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专项规划

[ 索引号 ]11500384008682034F/2022-00033 [ 发文字号 ]南川府发〔2022〕24号 [ 发布机构 ]南川区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卫生 [ 成文日期 ]2022-05-20 [ 发布日期 ]2022-05-20 [ 体裁分类 ]规划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南川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通知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南川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南川府发〔2022〕2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南川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

                 2022512

(此件公开发布)

南川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20225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和不足............................................................4

(二)面临的形势......................................................................................................................7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9

(三)主要目标..........................................................................................................................9

三、重点工作与任务

(一)以全民共建共享为宗旨,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南川行动....................................10

(二)以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快建设同城化优质区域医疗中心..................................................................................................................................................12

(三)以发挥特色优势为抓手,打造大健康医养康养产业“南川品牌”..............15

(四)以完善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支撑,保障公共卫生安全...........................16

(五)以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为动力,加速“互联网+医疗健康”提质增效..................................................................................................................................................18

(六)以重点人群需求为导向,提升卫生健康综合服务水平....................................19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25

(二)完善配套保障政策......................................................................................................26

(三)加强党的建设...............................................................................................................26

(四)强化监测评估...............................................................................................................26



南川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加快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重庆市南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重庆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和不足。

十三五期间,我区卫生健康事业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提升人口素质为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卫生计生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了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协调发展,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区人均期望寿命从2015年的76.79岁提升到2020年的77.9岁,孕产妇连续五年保持零死亡,婴儿死亡率由2015年的4.64‰下降到2020年的2.5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上升到22.13%。

2.闻令而动投身两大战役。率先采取八早、四双、四查、一不四分五到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自主开发社区排查和学校晨(午)检信息系统助力精准防控,持续保持全巿仅有的零确诊”“零感染区县。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全部落实,全面应用建卡贫困户精准识别系统,建立了因病致贫返贫预警救助机制,切实巩固脱贫攻坚健康扶贫成果。

3.坚持不懈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三通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运转困难卫生院亏损扭转率90%。全面执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公立医院实施绩效改革,事业发展基金逐年增加。远程心电、影像等五大中心精准服务基层患者3万余人次/年,区内就诊率91.5%,基层诊疗人次占比65.5%。推进医防融合、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发热门诊、物资储备、人员检测能力,建立连接市级、覆盖全区的120调度指挥信息系统,传染病和突发公卫事件处置能力大幅提升。投资近2000万元,打造区域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实现全区医疗机构(含个体诊所)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和检验结果共享。

4.立足民生优化健康服务。筹资21.5亿元升级三级服务网络,完成区人民医院妇儿分院、中医医院、宏仁一医院等建设。区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甲等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创成二甲医院,12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培专业基地落户区人民医院,新增市级重点学科(特色)专科16个、区域重点学科5个,建立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5个中心,服务范围辐射渝南黔北地区,取得全市唯一孕产妇连续5年零死亡区县的成绩。获批重庆唯一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创成国家卫生区、慢病示范区、健康促进区和新增国家级卫生乡镇2个,连续126次被国家三部委评为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生育政策平稳实施,成立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基金,完善一老一小服务,母婴设施公共场所配置和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率达100%

5.强化保障夯实发展基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构建了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卫生健康委党委抓具体的行业党建领导管理体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完成了书记、院长分设,科级单位实现了党政一肩挑。优化人才队伍,引进博士3人、学科带头人30名。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医德医风考评管理,实现医务人员考评全覆盖。

虽然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在十三五时期得到健康快速发展,但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相比,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6.医疗卫生健康资源发展不平衡。全区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还有待形成。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城区及水江、大观、南平等人口分布较多的乡镇,合溪、德隆、庆元、古花等边远乡镇相对薄弱。分级诊疗工作仍需加强,小病不出镇(街)、大病不出区、康复在基层的就医格局还有待完善。支持群众按政策生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制度和环境还不完善。

7.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三级医院精细化管理不够,学科建设能力与市级三级医院相比较弱,在科研教学方面,与市级、国家级相比差距较大,在危急重症的处置和疑难杂症救治方面能力有待提升。全区人才结构不优,人才引进难与流失严重并存,基层人才队伍稳定性仍需加强,乡村医生普遍老龄化后继无人问题较突出,缺乏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市级、国家级领军人才。大数据智能化医疗监管精准性不高,在智能医疗机器人服务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展缓慢。

8.行业智能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全区医疗机构运用新型信息技术解决医疗难题的意识还不够强,信息化在卫生健康领域的生产力价值还未充分体现,传统模式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互联网+健康医疗信息服务需求,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9.对外合作还需深化。紧扣区委区政府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集聚区,还需加强成渝两地及其他地区卫生健康合作,引进康养产业相关的合作项目,打好医养牌,以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为基础,以互联网+健康医疗为支撑,发展中医康养。   

(二)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区卫生健康事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优质医疗中心的发展机遇期,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1.全区卫生健康事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后,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高度关注,卫生健康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加强,在保健、疗养等方面的投入日益增多,促进了大健康产业的消费升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精准下沉,为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有力保障。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医疗卫生进步和变革迎来了新的机遇,智慧医院、远程医疗等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模式和新业态逐渐涌现,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新科技快速发展将助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达到新高度。

2.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我区社会老龄化持续加深,传染病等健康威胁因素依然存在,慢性病发病呈增高态势,城乡居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不生病”“少生病”“看好病的诉求更加强烈,一老一少等重点人群多重健康需求快速增长,卫生健康需求与供给能力之间矛盾更加突出,使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服务、医养结合、康复、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等薄弱环节更加凸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精神,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奋力谱写新时代南川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未来五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共体“三通”建设,不断推进分级诊疗。加大特色专科、优势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技术、妇幼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进智慧监管。紧紧围绕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卫生健康优势,带动大健康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南川行动,补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短板,构筑免疫屏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全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有效提升治理效能,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南川行动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至上。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健康优先体现在社会生活全过程,坚持预防为主,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全体居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抓重点、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深入分析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现状,针对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强化大健康理念,全面推进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常备不懈,防患于未然。

坚持中西医并重。统筹考虑医疗预防之间、中西医之间的资源配置和分配,兼顾各方,以点带面,突出重点,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质高效卫生健康体系全面建成。健康中国南川行动深入实施,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提质增效,卫生健康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优质医疗中心,培育“1+1+2”(即:提升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打造区域中医药治未病中心+建设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示范基地、市级妇女儿童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基地)大健康产业品牌,基本实现健康公平,全区卫生健康综合服务能力达到主城区平均水平。

三、重点工作与任务

(一)以全民共建共享为宗旨,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南川行动

1.实施健康促进与教育。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普及,建立完善全区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库,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二级以上医院中健康促进医院比例不低于60%。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健康教育科,推进医务人员开具两张处方(临床处方和健康教育处方)。引导居民养成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手卫生、个人防护等健康生活方式。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推动落实《重庆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推进医院、学校、机关全面禁烟。开展限酒行动,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落实主动健康理念,普及运动促进健康知识。

2.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严格落实新冠病毒感染性肺炎等新发传染病检测与防控措施,加大麻风病、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发现和防治力度,到2025年,建成重庆市渝东南片区结核病防治区域中心。加强疫苗接种,稳妥有序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逐步提高人群接种率,落实国家免疫规划,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90%以上,健全预防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强化慢病管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将重点癌症、脑卒中等重大疾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到2025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到13.5%。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依托区人民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常态化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到2025年,每10万人口拥有6名精神科医师,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40%。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率达到95%以上。提升职业病防治水平,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相关部门监管责任,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防控,加大有毒有害场所监管,到2025年,力争现有职业危害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达90%以上,企业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达95%以上,创建健康企业10家。  

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巩固国家卫生区成果。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乡环境整洁行动,推进卫生乡镇全域创建,到2025年,力争国家卫生乡镇覆盖率达10%。加快实施控烟行动,推进医院、学校、机关全面禁烟,开展无烟党政机关创建,到2022年,全区无烟党政机关实现100%覆盖,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和可回收物的监督管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以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快建设同城化优质区域医疗中心

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设置医疗机构,突出区域特色。到2025年,巩固提升区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三级乙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力争建成三级妇幼保健医院,力争3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甲级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行政村(居委)全覆盖。加强学科建设,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类)2-4个,重庆市区域重点学科5个,市级重点(特色)专科5-8个。鼓励境外、社会资本举办成规模、高水平、有特色的专科医院。到2025年,构建以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为龙头、二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支撑、民营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95%的大、重、危病不出区,常见病在基层,25%就诊患者来自周边区县。积极打造区域性肿瘤防治中心。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加强内部精细化、民主化、科学化管理。全面落实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主体责任和投入责任,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推进薪酬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建立动态分级诊疗病种和技术目录,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控制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规模,支持和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配齐、配足全科医生队伍,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远程会诊、在线复诊等服务,实现同级、上下级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互通。到2025年,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短缺监测预警和供应保障机制,强化药品耗材使用监管,开设药学门诊或医药联合门诊,实现药物管理六统一(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药品配备、统一药品配送、统一药学服务、统一信息管理),构建---协同发展的医疗整合模式。深化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医共体三通建设为主线,推广中心卫生院托管乡镇卫生院模式,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区中心卫生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全面推进聘乡用、乡聘村用改革,优化村卫生室设置,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到2025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财务、资产、人员等乡村一体化管理。

3.加强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全面推进预约诊疗,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全区二级医疗机构出院病人50%实现临床路径管理。合理调配诊疗资源,推行日间手术,加强急诊力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严格落实10个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建立区级质控中心21个。继续推进美丽医院建设,优化诊疗布局,新建区人民医院新城分院、区中医院大观分院、南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泉镇卫生院、鸣玉镇卫生院、太平场镇卫生院、石溪镇卫生院和合溪镇卫生院。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全区医疗机构科研成果水平,新增市级科研项目10-20项,区级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示范基地2-3个,推广应用技术20项以上。加强血液保障,稳定无偿献血队伍,建立血液采供预警系统,血液核酸检测率达到100%。持续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健全因病致贫返贫帮扶机制,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2025年,基本建成区域健康服务共同体。

4.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和培训制度,争取引进管理型人才,全面提升干部管理能力。通过公开招聘、考核招聘、免费培养计划等方式,持续壮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25年,力争引进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护理类、信息化、财务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35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0名以上,硕士研究生80名以上)。继续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坚持请进来送出去”“上挂下派培养制度,逐步完善卫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到2025年,遴选培养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30名,基层优秀卫生人才10名,培养正高职称人员25名、副高职称人员200名。

5.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推进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以中医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科和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为主体、村卫生室为网底的覆盖城乡的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邀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到2025年,建成市级中医馆3-5个、市级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2-3个、区级名中医工作室5-10个。加强区中医医院建设,二期住院楼建成投用,新建三期感染性疾病综合楼和四期康复托老中心,编制床位增加至1000张(其中康养床位400张)。

6.推进区域医疗协同建设。加快与广元、乐山等成渝两地医疗机构协作共建,推进区域公共卫生、医疗、信息化建设、大健康产业等方面深度合作,逐步实现成渝地区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继续开展武隆区一区两群对口协作,共建两地卫生健康发展新格局。大力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支持、培育宏仁医疗集团走向资本市场。

(三)以发挥特色优势为抓手,打造大健康医养康养产业南川品牌

围绕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突出自身特色优势,借力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构建“1+1+2”(即:“1”示范区+“1”中心+“2”基地)大健康医养产业集群,与我区八大康养组团相融合,打造南川品牌。

1.建设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示范基地。依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打造集临床、教学、培训、科研、智慧医疗于一体的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老年医学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会同相关部门分期推进综合老年医院、康养护理中心、医疗美容中心、康养产业技术转化中心、中华文化旅游体验中心、大健康产业研究院、高技能康养人才培训中心和中高端养老社区建设。

2.提升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重点慢性病为突破口,推行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管理服务,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整合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打造区域慢性病调理中心。

3.建设市级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基地。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心理到生理、从孕育到出生系统连续的生命全周期妇幼健康服务。继续做好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提升全方位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加强产科建设,切实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儿童健康管理水平,加强儿童疾病防治,改善儿童营养,促进儿童早期发育。加强妇女保健,推进女性青春期和更年期保健,全面保障妇女健康。

4.打造市级区域中医药治未病中心。立足南川中医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和中医康养产业,推动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推动康养旅游发展,推进康养产业示范样板建设,为我区八大康养组团建设做好有力保障支撑。打造互联网+治未病中医特色智慧公卫服务体系,打通院前预防院中治疗调养院后观测三个环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重大疾病防治、妇幼保健、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建成市级中医药治未病中心和区中医院大观分院,打造区域性医养中心。

(四)以完善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支撑,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暴露的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弱项,加快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筑牢人民健康安全线。

1.强化疾控体系建设。强化疾控机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完善基层社区网络化疫情防控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适应的绩效评价和保障制度。整合优化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完成疾控中心迁建,加强内涵建设,启动等级创建,优化公共卫生人才结构,增加重大疾病防控技术人员比例。到2025年,构建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疾控网络,力争设立南川区卫生应急中心(独立事业单位)。

2.深化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巩固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成果。建设车载化和箱组化、帐篷化相结合的陆地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完善卫生应急队伍专业结构、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建立完善南川区空地立体化应急救援网络,提升重大疫情应急防控响应能力。推进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强化现场救援与院内救治一体化建设。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完善全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调度机制,探索建立流通企业战略储备和定期轮换机制,夯实提高全区核酸检测能力。到2025年,通过对全区所有PCR实验室改扩建和新建,核酸检测设备累计增加至50套以上(其中区人民医院新城分院配备10套,区中医医院在二期工程中扩容至8套,区疾控中心迁建后配备10套,新妇幼保健院配备8套,宏仁一医院PCR实验室扩容至5套),并按照相应设备配备合格检测人员。持续开展公共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推进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建立与周边区县及市级卫生应急联动机制,推进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3.推进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机制,建立区、乡(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将公共卫生履职情况纳入全区医共体绩效考核。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监测信息共享、多点触发、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制度。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健全统一指挥、应急队伍、应急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医防融合,提高平战结合能力。积极探索提升中西医结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五)以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为动力,加速互联网+医疗健康提质增效

精准聚焦互联网+医疗健康需求,不断提升信息化健康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内涵,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提质增效。

1.推进医防融合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数据互联互通,建立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与线上健康咨询、慢病随访业务协同,实现数据共享。定期开展检验检查设备的同质化控制,发展区、乡医疗业务数据互通互认业务机制,运用物联网、5G等技术,推进就医诊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业务协同。依托智慧健康平台,拓展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健康教育、疫情闭环追踪管理等数据互联互通,探索个人健康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监护设备、可穿戴设备等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到2025年,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中医医院建立智慧中医药房,居民参与智能化自主健康管理意识显著提高。

2.拓展智慧健康平台服务功能。依托智慧健康平台,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信息数据库等信息,拓展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临床辅助诊断、跟踪监测、健康管理等服务。加快数字健康应用场景建设,实现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数据互通共享和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业务协同,到2025年,力争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升级改造平台妇幼系统,逐步将孕产妇和儿童纳入常态化管理服务,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一条龙监督管理服务,到2025年,力争实现预防接种信息与儿童健康管理深度融合,促进数据多部门应用。

(六)以重点人群需求为导向,提升卫生健康综合服务水平

1.健全计生优质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生育政策落实,大力宣传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及配套支持政策。优化健康家庭及家庭发展能力,加强对家庭照护婴幼儿的支持和指导,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构建完善家庭为主、托育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优化托育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多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推动托育机构规范发展,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服务。支持托幼一体化发展,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进家庭、进社区、进托育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到2025年,符合备案要求的托育机构备案率达100%,区妇幼保健院建成具有示范效应的托育机构,全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预期达4.5个,普惠性托位不少于托位数总数的20%,城市社区托育服务覆盖率达100%,托育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骨干托育企业数不少于2家。优化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服务能力,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等制度,做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就医绿色通道三个全覆盖。以家庭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暖心行动、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等项目为载体,促进生育关怀和家庭健康工作发展。

2.优化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优化完善区域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完成区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以妇幼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儿童康复、产后康复、儿童口腔、儿童五官、婴幼儿幼托、乳腺外科等亚专科建设,到2025年,争创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和中医儿科、产后保健等市级重点专科。以智慧健康平台为依托,打造区域内妇幼联盟,做强产、康、养的延伸服务,加快打造市级妇女儿童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基地,全力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大力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宣传引导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积极开展新生儿访视和婴幼儿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婴幼儿的膳食营养指导、生长发育评估指导、预防接种和疾病预防等综合服务。积极推进两癌免费筛查,保障妇女身心健康。完善妇幼保健转诊救治网络,强化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筑牢母婴安全防线。到2025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5‰以内。

3.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管理服务,逐步构建+防、治、护、安(即基本养老+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五位一体的医养服务,建立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示范基地,打造区域性老年健康综合服务体。到2025年,在区中医医院建成康养中心(四期),新建老年护理院1所,全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老年医学科、康复科或治未病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按户籍老年人口0.75%标准增设长期护理床位。依托现有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和民政部门社区养老建设项目,支持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街道养老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与农村幸福院一体或毗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推动提升老年护理能力,探索老年互联网+护理服务,加强对护士开展针对性培训,优先为失能、高龄或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4.完善医疗卫生综合监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行业全行业、全过程、全要素综合监管,完善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推动综合监管手段和方式创新,逐步建立双随机一公开+风险监管+信用监管+联合监管的综合监管模式,同时建立健全分类监管制度,强化综合监管结果的协同运用。切实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执业,加快实现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实现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监管模式,推动互联网+监管从违法事件事后查处向事前、事中风险预警延伸。依法加强对职业健康、精神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制、实验室生物安全、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监管。加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持续提升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南川区“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主要指标

2020年

(实际值)

2025年

(目标值)

指标属性

健康水平

1

人均预期寿命(岁)

77.90

79.3

预期性

2

健康预期寿命(岁)

--

同比例提高

预期性

3

孕产妇死亡率(/10万)

0

≤10

预期性

4

婴儿死亡率(‰)

2.55

≤3.5

预期性

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56

≤4.5

预期性

6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12.95

≤13.5

预期性

7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93

≥93.8

预期性

健康生活

8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2.13

≥30

预期性

9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47.86

≥48.2

预期性

10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22.84

≤22

预期性

11

国家卫生乡镇数量占比(%)

6.6

10

预期性

健康服务

12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77

3.6

约束性

13

每百张床位临床药师数(人)

--

0.7

预期性

14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1.03

4.5

预期性

15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50.07

≤49.0

约束性

16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

--

≥80

预期性

17

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元)

--

95

预期性

18

三级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人均科研经费(元)

5399

7000

预期性

19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

门诊

36.56

≥60

预期性

住院

56.19

≥60

预期性

20

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

--

≥90

约束性

健康环境

21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7

≥90

约束性

22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100

国家下达

约束性

健康保障

23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27.32

≤27

约束性

24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

城镇职

工医保

--

85

预期性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

城乡居

民医保

--

70

健康产业

25

大健康产业总规模(亿元)

--

850

预期性

疾病预防控制

26

每千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人)

0.48

0.86

约束性

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数(人)

0.13

0.18

预期性

27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应急医疗 救治

28

每万人口救护车数量(辆)

0.87

1

预期性

29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下同)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

--

100

约束性

3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发热门诊(诊室、哨点)的比例(%)

--

100

预期性

医疗机构

高质量发

31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6.38

8

预期性

32

其中:公立医院床位数(张)

2.96

4

预期性

33

立中医类医院床数(张)

0.64

0.85

预期性

34

康复床位数(张)

0.29

0.42

预期性

35

精神科床位数(张)

0.28

0.5

预期性

36

重症床位数(张)

0.04

0.06

预期性

37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3.41

4.7

约束性

38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3.12

4

约束性

39

床人(卫生人员)比

1:1.48

1:1.6

预期性

40

医院平均住院日(天)

--

≤8

预期性

中医药

服务

41

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0.62

0.8

预期性

42

设置治未病科的二级以上中医类医院比例(%)

--

100

预期性

43

设置中医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

--

100

约束性

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44

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3.8

6

约束性

45

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0.57

0.87

约束性

46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

--

≥60

预期性

南川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

性质

建设年限

总投资(亿元)

截至2020年底完成投资(亿元

十四五”预计完成投资

备注

1

区人民医院儿科楼建设项目

新建儿科楼业务用房20148.51平方米、行政及辅助用房2010平方米、改建原业务用房工7500平方米。

续建

2018-2021

1.49

0.55

0.94


2

区中医医院二期住院楼建设项目

总建筑面积为33269.84平方米,其中住院业务用房20343.04平方米。

续建

2019-2022

1.40

0.15

1.25


3

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总建筑面积50012.71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16759.87平方米。新建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公共服务中心、月子中心及后勤用房等。

续建

2019-2021

2.50

0.70

1.80


4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

迁建实验用房、业务用房、保障用房及行政用房等20000平方米。

新建

2021-2023

1.49

--

1.49


5

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迁建南城街道、三泉镇、鸣玉镇、太平场镇、石溪镇、合溪镇等卫生院,新建门诊、住院等业务用房48000平方米。

新建

2021-2025

2.85

--

2.85


6

区中医医院四期康复托老中心

新建康复、慢病、养老以及后勤保障等业务用房32000平方米。

新建

2022-2025

1.50

--

1.50


7

区中医医院感染性综合楼建设项目

新建感染性疾病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0268.92平方米。

新建

2021-2022

0.75

--

0.75


8

区人民医院新城分院建设项目

新建门诊、住院、医技以及附属用房等,总建筑面积 48000平方米。

新建

2021-2025

3.72

--

3.72


9

区中医院大观分院建设项目

新建门诊、住院、医技等业务用房,综合医疗、中医药、治未病、康养等项目,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

新建

2021-2025

4.5


4.5


10

基层设备配置项目

配备CT11台、DR13台、彩超24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3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2台、血凝仪3台、麻醉机8台、胃镜6台、呼吸机16台、除颤仪32台、急救型救护车25台。


2021-2025

0.47

--

0.47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列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卫生健康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区级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及时协调解决卫生健康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同一致推进落实本规划各项任务。

(二)完善配套保障政策。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健康筹资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计生惠民等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责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完善各类公立和公益性医疗卫生健康机构的财政补偿政策,健全政府购买卫生健康服务机制。调整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结构,重点支持基层卫生、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保障等,切实加强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和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等工作。

(三)加强党的建设。结合党的执政能力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聚焦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大局和重点领域,做好新闻发布、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和突发事件应对。强化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文明礼仪、医学人文、生命伦理和法制纪律教育培训。推进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加强行业规范和制度建设,加强依法执业,持续推进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坚持有腐必惩,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坚决整肃医疗卫生领域不正之风,努力彰显行业主流价值,树立清风正气。

(四)强化监测评估。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重大项目审批、医疗卫生要素准入等方面严格管理,强化规划的约束力。规范项目准入与实施,建立规划带项目,项目带资金的管理机制,监督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彰显规划刚性。健全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中的督导,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度及效果开展阶段评估,按要求开展规划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确保规划目标和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顺利如期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南川慢直播

微信

智能机器人

无障碍

适老版

我要留言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重庆市南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南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公安局 重庆市南川区民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城市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司法局 重庆市南川区财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南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交通局 重庆市南川区水利局 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商务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重庆市南川区应急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审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统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医疗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林业局 重庆市南川区乡村振兴局 重庆市南川区信访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南川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西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兴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太平场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白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乾丰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木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神童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莲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福寿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冷水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民主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峰岩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骑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中桥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楠竹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金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德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合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古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庆元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重庆市南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