,水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将提升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洪水防御能力,明显改善河湖健康状况,水利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可更好保障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一是水资源保障能力将显著增强。规划的水源工程、城乡供水工程、农田灌溉工程等项目实施后,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调配能力更强,水资源利用效率更高,水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城乡供水能力显著提高。续建或新建完成的大中小型水库、引提水等水源工程将增加年供水量1.19亿立方米,基本解决工程型缺水问题。

二是洪水防御能力将显著提升。规划的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后,将综合治理河长约40公里,重点区域防洪基本达标,洪水防御能力显著提升;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全面消除,下游地区洪水风险明显降低。同时,规划建设的大中小型水库工程可提高洪水调控能力,进一步完善洪水防御体系。

三是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将显著呈现。规划的水土保持、重点河湖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水美乡村建设等工程实施后,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9%,河湖岸线保护与生态修复得以加强,重点河湖生态流量基本得到保障,河湖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第十二章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作用,强化政府水利工作责任,建立上下协同、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建立完善日常议事制度、信息沟通制度,强化政府顶层设计、政策导向、投资主导和制度保障职能作用。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水安全保障各项任务的实施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寻求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支持,制定水安全保障具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区水安全。

加快规划实施。落实前期工作责任制,制定前期工作指导性计划,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前期工作质量和深度。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和协调解决征地移民等重大问题。加快项目审批进度、资金筹集,强化监管,提高效率,推动多开早建。加大规划执行力度,分解落实规划任务,明确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的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合理推进规划项目有序实施。

强化监测评估。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加强规划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的跟踪督办,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规划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列入规划项目库的项目仅作为审批、建设的前提条件,不作为必须开工的约束性任务。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求及水利投资政策,动态调整规划实施项目。

引导公众参与。深入开展区情水情教育,增强全区人民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并逐步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程体系。落实专项经费,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的水利改革发展舆论氛围。表彰奖励在水利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充分反映公众意愿,提高全社会对加快水利发展改革的认同程度,引导公众积极地参与和支持水利规划实施,使规划实施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果。

附件

关于南川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环境影响的说明


根据《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43号)要求,水利发展规划需编写环境篇章或说明,现将规划环境影响说明如下:

一、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涉及的水源、防洪、城乡供水、水土保持、灌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建设将对环境影响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环境敏感区影响。规划方案涉及的环境敏感区主要为金佛山水库(在建)、鱼枧水库(在建)等水库所在的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工程建设区域大多位于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或边缘,工程建设、水库蓄水等对植物生长环境、动物栖息地造成一定影响。

水环境影响。主要为水库等蓄水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水环境影响。水库蓄水后,水体交换能力变差,在库湾和支流回水区等局部水域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坝址下游河道由于流量减少、水位下降等因素,纳污能力降低。南川属于山丘区,大部分蓄水工程坝高水深,水库存在水温分层现象,对灌溉作物有一定影响,但可从设计上采取分层取水等措施,结合长距离输水,水温对灌溉作物的影响将减小;水库泄洪设施大多为表孔泄流,对下游不存在水温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水库蓄水可能引起水生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的增加,库区鱼类生长环境改变,鱼的种类可能发生一定改变,对库周原有陆生动物植物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但水库及灌溉工程将对库周及灌区的陆面蒸发量和水面蒸发量产生影响,水量保证将为库周及灌区陆生动植物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成后,将减少沿程和田间的渗漏,可能对现状渠(管)道沿线的动植物生长和地下水补给带来一定不利影响。各类工程建设期,工程区占地范围内原有地貌将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区,降低土地生产力,引起河道淤积等。移民安置区、水库蓄水区等区域原有生态平衡因新区建设、水库蓄水而发生改变,需通过一定的调整期重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水文情势影响。规划建设蓄水工程以中小型为主,蓄水工程大多分布在中小支流,坝址以上河道较短,流量较小,蓄水工程建设会在支流上形成一定的静水区域,水体增大,泥沙容易沉降,下游河道一定范围内将发生明显减水,水位降低,流速减缓,规划实施对江河支流水文情势有一定影响。同时,对水库下游沿河取用水对象取水产生影响。

地质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对环境地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岸坡稳定等方面。水库、堤防护岸、隧道等工程开挖,可能影响原自然边坡、山体稳定平衡,导致滑坡、错动、坍滑等。水库蓄水和水位变动可能影响滑坡体、边坡、山体的内在作用力和平衡,破坏库岸及山体结构,改变地下水文结构,可能诱发库岸滑坡和滑坡体失稳。同时,水库蓄水、隧洞开挖等,将引起工程区域一定范围的地下水位壅高或降低,引起地下径流系统改变,从而对地表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可结合地质勘察采取一定工程措施进行防范和恢复。

社会环境影响。水库等工程建设的淹没和占地较大,移民安置不当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移民后靠安置、移民新区建设、专项设施复建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区域植被,对周边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移民新区的建设,将大大改善移民居住条件,提高移民生活水平。移民搬迁一般就近后靠安置,对移民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影响较小。

其他环境影响。空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规划工程建设期及水库蓄水期。工程施工可能产生大量土石渣料临时堆放及永久丢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引起土地退化、河道淤积等;工程施工期产生的“三废”及噪声污染等也将对当地居民生活、生产和交通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干扰和暂时影响。工程施工、移民安置、水库蓄水可能引起介水虫媒等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有可能上升,应采取妥善措施控制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二、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与对策措施

规划实施后,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水库蓄水、移民安置、大量点线工程建设将对局部地区带来一定不利环境影响,加之全社会各类项目建设的累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所引起的环境影响问题不容忽视,需采取一定的对策措施,尽量减少环境影响。

坚持节约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水资源开发利用要高度重视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配置要保障河流的基本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维持河道生态流量。水资源利用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全社会的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认真落实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利环境影响,依法加强相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高度重视重要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强化对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全过程监督,强化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免规划实施的不利环境影响。

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切实做好工程征地补偿、搬迁安置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确保被征地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保障其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编制切实可行的移民安置规划,妥善安置,保护环境。

严格保护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水库工程建设将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对日益稀缺的永久基本农田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工程建设要严格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规定,严格用地审批制度,保护宝贵的土地、耕地、林地等资源,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切实做好占地调整和补偿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减少永久基本农田损失造成的影响。

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规划水利工程应避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对不可避免占用生态红线的工程,应优化工程布置,最大程度减少占用生态保护红线面积。采取相关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减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重点保护动植物调查,落实保护对策和实施方案。水源工程建成后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加强规划实施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定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风险应急管理措施。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敏感因素的监测与控制,优化和调整实施计划和方案,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南川慢直播

微信

智能机器人

无障碍

适老版

我要留言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重庆市南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南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公安局 重庆市南川区民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城市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司法局 重庆市南川区财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南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交通局 重庆市南川区水利局 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商务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重庆市南川区应急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审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统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医疗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林业局 重庆市南川区乡村振兴局 重庆市南川区信访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南川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西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兴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太平场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白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乾丰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木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神童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莲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福寿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冷水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民主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峰岩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骑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中桥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楠竹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金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德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合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古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庆元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重庆市南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