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下载文字版 下载图片版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南川区中小学减负提质

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南川教发〔2022〕1号

 

各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心、直属事业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南川区中小学减负提质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1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川区中小学减负提质实施办法(试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双减”工作,特制定《南川区中小学减负提质实施办法(试行)》。

《南川区中小学减负提质实施办法(试行)》共三章十一条。在“双减”背景下,力图接续做好“基于标准的教学”、“三课联动”和“问课”行动等,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章立德树人谋全局

 

第一条 目标任务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深化新时代立德树人区域实践范式探索,秉承“爱与责任,精致启航”教育理念,突出“爱心与责任,课改与提质,均衡与特色”三大主题,强化“质量兴教,课改强教,规范固教”三个抓手,实施中小学减负提质南川行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让教育回归本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二条 原则方法

1.坚持同向发力。用课程改革推动“双减”落地,用“双减”促进南川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国家课程改革示范区建设与“双减”政策落地互相促进,同向发力。

2.做好三个结合。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坚持规范管理与创新举措相结合;坚持悉心指导与常态督查相结合。

3.理顺四大关系。校(课)内与校(课)外无缝衔接,学校与家庭、社区协同合力,教育教学与教研科研同频共振,课程与课堂同向一致。

4.用活五动机制。行政推动,研训驱动,项目带动,展评促动,学校主动。

 

第二章五育并举育全人

 

第三条 “四有八为”一体化

坚持以党建带团建、队建,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持续开发实施“四有八为”(附件1)德育精品课程,研发“礼好·金山美少年”礼仪规范,区域推进礼仪教育,自觉践行“四有”美好言行,深化区域德育品牌创建,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厚植品德法治素养;发挥南川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会作用,落实市教委《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条措施》,在“科学识别、及时预警、专业咨询、妥善应对”四方面下足功夫,培养心态阳光、体质健康、举止文明的金山美少年。

第四条 “三课联动”常态化

优化课程载体,聚焦课堂核心,深化课题引领,纵深推进区域课程改革,确保课程出精品,课堂出高效,课题出成果,教学出质量。

1.增强“基于标准的教学”课堂实效。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融入深度学习教学理念,依据《“基于标准的教学”南川课堂改革行动指南》,开展各类研训、展评活动等,推动区域课堂教学改革。

2.持续跟踪“问课”行动。围绕南川区课堂教学改革“四步十问”(附件2)问课要点,紧扣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四个关键环节,持续全覆盖推进三级(区级、教管中心和学校)“问课”行动,强化跟踪指导,引导教师加强自我反思,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夯实课堂主阵地地位。

3.细化落实作业管理。根据《南川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实施要点(16条)》,细化作业管理要求,规范作业实施过程,加强研究指导和督查,做好资源建设和成果推广,有效打通作业与课堂、学科、生活等之间的壁垒,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4.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按“5+2”(每周五天,每天两课时)“1+1”(1节作业辅导,1节特色兴趣课程)服务方案,遵循学生及家长自愿参加、自主选择服务内容的原则,下午正常放学时间后开展“保底+特色”的“点餐式,走课式”课后服务,实施“家长学生双评价”的机制,加强校内资源整合,统筹用好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和课后服务平台等线上优质资源,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提高服务针对性和课程吸引力,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第五条 “两大活动”全员化

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全范围开展面向学生的全员运动会和全员艺术节,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确保课内活动和室外活动时间,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探索布置适宜的体育锻炼类家庭作业。

第六条 劳动实践教育课程化

结合地域资源和学校实际,有序、安全开展劳动周(月)活动;持续开展“我劳动、我快乐”等主题教育,建立学校公共区域劳动卫生保洁包干制,菜单式开展校内净化绿化美化等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在家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附件3);强化“国家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开发,为学生组织适宜的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章优化机制强保障

 

着力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精准发力,强力保障,优化“管督导评考”五大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赋能学校发展改革。

第七条 精准管理

1.优化管理与服务。教委各科室(单位)按照减负工作清单(附件4),各司其职,不断优化教育管理,持续强化教育服务,与学校同步精准做好减负提质工作。

2.用“十个一”,科学做好“五项管理”。即一盘棋思想、“一竿子插到底”精神、一校一案、一个客观评价、一部举报电话、新华书店唯一渠道代订读物、一律不得将手机带入教室、一个标准管作业、一号工程督导、一票否决考核。

第八条 全面督导

对学校采用“两巡一访”督导方式,围绕“五育并举”“双减”政策“五项管理”等工作落实成效进行经常性督导和专项督导。

第九条 夯实研训

深化教研员蹲点帮扶和集团化订单式培训制度,采取“听、看、查、访”等方式,聚焦课堂核心,开展全方位视导指导和培养培训。

第十条 优化评价

1.对学生学习情况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师生对话、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即时性学业评价;采用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和考试(小学可进行期末考试,初中可安排期中考试,结果实行等级评价,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不得采取纸笔考试)等方式进行阶段性学业评价;从思想品德、学业成长、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践创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评价。

2.对教师干部采用问课、课堂展示、作业设计、听评课比赛等方式进行过程性随机性考评。

第十一条 逗硬考核

在学校综合考核办法中,注重“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按照工作清单,对“双减”政策、“五项管理”进行专项考核,凡违反中小学“双减”及“五项管理”规定,被公开曝光或上级查处的,给区委区政府或主管部门造成负面后果的,对单位实行降等或一票否定。

 

附件:1.“四有八为”区域德育释义

      2.“四步十问”问课要点

      3.劳动教育参考清单

      4.减负工作清单

 

 

附件1

 

“四有八为”区域德育释义

 

“四有”品行

口中有德 眼中有人 心中有爱 行中有善

“八为”课程

我为祖国骄傲 我为集体添彩

我为社会服务 我为生命负责

我为家庭尽孝 我为规则点赞

我为学习加油 我为自己鼓掌

 

附件2

 

“四步十问”问课要点

 

一、课前准备三问

1.设定的目标是否准确,依据是什么?

2.设计什么评价任务检验学生达成了目标?

3.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标,为什么这样做了就可以达成目标?

二、课堂教学两问

4.是否紧扣“目标导向、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展示交流”五大维度展开教学?

5.是否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课后反馈三问

6.设定的目标达成了吗,有哪些证据?

7.有哪些目标没有达成,原因是什么?

8.接下来如何改进,依据是什么?

四、作业布置两问

9.作业布置是否从目标出发,是否兼顾到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

10.作业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附件3

 

劳动教育参考清单

 

一、家庭篇

小学低段(1-3年级)

1.会进行垃圾分类。

2.会洗和折叠袜子、红领巾、衣服等。

3.饭前盛饭、摆碗筷,主动帮家人添饭夹菜。

4.学会洗水果、削果皮并制作水果拼盘。

5.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玩具和书柜。

6.学会系鞋带。

小学高段(4-6年级)

1.坚持垃圾分类,并用行动影响家人。

2.自己种植一种蔬菜或养一株盆栽。

3.坚持整理自己的书架、衣橱衣物和床铺。

4.能自己洗头发、洗鞋子,每周至少洗一次碗。

5.学做1-2个凉拌菜,会烧两个小炒。

6.管理一周家里的生活开支,并做数据分析,给出建议。

二、学校篇

1.根据年段开设家务课程,邀请社会劳动者进课堂,讲解基本生活技能。

2.举办“跳蚤市场”或社团活动,实践体验创业理财。

3.开辟“校园劳动基地”,为学生提供劳作机会。

4.建立班级区域包干制度,确保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岗位。

5.开设创课工坊,探究科学与技术的奥秘。

6.研究一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完成一份职业报告并分享。

7.制定一份职业规划书。

8.了解劳动者权益与义务,结合劳动纠纷案例进行分析。

三、活动篇

1.寻访身边的劳动者,并用照片、文字等方式记录,了解各行各业。

2.走进社会,观察职业人士,条件允许可进行职业初体验(如小记者、红绿灯交通协管员、小图书管理员等)。

3.鼓励学生到学校食堂完成饭菜分配、收送餐具等。

4.观看《大国工匠》《大国重器》《行行出状元》等优秀劳动主题影视作品。

 

附件4

 

减负工作清单

区教委

统筹会议

建立会议

报批制度

严格会议审批程序,提前报备办公室,统筹调度实施

坚持会议

打捆原则

同周内的非专业会议坚持同天内、同地点打捆召开

坚持务实

高效原则

能以文电方式部署工作的坚决不召开现场会

统筹活动

明确活动主体

学校作为师生的活动主体,应积极开展各项师生活动

控制活动范围

原则上不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大型展示或比赛活动

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可参加可不参加的活动尽量不参加,必须参加的活动尽量指定参加

规范活动内容

严禁参与、联办和组织以广告宣传、盈利为目的的师生活动

不得组织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问卷调查、社会性评比、网络投票等活动

各级开展学生活动须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

教师活动须以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为目的

统筹培训

审核培训计划

各科室(单位)提前计划,统筹实施,杜绝重复、交叉、低效培训,不得组织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培训

优选培训时间

原则上不得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行课期间同一时间尽量不开展多项培训

需边远学校参加的培训尽量安排在周一或周五

下移培训重心

课改类培训,相关部门应主动送培到薄弱学校

统筹检查

控制检查频次

严格控制、大幅减少学校检查事项

能打捆检查的尽量打捆检查

原则上同一科室(单位)每学期不得对同一学校检查超过2次

禁止不同科室(单位)同一时间分别入校检查

对已经检查的事项不得再重复检查

控制检查规模

入校检查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3人

除工作需要外,不得安排学校干部陪同检查

每次检查不得影响正常工作秩序

教管中心检查应尽量与督学督导相结合

严格检查纪律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检查工作

精简文件发放

减少发文数量

能合并发文的严禁单独发文

不需转发的禁止转发,需控制发文范围的坚决控制范围

不该发的坚决不发,可发可不发的坚决不发

可长可短的文件精简发

统一发文渠道

下发文件以电子公文为主,减少纸质文件

减少材料报送

优化报送方式

可电子报送的决不要求纸质报送

能远程查看的决不现场核查

可报送可不报送的材料决不要求报送

集中报送时间

非紧急报送的纸质材料原则上安排在星期五报送

可打捆报送的决不分散报送和重复报送

简化报送环节

原则上不得要求学区汇总或转交学校报送的材料

简化考核评比

优化考核办法

持续优化学校学年度综合考核办法

精简评比项目

各类评比项目应提前计划,明确标准,经批准按计划实施

减少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专项考核

根据需求服务

强化服务意识

业务科室应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业务指导

针对学校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提供指导

提升服务质量

各科室应及时办理或回复学校请求事项和服务需求

精准包校服务

完善联系

指导制度

重点关注薄弱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

靶向帮扶

薄弱制度

瞄准学校的薄弱环节,精准帮扶

全面加强课程载体、课堂核心、课题引领等业务指导

课堂

提升课堂

教学质量

持续做好“基于标准的教学”,常态推进课堂考评

紧扣“四步十问”问课要点,扎实开展“问课”行动

作业

减轻校内

作业负担

加强作业设计、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和指导

广泛推广教学实践中优秀作业设计与实施案例

强化作业管理实施情况督查考核,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

课后服务

提高课后

服务水平

引导学校树立质量意识,加强指导,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加强资源整合,提供课后服务优质特色课程资源

常态督查,做好资金监管,加强课后服务管理、监督

手机

读物

作业

体质

睡眠

“十个一”管理办法

坚持全区一盘棋思想抓统筹

用“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抓落实

各校须“一校一案”落实“五项管理”

针对作业、睡眠、体质引入“一个客观评价”

24小时畅通一部举报电话(18315111222)

按《作业管理实施要点(16条)》一个标准科学管好作业

新华书店唯一渠道代订读物

学生手机一律不得带入教室

学生体质连续下降、近视率连续上升实行“一票否决制”

将五项管理作为“一号工程”督导并形成闭环管理

学 校

严格按照“双减”文件要求,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平衡学科作业数量

杜绝机械、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布置弹性、分层、个性化、实践性作业

严禁作业超越教学目标、脱节教学内容

统筹作业管理,建立作业公示制度

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增加体育锻炼和艺术熏陶实践活动

减轻家长作业辅导负担

提供家庭教育有效策略

严禁课后服务集体上课、讲授新课

增加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活动

不得强迫和变相强迫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提高课后服务的吸引力

禁止“安排式”课后服务

提供“点餐式”服务内容

控制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长

做好学生视力健康监测,坚决落实每天不超过一小时

严禁手机进入课堂

落实手机管理制度

控制在校学习时间

加强睡眠时间管理

严禁挤占体育课、大课间活动时间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

精简教辅资料

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坚决落实“一教一辅”

不得随意提高难度、加快进度、“非零起点”教学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课程计划

改变低效无效课堂

认真落实问课要点,提高课堂效率

杜绝教师占用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克服学科教研形式化、随意化

增强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增强学科教研实效性

减少应付式常规检查

加强校本教研专项督导

减少书面考评形式、考试次数

增加多元考评方式,完善综合评价体系,发挥效能

减少机械考勤制度

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发布

南川慢直播

微信

智能机器人

无障碍

适老版

我要留言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重庆市南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南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公安局 重庆市南川区民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司法局 重庆市南川区财政局 重庆市南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南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城市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交通运输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水利局 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商务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重庆市南川区应急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审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统计局 重庆市南川区医疗保障局 重庆市南川区林业局 重庆市南川区信访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重庆市南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南川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西城街道办事处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兴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太平场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白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乾丰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木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神童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莲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福寿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冷水关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民主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峰岩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骑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中桥乡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石墙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楠竹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金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德隆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合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古花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庆元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大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重庆市南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