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鹏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我区汽摩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建议》(第033号)收悉。经我委会同区招商投资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依托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诸多优势,我区汽摩零部件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成功入列全市首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区创建区县。截至目前,全区现有汽摩零部件企业近60家,其中规上企业达到29家。其中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门类覆盖轻量化车身、动力电池配套、智能座舱、制动转向、标准和非标准件等多条特色赛道;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2.1亿元、增长13.3%,占全部规上产值的比重达到16.3%。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联动上下聚力发展。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市经济信息委支持,签订《共建汽车轻量化配套示范基地合作协议》,在产业规划、招商推介、政策倾斜等方面深化合作。印发《重庆市南川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坚持“集群化、总成化”发展路径,突出“轻量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聚焦电镀、紧固件产业等重点配套方向,依托重庆产业优势和自身基础,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汽摩零部件产业链的效率和附加值,实现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二)强化优质企业培育。积极推动企业区内配套,以铝器时代为龙头,铝器精工、久固模具、循环科技、新铝精工、北固精密等企业为组成的轻量化车身产业链初步构建。组织优质配套企业参展智博会、西洽会、产业转移承接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举办新能源汽车环178定向赛等多途径帮助企业拓展汽摩市场、争取订单、提升知名度。截至目前,已培育市级专精特新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市级绿色工厂2家,市级数字化车间5家。
(三)招商引资促进补链强链。会同招商、园区等部门持续完善梳理产业招商图谱,进一步明确产业细分领域,开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围绕产业重要节点,实地考察宁波亿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共有近20家企业来南考察洽谈。成功签约汽车内饰零部件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铝加工项目等4个项目,正积极对接年产3万吨新能源汽车配件项目、新能源汽车注塑项目等项目,推动宏文机械等多个项目开工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明确主攻方向。建立专门机构,设立汽摩零部件产业领域管理机构,制定《南川区汽摩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龙岩组团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附属配套等产业;水江组团为市级化工园区,可依托涌泉环保产业园,重点引进新能源汽车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配套产品企业,打造电池配套产业链;南平组团获授“重庆市特色产业(紧固件)建设基地”,全市紧固件领军企业方略精控、华瑞标准件等企业已入驻,着力打造汽摩零部件紧固件配套产品。
(二)规划运输路线。南川处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国家高速路网南北大通道包茂高速、银百高速在此交汇,已形成“五高二铁”交通格局,渝湘高速复线预计今年通车,水江物流集散中心预计明年建成投用,将为产业发展、物流运输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三)加大政策扶持。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大用地、产业扶持、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对优质企业通过市场推介、政策扶持等实施重点培育,加快升规一批企业,做大规模总量。引导传统汽摩零部件企业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产能的基础上,向新能源汽车配套转型。积极争取市级产业投资母基金支持,充分发挥抵押增值贷融资效益,切实帮助更多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向上争资,充分发挥“技改专项贷”政策的激励作用,推动现有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实施技改升级,积极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帮助企业积极申报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争取市级部门支持,引导区内汽摩企业与市内研究机构、科研院所构建合作关系,开展专业的汽摩零部件产业培训,攻关产品、技术、工艺创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答复函已经唐军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并反馈到区政协提案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南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6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韦梦妮;联系电话:023-71422725)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