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文字解读

关于《重庆市南川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解读

日期:2022-02-23

字号:
分享:
打印: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南川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南川府发〔20226号,以下简称《规划》)。为方便社会公众全面了解规划内容,现作如下解读。

一、《规划》编制背景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灾害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十四五”时期,南川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是全面推进“大安全、大应急”建设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全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思路目标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应急管理“四大体系”建设,强化安全风险预防治理,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积极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灾害,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十四五”时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7.5%。到2025年,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应急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风险防控、基层基础、应急救援、综合保障、社会协同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整体水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总量同比大幅减少,有序有效应对各类事故灾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三、《规划》主要任务、重点工程

《规划》结合南川区实际,提出六项主要任务,四项重点工程。

主要任务:一是健全体制机制,构建高效应急管理体系。优化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综合应急管理与行业应急管理的职责分工,完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安全监管体制,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完善区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应急总指挥部,建立区党委政府定期组织召开应急议事协调会议机制,推进现场指挥部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压实应急管理责任,深化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二是强化风险管控,增强事故灾害抵御能力。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加强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系统布局防洪减灾设施,开展城市运行、交通运输、建设施工、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消防、油气管道和城镇燃气、危险废物、旅游等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三是健全应急力量体系,提升救援处置能力。按照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和“十有”建队标准,建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充分考虑区域特色、产业结构等因素,优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结构和布局,健全社会应急力量调用机制,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工作。四是增强应急应对保障,形成应急响应合力。推进区和乡镇(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平台)标准化建设,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建设,坚持灾后救助与其他专项救助相结合,规范灾后恢复重建。五是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六是加强社会共治,构建应急管理新格局。建立完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完善基层群防群治机制、宣传科普教育体系、社会协同治理机制,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街道)开展安全发展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

四项重点工程:一是风险监测预警工程二是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利用好市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持续完善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充分发挥好区级应急指挥“枢纽”的指挥协调作用。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按照“十有”要求,打造一支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全天候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三是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工程。根据灾害特点及抢险救援需要,全面建设区和乡镇(街道)应急物资储备库,按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为执法人员配备相关装备。四是智慧应急信息化工程。

四、《规划》保障措施

提出了加强组织保障、强化目标责任、注重规划衔接、强化政策扶持、严格考核评估等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附件下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展开菜单

南川慢直播

智能机器人

微信

我要留言

适老版

收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我要写信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