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
11500384008682034F/2025-00052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南川区人民政府
[ 发字文号 ]
南川府函〔2025〕192号
[ 标  题 ]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237号提案的 答复函
[ 成文日期 ]
2025-09-04
[ 发布日期 ]
2025-09-12
[ 有 效 性 ]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237号提案的 答复函

分享:
打印:
字号:


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处理好金佛山旅游开发与佛教文化保护的关系的建议》(第1237号)收悉。经我单位市文化旅游委、市民族宗教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佛山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有喀斯特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佛教文化三大奇观。景区具有原始独特的自然风貌,雄险怪奇的岩体造型,神秘幽深的洞宫地府,变化莫测的气象景观,惊险刺激的云端步道。融山、水、林、泉、洞、石为一体,集雄、奇、险、秀、幽于一身被誉为“南方如初佛地、巴蜀第一名山”,素有“北有峨眉、南有金佛”“东朝普陀、西拜金佛”之说,金佛寺、古佛洞等佛教文化景点与自然景观、喀斯特洞穴绝壁地貌深度融合,形成了山岳佛国、洞中礼佛等独特的宗教人文景观,“山即是佛、佛即是山”成为南川标志


名片。

近年来,南川区坚持把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重庆文旅特色品牌、康养首选之地作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的战略行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立足金佛山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打造“春赏高山杜鹃、夏享避暑天堂、秋观层林尽染、冬品南国雪原”四季旅游亮点,推出攀岩、索降、徒步、登山、滑雪等多元文旅项目,全面提升金佛山核心竞争力。同时,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各场所管理规范,常态化开展“四进”活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参与公益慈善、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注重收集、保存佛教碑刻、古籍等,有力推动佛教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二、工作开展情况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区政府始终把做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作为履职尽责、接受监督、汇集民智、提升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收到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237号提案后,主要领导专门部署,分管领导多次调度,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各部门进一步细化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今年826日,市政协周勇副主席带队督办提案工作,召开了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有力推动工作落实。

(一)全力推动金佛山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我区严格按照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中央统战部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工作推进会精神与《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注重挖掘南川本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文化,坚持佛教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效杜绝“宗教搭台、经济(旅游)唱戏”现象出现。近年来,南川区立足金佛山自然资源,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金佛山四季旅游项目,探索发展了“森林疗愈”“素食体验”等新业态,完善新能源接驳车、生态步道等基础设施。借助与乐山市缔结友好城市的契机,推动同佛教名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的交流发展,开展导游词编撰优化工作,目前已收集整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完成初步的编撰工作。投入资金约80万元提档升级金佛天梯步道,增设服务节点,完善沿途监控设备、应急广播、夜间照明等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游览环境,进一步凸显步道的文化特色,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二)全力推进金佛山佛教组织健康有序建设

严格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规定,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宗教场所规范化管理的通知》《南川区宗教教职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细化场所、人员、制度、安全、教风建设等方面内容,不断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坚持季度例会制度,举办宗教界代表人士培训班,组织宗教界人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宗教界思想政治引领南川区金佛山佛教协会于2011年成立,道坚大和尚任首任会长。2024年完成换届,道坚大和尚任名誉会长,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三佛寺住持释净切任会长区佛协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深入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信教群众正信正行,取得了显著成效。关于金佛寺住持的问题,20209月金佛寺住持空缺以来,我积极对接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委和市佛协,并与峨眉山佛协及深圳、东莞等地宗教界人士衔接,大力争取有影响力的高僧大德来金佛寺担任住持。目前,金佛寺区佛协指导下开展工作在加强佛教内部管理的同时,我们指导区佛协积极与南岸区、大足区、武隆区、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等地佛协开展学习交流,不断促进区佛协健康发展

(三)全力做好金佛山佛教文化挖掘传承。

南川区高度重视对金佛山佛教文化的挖掘、交流、宣传。明清及近代社会动荡导致多数寺庙损毁,仅存遗址或残碑,我区积极支持金佛山凤凰寺收集系列碑刻、古籍、佛像70余件初步建成佛教文化展陈室,并对信众开放。支持佛教界挖掘金佛山佛教文化,时任金佛山佛教协会会长道坚大和尚编撰并出版了《南川金佛山佛教研究》《佛国寻踪》《古佛道场》等书籍,有力推动金佛山佛教文化的保护和宣传。支持三佛寺、西来寺等宗教活动场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建筑、造像、装饰、陈列、供奉及活动等各环节,展示各个历史时期我国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和具体表现。引导宗教团体讲好爱国爱教故事,定期举行讲经交流活动2024年,金佛寺、三佛寺等场所自发捐资捐物4.6万元,受助群众164人。在腊八节等节日,三佛寺、西来寺等寺院面向环卫工人、养老院老人开展施粥活动,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佛教慈悲理念。

(四)全力统筹加强佛教领域政策支持

我区在支持金佛山佛教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3聘请专业机构对全区所有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现场查勘和鉴定,形成评估鉴定报告74份。今年6月,多方筹资2493万元对金佛寺、西来寺、明月古寺、白云寺等重点寺院开展排危修缮,其中金佛寺在保留原有历史韵味的基础上,排除安全隐患,完善设施设备,进一步增强金佛寺的文化吸引力,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计划于10月竣工开放。协调专项经费48万元,支持三佛寺开展陡崖破碎带排危降险工作。财政持续为金佛山佛教协会每年预算安排办公经费5万元每年为宗教教职人员预算安排生活补贴14万元,满足宗教界人士基本生活保障。组织区委统战部、金佛山管委会、金佛山文旅集团和金佛山佛教协会召开专题会议,在正在编制中的《金佛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52035)》中预留金佛山佛教文化发展空间。针对我区佛教场所用地历史遗留问题,为宗教场所依法征地11.5亩,助力宗教场所依法依规开展建设;同时,23个宗教活动场所用地需求共计506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为下一步解决宗教房屋产权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强化金佛山佛教组织建设。

一是支持佛教团体健康发展。我区将依法加强对金佛山佛教协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宗教活动的规范性和社会影响力。同时,鼓励佛教团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培养佛教人才。将继续加强与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委和市佛协的对接联系,争取早日找到合适的金佛寺住持人选。同时,将大力支持金佛山佛教协会培养高素质的佛教人才,特别是佛教文化研究、文物保护等方面的人才,择机与佛学院、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佛教文化研究,提升金佛山佛教文化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三是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指导金佛山佛教活动场所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对相关教职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宗教活动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宗教活动合法有序开展。

(二)不断加强佛教文化保护支持力度。

一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对金佛山现有的佛教文化遗产进行普查调查,对重要的佛教建筑、文物、古籍等进行修缮和保护,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二是推进重点宗教场所保护修缮。建立项目资金支持、社会捐赠、佛教团体、宗教场所自筹的多元筹资机制,支持对金佛寺、凤凰寺等重要佛教场所进行修缮和保护。修缮过程中,注重保持场所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确保修旧如旧,重现古朴厚重的历史风貌。三是推动解决遗留问题。积极组织规划、林业等有关部门,有序逐步推动解决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佛教场所用地历史遗留问题。

(三)全力打造金佛山综合性旅游名山名片。

一是优化旅游产品设计。结合金佛山的自然景观,优化设计178环线”旅游线路,满足“硬”要求、打造“趣”攻略、强化“智”服务,持续升级民宿、露营集群,带动游客消费、促进群众增收,实现生态资源转化利用进一步探索环金佛山沿线的发展路径。二是支持金佛山佛教文化交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组织佛教文化代表团外出考察学习、邀请国内高僧大德来访、开展讲经活动等,不断提升金佛山佛教文化的影响力。三是提升文旅品质。从金佛山整体规划建设和178环线”四大提升行动中入手,发挥好资源优势,持续提升景区景点品质,不断丰富文旅康养业态,推出一批具有体验性、娱乐性的精品文旅项目,推动南川文旅出圈出彩,不断提升南川文旅知名度。

此答复函已经南川区政府区长付嘉康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单位有什么意见及时反馈沟通,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

202594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赵立言,联系电话:023-7142310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展开菜单

南川慢直播

智能机器人

微信

我要留言

适老版

收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我要写信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