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五项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十项规定》(以下简称十项规定)(南川教发〔2021〕66号),现将《十项规定》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2021年7月19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持续规范了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1月份以来,教育部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1号)《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16号)《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21〕2号)等“五项管理”文件,加强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五项管理”,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1年8月2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部署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4号),对考试功能的把握,考试次数的压减,考试命题的管理,考试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2021年8月3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渝教基发〔2021〕28号),要求各区县教委高度重视,科学确定时间,优化服务内容,拓宽实施渠道,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
二、主要内容
本《十项规定》共有10条,主要包括课程、课堂、考试、五项管理、课后服务、社会实践和教育评价等内容。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要求学校严格按照2012年《重庆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二是严格执行体育课、艺术课(音乐、美术)每周各3课时的底线标准。三是要求任何学校不得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提前结束新课。
(二)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加强睡眠管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睡眠时间管理进行了规定:一是规定中小学上午、下午上课时间,合理安排课间休息,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二是严禁教师“拖堂”或采取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严禁统一组织学生上早自习、午自习,严禁强迫走读学生上晚自习。三是规定寄宿制初中在确保学生足够睡眠的前提下,工作日晚上可开设不超过2课时的晚自习,不得在晚自习时间上新课或集体辅导。四是保证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的睡眠时间。
(三)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跟踪问课。从“围绕一大核心”“树立两大理念”“聚焦三大问题”“遵循四大原则”“紧扣五大维度”等方面对课堂提出了要求,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跟踪问课。
(四)合理布置与指导学生作业。从规定作业时长、创新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时空、作业布置要求和作业批改等方面对布置和指导学生作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五)控制学生考试次数和难度。从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充分发挥考试效能,科学合理安排考试,严格规范考试内容、考试次数,合理控制考试难度,切实提高命题质量,严禁超标、超进度命题,多种形式开展阶段性学业考评等方面对学生考试做了规定。
(六)保证学生足够的课间、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要利用好音乐、美术、科技、劳作、图书(阅览)及实验室等各种功能室和体育场馆,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科技、劳动实践、礼仪训练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学校要积极主动为学生组织适宜的研学旅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七)规范教辅材料使用和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从教辅材料征订原则、征订程序、征订渠道和课外读物推荐必须来自国家推荐目录等方面对教辅材料的使用和课外读物进校园进行了规定。
(八)做好“两大全员行动”,加强体质健康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全体学生参与的运动会(体育节)、艺术节,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班级器乐、儿童歌舞剧等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展示特长和才华的机会,形成“校校有活动、人人都参加”的局面。二是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三是推行体育家庭作业,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做好视力、肥胖等体质健康监测。
(九)优化课后服务。从深刻认识课后服务的重要地位、课后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设置、收费标准和资金监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水平。
(十)坚持素质教育评价导向。从以下四个方面坚持素质教育评价导向:一是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二是不得以升学率、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得炒作、宣传学校升学率。三是学生的学期、学年成绩实行“等级+评语”评价。四是各类评价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利用体育健康、艺术水平、科学素养、劳动实践、学业水平等指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核心举措
《十项规定》通过对学校课程、学生睡眠、课堂效率、作业、考试、课外活动、教辅读物、体质健康、课后服务、评价等十个方面工作做了全面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推动校内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适用对象
南川区中小学
五、执行标准
《十项规定》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等政策而制定,是参照上级文件制定的适合本区学校实际的文件,当本《十项规定》与上级文件冲突时,参照上级文件执行。
六、注意事项
各中小学要严格执行《十项规定》,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做好校内减负提质的相关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十项规定》中十个方面的工作,每个方面均有对应详细、具体的文件,本《十项规定》主要是摘其核心,各学校在执行《十项规定》时,涉及某方面工作细节时要结合对应的文件实施。
七、关键词、专业名词解释
(一)关键词
十项规定:主要是指区教委对学校课程、学生睡眠、课堂效率、作业、考试、课外活动、教辅读物、体质健康、课后服务、评价等十个方面工作的规定。
(二)专业名词
1.问课:主要是指学校、教管中心、区级相关问课人员围绕“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馈”“作业布置”四个环节,按照“十个”问题开展问课。
2.两大全员行动:主要是指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全体学生参与的运动会(体育节)、艺术节。
八、新旧政策差异对比
《十项规定》主要就学校课程、学生睡眠、课堂效率、作业、考试、课外活动、教辅读物、体质健康、课后服务、评价等十个方面的政策,统筹其核心要义,促进校内减负提质,不存在新旧政策差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网站
网站标识码:5001190010 ICP备案:渝ICP备11000302号-1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19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